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伏瓊
【摘 要】目的:分析靜脈采血的護理因素對檢驗結果的影響及臨床觀察。方法:分組方法為隨機數字表法,研究時間及對象為2020年4月至2021年4月接診且需靜脈釆血的120例患者,分為:對照組(納入60例,行常規靜脈釆血)、觀察組(納入60例,加用護理干預),對照分析組間檢驗結果不合格率、患者滿意程度。結果:觀察組檢驗結果不合格率(5.00%)低于對照組(18.33%),且患者滿意率(95.00%)高于對照組(78.33%)(P<0.05)。結論:臨床靜脈采血期間輔以護理干預,可以降低檢驗不合格率,贏得患者認可,值得推廣。
【關鍵詞】靜脈采血;護理因素;檢驗結果;臨床觀察
生化檢驗是重要的疾病診斷方法,能夠反映受檢者機體狀況及某些身體疾病,不過由于生化檢驗需要采集血液進行檢驗工作,而在靜脈釆血期間,患者因素、護理因素等均會影響檢驗結果,導致檢驗結果失真,所以必須加強靜脈釆血管理。本文就靜脈采血的護理因素對檢驗結果的影響展開分析。
1.1 一般資料
分組方法為隨機數字表法,研究時間及對象為2020年4月至2021年4月接診且需靜脈釆血的120例患者,分為:對照組(60例)、觀察組(60例)。對照組,男32例,女28例,年齡22歲~73歲,平均年齡(46.8±17.5)歲;觀察組,男30例,女30例,年齡23歲~75歲,平均年齡(47.5±18.1)歲。納入標準:①均需靜脈釆血;②閱讀知情書后同意參與研究。排除標準:①智力低下者;②意識障礙者。基本病例資料(男女比例等)組間無差異(P>0.05),可對照研究。
1.2 方法
對照組行常規靜脈釆血,觀察組加用護理干預,包括:(1)規范操作:①靜脈釆血前與患者積極溝通,了解有無暈針、暈血病史,了解12h內有無進食以及24h內有無進食煙酒、高糖/高脂食物等,講解靜脈釆血流程、方法、按壓時間及技巧,消除患者顧慮,提高依從性;②使用正規廠家釆血器材;(2)采集標本:①選擇合適時間釆血,通常采集清晨空腹血,且劇烈運動后不宜采血;②固定釆血部位,以碘伏自內向外旋轉涂擦消毒,待消毒液干后方能進行穿刺操作;③避免過度擠壓釆血部位,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同時不能過久扎止血帶,亦不宜多次拍打釆血部位或是反復握拳,以便減少溶血;④遵循正確釆血順序,且合理使用抗凝劑,抗凝劑比例準確,采集完標本后在手掌心或桌面上輕輕旋轉,混勻血液與抗凝劑,減少凝血;⑤釆血期間囑咐患者放松身心,不要過度緊張,若是情況允許,也可在釆血室播放舒緩音樂,轉移注意力;另外,針對暈針、暈血者,宜保持臥位釆血,且其他護理人員協助,做好患者安撫;⑥若是需要重復靜脈釆血,必須更換釆血部位,以免溶血;⑦輸液時不宜釆血,若是情況緊急,必須在輸液對側上肢釆血,而針對輸液后釆血者,也需在結束輸液后2h再釆血,若是血標本需要進行細菌培養,則盡量在使用抗生素前完成血液標本采集,并且最好在發熱時采集血液標本;(3)核對標本:結束釆血后再次核對檢驗項目、患者信息等,杜絕弄錯標本;(4)及時送檢:減少標本存放時間,釆血后及時送檢,送檢期間避免日光照射、振動,避免置于過熱位置。
1.3 觀察指標
將檢驗結果不合格率(包括標本不符、凝血、溶血)、患者滿意程度(0分~5分為不滿意、6分~8分為基本滿意、9分~10分為十分滿意)作為觀察指標[1]。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3.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數資料采用(%)表示,進行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χ±s)表示,進行t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分析檢驗結果不合格率
較之對照組,觀察組不合格率更低(P<0.05),見表1。
2.2 分析患者滿意程度
較之對照組,觀察組滿意率更高(P<0.05),見表2。
血液標本采集對于評估病情至關重要,所以必須分析血液標本采集影響因素,且采取針對性解決對策。靜脈釆血是采集血液標本的重要方法,通過采集體表淺靜脈血液,可以測定血細胞沉降率等,而有報道指出[2],護理因素對于檢驗結果有較大影響,若是護理人員操作不當,容易發生溶血、凝血等事件,影響診療活動。本次研究表明,靜脈釆血期間實施護理干預,通過規范皮膚消毒、合理使用抗凝劑、減少標本存放時間等,可以減少弄錯標本、操作不規范、釆血部位不當、送檢不及時等護理因素對檢驗結果的不利影響[3],提高檢驗結果合格率,減少凝血、溶血等不良事件。
綜上所述,由于加強靜脈釆血護理管理可以減少對檢驗結果的影響,具有推廣價值。
參考文獻
[1] 李兆峰.加強護理風險管理在檢驗科靜脈采血中的價值分析[J].中國衛生產業,2020,17(1):108-110.
[2] 馬妮薩.靜脈采血檢驗結果的影響因素與控制措施分析[J].黑龍江中醫藥,2019,48(6):81-82.
[3] 何為,陳惠超,董欣欣.廣東省10家三級甲等醫院臨床護理人員靜脈采血操作現狀調查[J].護理學報,2018,25(6):4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