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麗
【摘 要】數學是初中學生的一門重要課程,數學教師的提問有效與否關乎課堂的整體質量。希望能夠對初中數學教師課堂教學的順利開展有幫助,推動我國教育水平的不斷提升。
【關鍵詞】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提問
課堂提問是所有教師最喜歡也是使用頻率最高的一種教學方法,課堂提問的有效性決定了課堂教學質量。為保證數學課堂的順利進行,數學教師要向學生提出有效的數學問題,引導學生進行學習。
1.有效提問在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的重要作用
數學教學在初中教學中占據了較大的比重,提高數學教學質量能夠推動學生各方面能力的提升。因此,在實際的初中數學教學中,教師要采用合適的方法引導學生進行學習,有效提升學生學習能力和數學成績。課堂提問一直是數學教師最常用的教學方法,即使學生不喜歡數學,也會在教師的提問作用下,不斷提升自身數學學習能力。與此同時,數學教師合理設置數學問題,針對不同的學生提出不同的問題,能夠彌補學生存在的不足。長時間下來,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學習成績將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即使在各種教學方法層出不窮的當下,課堂提問依舊是所有教師最常用的教學方法,由此可見有效提問在數學課堂教學中的重要性。
2.初中數學課堂提問教學存在的問題
當前的數學課堂提問教學存在一些明顯的問題,主要表現在幾個方面。第一,提問內容單一。不同學生之間的數學知識接受程度不盡相同,因此,數學教師需要根據學生學習能力的不同,合理設置并提出數學問題,才能有效提升數學課堂教學質量。但是當前很多初中數學教師并沒有對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提問,教師提問的內容單一,導致一些學生無法跟上教師的思維,教師的教學質量也就達不到要求。第二,提問過程缺乏溝通。數學教師提出問題后,需要和學生進行溝通和互動,這樣才能保證提出的數學問題的有效性。但是目前很多初中數學教師并沒有意識到溝通在數學提問教學中的重要性,教師提出問題后幾乎不和學生進行溝通,了解學生的具體想法。當某一個學生將教師提出的問題回答正確后,教師就會進行下一環節,最終導致教師提出的數學問題有效性和作用性不高。第三,對學生的評價方式單一。數學教師提出問題后,學生經過討論和思考會得出問題的答案。當學生回答完問題后,教師需要采取合適、多樣的方式對學生回答的答案進行評價,這樣才能保證提出問題的有效性。但是對初中數學教師并沒有采取合適、多樣的方式對學生的回答進行評價,只使用單一的評價方法進行評價,因此導致教師的課堂提問有效性不高。
3.在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進行有效提問的策略
3.1 合理選擇提問時間
提問時間的選擇是課堂提問的一大重點,為確保課堂提問的有效性,初中數學教師需要在合適的時間提出合適的數學問題,引導學生思考和回答數學問題,這樣才能夠有效激發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數學教師的課堂教學質量將得到保證。例如,在學習“圓”這一部分知識的時候,初中數學教師可以在開展教學之前對學生進行提問:“小轎車的輪子是什么形狀的?”提出問題后,學生會直接回答:“轎車的輪子是圓形的?!边@時圓的知識就被引進到了數學課堂中,學生的學習興趣會大大增加。開始“圓”的教學后,初中數學教師可以再提出一個問題:“為什么要將車的輪子制作為圓形?”問題拋出后,學生會進行思考并和同伴之間進行討論。此時教師將學生分為不同的小組,每一個小組的人數均一樣,教師可要求學生小組成員之間進行討論,通過討論得出結論,并選取一名代表將答案說出來。學生代表回答完教師提出的問題后,數學教師要進行鼓勵,對學生的回答進行肯定。在課堂的結尾,初中數學教師也可以通過提出合適的問題,引導學生進行思考,完美結束數學課堂。例如,在課堂的結尾,數學教師可以詢問學生是否有不明白的知識點,當學生都沒有疑問后,教師還要將課堂中學到的重點和難點進行總結,并要求學生在課下進行鞏固,將課堂上學到的知識點消化,轉化為自己的知識。通過這種方式,教師能夠在課前激發學生參與課堂的興趣,確保學生能夠在課堂中進行討論和學習,通過課后的詢問能夠發現學生存在的不足,同時將課堂重難點總結后,能夠幫助學生消化課堂上學到的知識,從而可有效提升教師數學教學質量,培養學生思維能力和合作能力。
3.2 課前設置優質問題
優質問題的提出是課堂教學順利開展的基礎,為確保提出問題的有效性,初中數學教師需要在課前進行問題設定,明確課堂上應當提出何種數學問題,結合學生學習情況和數學教學要求,合理設置課堂中要提出來讓學生進行思考和解決的數學問題。通過這樣的方式,能夠確保問題提出的合理性。數學教師提出優質的問題后,學生經過思考和討論,能夠得到提升,從而可確保課堂教學的順利進行。首先,為保證提出問題的優質性,初中數學教師要把控好提出問題的難易程度,提出問題的難易程度對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有很大的影響,因此數學教師要充分考慮不同學生之間學習能力的差別,提出難度適中的問題,這樣才能有效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確保課堂教學的順利進行。其次,初中數學教師要把握好提出問題的梯度,提出的問題要從簡單到難,這樣才能引導學生進行知識學習。對于一些比較難的問題,數學教師需要將問題進行簡單化,引導學生進行思考,有效提升學習思維能力和學習能力。最后,初中數學教師提出問題的數量不宜過多,提出的問題太多容易降低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因此教師需要合理把握課堂提出問題的數量。這樣既能確保學生充分參與了問題思考,又不會降低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3.3 做好問題回答反饋
為確保提出問題的有效性,當學生回答完教師提出的問題后,初中數學教師需要對學生回答的答案進行反饋和評價,這樣才能讓學生明確自己思考問題過程中存在的不足,有利于學生找準自己的方向,進行高效學習。因此,在實際的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不僅需要提出合適的數學問題,還要對學生的問題回答情況進行反饋。例如,初中數學教師講解《一元一次方程》一課的時候,可以先讓學生對相關知識點進行熟悉和了解,此后教師可提出問題:“何為一元一次方程?”此時學生會進行思考和討論,并根據自己從書本中所了解到的知識回答教師問題。學生回答完教師提出的問題后,教師需要對學生回答不足的地方進行補充。對于回答不沾邊的學生,教師要進行指正,告知學生回答錯誤的原因,規范學生的認知,避免學生形成錯誤的認知,不利于之后的學習。對于回答優秀的學生,數學教師可進行掌聲鼓勵,同時為學生補充回答中存在的不足,告知學生進行一元一次方程求解過程中應該注意的問題。通過這種方式,能夠有效糾正學生的認知,同時還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保證數學課堂教學的順利進行。因此,在實際的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數學教師要重視對學生回答問題后的反饋,有效提升課堂教學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