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龍
【摘 要】目的:研究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治療中抗生素處方策略的應用。方法:選取我院自2019年4月至2021年4月期間收治的114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將其分為三組,分為A、B、C三組,每組各38例患者,A組未使用抗生素;B組在發病7天后使用抗生素進行治療,直至患者痊愈;C組發病后立即使用抗生素進行治療,直至患者痊愈。比較三組患者的不良反應發生率、復診率、治療費用以及病程時間。結果:B組的治療費用與病程時間處在中間位置;A組治療費用最低;C組的病程時間最長;B組的不良反應發生率與復診率均顯著低于A組與C組。結論:采用抗生素對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進行治療,具有良好效果,但不可盲目使用,當患者發病7天后使用抗生素更為合理,且效果更佳,值得在臨床中進一步推廣。
【關鍵詞】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抗生素;應用效果
上呼吸道感染也被稱之為“普通感冒”,屬于常見疾病,大部分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都是因為病毒所導致,其中包含冠狀病毒、流感病毒以及鼻病毒等。還有小部分患者是因為細菌直接感染,或繼發于病毒感染后產生[1]。本次研究就將對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治療中抗生素處方策略的應用進行分析,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自2019年4月至2021年4月期間收治的114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將其分為三組,分為A、B、C三組,每組各38例患者。A組,男20例,女18例,年齡12歲~65歲,平均年齡(42.13±1.42)歲;B組,男24例,女14例,年齡11歲~66歲,平均年齡(43.34±1.39)歲;C組,男19例,女19例,年齡13歲~64歲,平均年齡(42.67±1.47)歲;將三組患者一般資料進行對比,年齡、性別等數據之間無顯著差異(P>0.05),本次研究經過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患者與患者家屬均在知曉本次研究內容的情況下,自愿簽訂同意書。
1.2 方法
1.2.1 A組患者在進行治療的過程中不得使用任何抗生素進行治療。
1.2.2 B組患者進行治療過程中將延遲使用抗生素藥物進行治療,在患者呼吸道感染后7天使用抗生素藥物,例如氨基酸苷類、糖肽類、大環內酯類等。
1.2.3 C組患者在進行治療過程中全程使用抗生素藥物進行治療,當患者呼吸道感染發病后,立即使用抗生素進行治療,使用抗生素藥物與B組形同。
1.3 觀察指標
對比三組患者的病程時間、治療費用、不良反應發生率以及復診率。
1.4 統計學方法
2.1 三組患者病程時間、治療費用對比
B組病程時間明顯短于A組與C組,與C組之間差異顯著(P<0.05);A組的治療費用顯著低于B、C兩組,組間差異顯著(P<0.05),見表1。
2.2 三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率、復診率對比
A組不良反應發生率最低,但復診率最高;B組復診率最低,見表2。
隨著季節的轉變與溫度差異,導致上呼吸道感染的發病率居高不下。上呼吸道感染作為急性炎癥,若患者未能及時得到治療可能會發展成心肌炎、支氣管炎以及肺炎等嚴重并發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治療主要采取對癥治療,通過緩解患者的臨床癥狀從而縮短患者的病程,從而降低病毒傳播的風險。大多數患者由于對急性呼吸道感染存在錯誤認知,導致其盲目使用抗生素。普通上呼吸道感染患者使用抗生素并不能充分發揮藥效,緩解患者癥狀,還會對患者的免疫功能形成影響,嚴重者可能會使患者出現耐藥性,產生不良反應。只有當患者出現細菌性感染時、出現下呼吸道炎癥以及中耳炎等癥狀,才可以將抗生素當作治療藥物,但是抗生素不能全程進行使用,要合理使用抗生素,才能進一步發揮藥效。本次研究結果表明,B組病程時間明顯短于A組與C組,與C組之間差異顯著(P<0.05);A組的治療費用顯著低于B、C兩組,組間差異顯著(P<0.05);A組不良反應發生率最低,但復診率最高;B組復診率最低顯著低于A、C兩組[2,3]。
綜上所述,采用抗生素對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進行治療,具有良好效果,但不可盲目使用,當患者發病7天后使用抗生素更為合理,且治療效果更佳,值得在臨床中應用推廣。
參考文獻
[1] 王燊.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治療中抗生素處方策略的應用評價[J].東方藥膳,2019(20):109.
[2] 靳冬梅.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治療中抗生素處方策略的應用評價[J].東方藥膳,2019(20):160.
[3] 陳艷艷,李銳.探究急性呼吸道感染患者抗生素合理用藥情況[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20(18):4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