鄧雯予 陳良 余榮環 鄒曉鴻 陳冬冬
摘 要 目的:通過對上海市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全科醫師支氣管哮喘認知情況進行調查,分析全科醫師支氣管哮喘認知情況影響因素。方法:于2020年3月9日—3月14日采取簡單隨機抽樣方法在上海市247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中抽取44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472名全科醫師作為調查對象進行問卷調查,共收到496份問卷,有效問卷472份,問卷有效回收率為95.2%。結果:全科醫師中,支氣管哮喘認知得分及格的為247名(52.3%),不及格的為225名(47.7%)。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結果顯示,對全科醫師支氣管哮喘認知情況具有統計學意義的影響因素為社區開展支氣管哮喘相關輔助檢查數量、社區是否開展霧化吸入治療項目和過去1年內參加支氣管哮喘相關培訓次數(P<0.05)。結論:社區全科醫師應通過參加支氣管哮喘相關培訓逐步提升自身業務能力,同時熟練應用社區現有輔助診療工具提升支氣管哮喘綜合診療能力。
關鍵詞 全科醫師;支氣管哮喘;認知度;影響因素
中圖分類號:R562.2+5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6-1533(2021)18-0017-03
Analysis of related influencing factors on the awareness of bronchial asthma in community general practitioners in Shanghai
DENG Wenyu1, CHEN Liang1, YU Ronghuan2, ZOU Xiaohong1, CHEN Dongdong3(1. General Practice Department of Lingyun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Center of Xuhui District, Shanghai 200237, China; 2. Respiratory Department of Central Hospital of Xuhui District, Shanghai 200031, China; 3. General Practice Department of Huajing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Center of Xuhui District, Shanghai 200231,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hrough investigating the awareness of bronchial asthma among general practitioners in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centers in Shanghai to analyze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bronchial asthma awareness of general practitioners. Methods: From March 9 to 14, 2020, a simple random sampling method was adopted to select 472 general practitioners from 44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centers from 247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centers in Shanghai as survey subjects to conduct a questionnaires survey. A total of 496 questionnaires were received, of which 472 were valid questionnaires, and the effective response rate of the questionnaires was 95.2%. Results: Among general practitioners, 247(52.3%) passed the cognitive score of bronchial asthma, and 225(47.7%) failed. The results of multivariate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influencing factors for general practitioners knowledge of bronchial asthma were the number of bronchial asthma-related auxiliary examinations carried out in the community, whether the community carried out aerosol inhalation treatment programs, and and the number of participation in bronchial asthma related training in the past year(P<0.05). Conclusion: Community general practitioners should gradually improve their professional capabilities by participating in bronchial asthma related training, and at the same time proficiently use the existing auxiliary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tools in the community to improve the comprehensiv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capabilities of bronchial asthma.
KEY WORDS general practitioner; bronchial asthma; awareness; influencing factor
隨著全球氣候變化和社會環境的影響,支氣管哮喘患者呈逐年上升趨勢[1]。支氣管哮喘是一種呼吸系統慢性疾病,發病率高,病程較長且反復發作,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2]。2010—2012年對我國8個省市進行的支氣管哮喘患病調查結果顯示,我國14歲以上人群哮喘患病率為1.24%,新發哮喘患者占25.61%[3]。
我國哮喘患者大部分在二級醫療機構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就診,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承擔了哮喘的診斷、治療、隨訪和健康教育等工作,在支氣管哮喘防治工作中處于重要地位[4]。本次研究通過對上海市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全科醫師支氣管哮喘認知情況進行調查,分析全科醫師支氣管哮喘認知情況影響因素,為提升社區支氣管哮喘診療水平提供參考。
1.1 一般資料
于2020年3月9日—3月14日采取簡單隨機抽樣方法在上海市247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中抽取44家,每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參與調查的全科醫師不少于10名,共納入472名全科醫師。納入標準:(1)年齡在20~65歲之間;(2)具有使用網絡電子設備(電腦、手機)的能力;(3)自愿參加本次研究。排除標準:(1)不具有使用網絡電子設備的能力;(2)不愿意參加本次研究。
472名全科醫師中,男性128名(27.1%),女性344名(72.9%);平均年齡(39.4±7.4)歲,其中18~35歲的青年組醫師166名(35.2%),36歲及以上的高年組醫師306名(64.8%);大專及以下學歷18名(3.8%),本科377名(79.9%),碩士76名(16.1%),博士1名(0.2%);住院醫師83名(17.6%),主治醫師346名(73.3%),副主任醫師40名(8.5%),主任醫師3名(0.6%);在社區全科平均工作時間為(12.4±8.7)年;264名(55.9%)參加過全科醫師規范化培訓,208名(44.1%)未參加過。
1.2 研究方法
1.2.1 問卷設計
參照《支氣管哮喘防治指南(2016年版)》[5]《支氣管哮喘基層診療指南(2018年)》[6]設計調查問卷,由呼吸科相關專家對問卷內容進行審核,形成最終問卷。問卷的信、效度分析結果顯示,克朗巴赫系數為0.735,KMO值為0.702,巴特利特球形檢驗法顯示P<0.001,因子分析結果顯示問卷各項目的因子載荷系數介于0.519至0.585之間,說明該問卷具有較高的信度和效度。
問卷主要內容包括:(1)全科醫師基本信息,包括性別、年齡、學歷、職稱、社區全科工作年限、是否參加過全科醫師規范化培訓;(2)對支氣管哮喘的認知情況,包括33道不定項選擇題,總分為43分,26分及以上為及格;(3)所在單位開展支氣管哮喘相關輔助檢查情況、使用肺功能儀情況、解讀相關檢查報告能力、霧化吸入治療項目開展情況、支氣管哮喘治療藥物儲備種類數量和過去1年內參加支氣管哮喘相關培訓情況。
1.2.2 問卷質量控制
于2020年3月9日通過問卷星平臺向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醫務科主任發放調查問卷,2020年3月14日進行問卷回收和統計。問卷答題時間設置為60 min內,通過概率清除法篩選出答題時間在99.0%范圍內的問卷。
本次調查共收到496份問卷,剔除10份答題時間超過60 min的問卷,使用概率清除法篩選出不合格問卷14份,最終形成有效問卷472份,問卷有效回收率為95.2%。
1.3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5.0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 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百分率(%)表示,比較采用χ2檢驗。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方法分析影響全科醫師支氣管哮喘認知情況的因素,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全科醫師支氣管哮喘認知情況
全科醫師中,支氣管哮喘認知得分及格的為247名(52.3%),不及格的為225名(47.7%)。青年組全科醫師支氣管哮喘認知得分為(24.92±3.72)分,高年組得分為(24.96±3.65)分,兩組醫師的得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2.2 支氣管哮喘認知情況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
以全科醫師支氣管哮喘認知情況為因變量,以全科醫師的性別、年齡等基本資料和所在單位開展支氣管哮喘相關輔助檢查情況、使用肺功能儀情況、解讀相關檢查報告能力等為自變量進行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
分析結果顯示,對全科醫師支氣管哮喘認知情況具有統計學意義的影響因素為社區開展支氣管哮喘相關輔助檢查數量、社區是否開展霧化吸入治療項目和過去1年內參加支氣管哮喘相關培訓次數(P<0.05,表1)。
2.3 哮喘操作技能、檢查報告解讀能力的相關性分析
全科醫師是否具有解讀肺功能檢查報告和呼出氣一氧化氮測定報告的能力均與全科工作年限呈負相關(P<0.05,表2)。
根據2015年全球疾病負擔調查研究顯示,全球哮喘患者達3.58億,患病率較1990年增加了12.6%,按照2015年的全國人口普查數據推算,我國20歲以上人群中有4 570萬名哮喘患者[7-8]。2015—2016年在我國30個省市進行的多中心橫斷面研究結果顯示,我國哮喘總體控制率為28.5%[2],控制效果不理想。
我國哮喘患者大部分在二級醫療機構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就診,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在支氣管哮喘的防治工作中處于重要地位[4],但目前基層醫療機構的成人支氣管哮喘診斷和治療現狀不容樂觀,這與醫務人員專業技能水平不高有關[9]。本次調查結果顯示,支氣管哮喘認知得分及格的為247萬名(52.3%),不及格的為225名(47.7%),上海市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全科醫師支氣管哮喘總體認知水平不高,與國內多地關于基層醫師支氣管哮喘認知情況的調查結果相一致[10-13]。
本次調查顯示,影響社區全科醫師支氣管哮喘認知情況的原因主要為以下3個因素:(1)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開展支氣管哮喘相關輔助檢查數量,開展較少支氣管哮喘相關輔助檢查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全科醫師對哮喘的認識度較高。原因可能為隨著臨床輔助診療技術的不斷提升,醫師對輔助診療技術和儀器愈發依賴,反而缺乏對疾病的綜合判斷和認知。(2)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是否開展霧化吸入治療項目,相較開展霧化吸入治療項目的,未開展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全科醫師支氣管哮喘的認知度較高。原因可能為便捷、有效的治療手段反而減少了全科醫師對疾病的相關自主思考。(3)過去1年內社區全科醫師參加支氣管哮喘相關培訓次數,參加更多支氣管哮喘相關培訓的全科醫師哮喘認知度較高,可見支氣管哮喘相關繼續教育能有效提升全科醫師的支氣管哮喘診療能力[9]。
一項關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及肺康復的全科醫師認知調查結果顯示,上海市徐匯區12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中,僅2家(16.7%)配備簡易肺功能儀,全科醫師解讀肺功能檢查報告的能力不足[14]。曲星和葉芳[15]針對我國醫療聯合體醫務人員診療能力的綜述研究結果也顯示,我國全科醫師的資質參差不齊。本次調查顯示,全科醫師是否具有解讀肺功能檢查報告和呼出氣一氧化氮測定報告的能力均與全科工作年限呈負相關(P<0.05)。
綜上所述,社區全科醫師應通過參加支氣管哮喘相關培訓逐步提升自身業務能力,同時熟練應用社區現有輔助診療工具提升支氣管哮喘綜合診療能力。
參考文獻
[1] 尚玉姣, 李世敏, 孔英君. 支氣管哮喘患者癥狀感知控制水平的差異性及其影響因素分析[J]. 中國呼吸與危重監護雜志, 2015, 14(6): 553-559.
[2] 張海紅, 雷應軍. 成年人支氣管哮喘控制水平及影響因素分析[J]. 臨床內科雜志, 2016, 33(4): 256-258.
[3] Lin J, Wang W, Chen P, et al. Prevalence and risk factors of asthma in mainland China: The CARE study[J]. Respir Med, 2018, (137): 48-54.
[4] 張鋒英, 杭晶卿. 基層醫師如何在哮喘管理中發揮重要作用[J]. 內科理論與實踐, 2018, 13(3): 142-146.
[5] 中華醫學會呼吸病學分會哮喘學組. 支氣管哮喘防治指南(2016年版)[J]. 中華結核和呼吸雜志, 2016, 39(9): 675-697.
[6] 中華醫學會, 中華醫學會雜志社, 中華醫學會全科醫學分會, 等. 支氣管哮喘基層診療指南(2018年)[J]. 中華全科醫師雜志, 2018, 17(10): 751-762.
[7] GBD 2015 Chronic Respiratory Disease Collaborators. Global, regional, and national deaths, prevalence, disabilityadjusted life years, and years lived with disability for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and asthma, 1990-2015: a systematic analysis for the Global Burden of Disease Study 2015[J]. Lancet Respir Med, 2017, 5(9): 691-706.
[8] Huang K, Yang T, Xu J, et al. Prevalence, risk factors, and management of asthma in China: a national cross-sectional study[J]. Lancet, 2019, 394(10196): 407-418.
[9] 邱家興, 李芬, 梁小嬌, 等. 基層醫院成人支氣管哮喘診斷、治療現狀分析[J]. 臨床肺科雜志, 2019, 24(1): 74-78.
[10] 陳海華, 王瑾, 朱婷, 等. 支氣管哮喘認知現狀調查分析[J]. 中國初級衛生保健, 2018, 32(9): 94-95.
[11] 葉小紅, 錢旭波, 徐成波, 等. 金華市臨床醫師哮喘指南認知狀況調查[J]. 中國公共衛生, 2015, 31(6): 804-806.
[12] 胡征, 陳池云, 胡哲清, 等. 慈溪市鄉鎮醫師支氣管哮喘認知狀況的調查分析[J]. 國際呼吸雜志, 2009, 29(11): 650-653.
[13] 黃玲玲, 張維溪, 翁瓊麗, 等. 醫務人員對支氣管哮喘認知狀況調查[J]. 浙江預防醫學, 2014, (8): 856-858.
[14] 李俊, 王黎銘, 余榮環, 等. 上海市徐匯區全科醫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及肺康復相關知識的認知調查[J]. 上海醫藥, 2021, 42(6): 7-9; 34.
[15] 曲星, 葉芳. 我國醫聯體醫務人員診療能力現況研究[J].中國醫藥導報, 2016, 13(18): 188-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