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小紅 曹升 嚴華兵 陳穎慧 肖亮 王穎 歐昆鵬 覃夏燕 甘秀芹



摘要:【目的】調研分析廣西粉葛產業發展現狀及存在的問題,并提出發展建議,為加快廣西粉葛產業健康可持續發展提供參考。【方法】對廣西粉葛產業進行實地調研,收集相關資料(2018—2020年),圍繞廣西粉葛種植區域、種植面積、主要品種、產量、加工等方面綜合分析廣西粉葛產業的發展現狀及存在問題。【結果】廣西是我國最大的粉葛產區,種植面積達10201 ha,其中梧州、桂林和貴港為廣西粉葛產業主產區,種植面積占全區粉葛種植總面積的70.6%。廣西從事粉葛種植及加工的企業及合作社眾多,且發展了粉葛+花生、粉葛+沙姜、粉葛+苦瓜和粉葛+毛節瓜等間作或套種種植模式。通過線下及電商銷售葛根鮮薯、葛根粉、葛根茶、葛根面、葛根酒、葛根蛋黃酥和葛根粒等葛根產品,經濟效益良好,行業發展勢頭迅猛。但同時,廣西粉葛產業存在產品知名度不高,缺乏地理標志產品等具有標識性的品牌;選育種工作滯后,選育成功的優良品種不多,缺乏優良的高葛根素粉葛品種;栽培技術和產品質量參差不齊,機械化程度極低;葛根產品以食用為主,綜合利用程度不高;加工線較少、加工設備較落后;粉葛基礎研究薄弱等問題,嚴重制約了廣西粉葛產業的可持續發展。【建議】加強桂字號品牌打造,培育龍頭企業;加強粉葛優良新品種的引進、選育及推廣;建立標準化、規模化種植示范基地;加強生產加工技術的改造,加快產業鏈一體化發展;加強粉葛基礎研究。
關鍵詞: 粉葛;產業發展現狀;存在問題;發展建議;廣西
Abstract:【Objective】To investigate and analyze the development status and problems of Pueraria lobata(Willd.) Ohwi var. thomsoni(Benth.) van der Maesen industry in Guangxi, and put forward development suggestions, so as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accelerating the healthy and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P. lobata industry in Guangxi. 【Method】Based on the field survey investigation and data collection(2018-2020) of P. lobata producing areas in Guangxi, the development status and main problems of P. lobata industry in Guangxi were analyzed through the perspectives of planting area,major varieties,yield, processing, etc. 【Result】Guangxi is the largest producing area of P. lobata in China, with a planting area of 10201 ha. Wuzhou, Guilin and Guigang are the main producing areas in Guangxi, accounting for 70.6% of the total planting area in the whole region. There were many enterprises and cooperatives engaged in the planting and processing of P. lobata in Guangxi,and developed some intercropping mode, such as P. lobata+peanut, P. lobata+ginger, P. lobata+bitter gourd, P. lobata+chieh qua,etc. Through offline and e-commerce sales of P. lobata fresh tuber, powder, tea, noodles, wine, egg yolk crisps, grains and other products, the economic benefits were good and the industry had a rapid development momentum. But at the same time, there were some problems in Guangxi P. lobata industry, such as low product popularity, lack of geographical indication products and other iconic brands; the breeding work lags behind, there were only a few good varieties selected successfully, and excellent varieties with high puerarin content were lack; cultivation technology and product quality were uneven, the degree of mechanization was very low; the utilization was mainly edible, the degree of 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 was not high; less processing lines, backward processing equipment as well as weak basic research, these problems restricted the healthy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industry.【Suggestion】Gui brand and leading enterprises should be established, strengthen the introduction, breeding and promotion of new varieties, establish standardized large-scale planting demonstration base, strengthen the transformation of production and processing technology, strengthen the integrated development of industrial chain, and strengthen the basic research of P. lobata.
Key words: Pueraria lobata(Willd.) Ohwi var. thomsoni(Benth.) van der Maesen; industrial status; existing problems; development suggestions; Guangxi
0 引言
【研究意義】粉葛[Pueraria lobata(Willd.) Ohwi var. thomsoni(Benth.) van der Maesen]為豆科葛屬(Pueraria DC.)植物,是首批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認定的藥食同源兩用植物,素有亞洲人參的美稱(林志鑾等,2020)。粉葛富含蛋白質、淀粉、粗脂肪、氨基酸、纖維素及人體所需的鐵、鈣、銅、硒等礦質元素(李昕等,2017)。葛根是其膨大的塊根,不同品種鮮葛塊根中淀粉含量為15%~32%,可提取淀粉加工成葛根粉、葛根面、葛根糕、葛飲料、葛根酒和葛根餅干等系列產品,是新興的綠色保健食品和出口緊銷產品,具有廣闊的市場前景。因此,開展廣西粉葛產業發展現狀及面臨問題的調研,并結合廣西優勢提出解決途徑,對于廣西粉葛產業的可持續健康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前人研究進展】粉葛富含葛根素等異黃酮類物質,具有清熱、解毒、解肌、生津、透疹、升陽和止瀉等作用(顧志平等,1996)。《中國藥典第一部》(國家藥典委員會,2015)規定,藥用粉葛中葛根素含量需達到0.3%。粉葛在湖北、湖南、廣東、廣西和江西等地均有大規模種植及加工利用,其中,粉葛是廣西傳統種植的農作物,歷史可追溯到清代,種植面積全國第一,在國內有較強的影響力,但目前普遍存在栽培技術參差不齊、栽培品種葛根素含量偏低等突出問題,嚴重影響了廣西粉葛產業的可持續發展。李志純(2013)分析了湖南發展葛根產業的突出優勢,明確了開發葛根產業的基本思路,并提出摸清底子,將葛產業發展的科學規劃納入國家戰略決策; 孵化企業,精心打造企業集群;強化產品開發創新,做大做長產業鏈;狠抓技術配套,強化科技支撐;培育市場,引導消費,搞好產銷對接; 研究制定扶持政策,支持葛產業創新發展等措施。余華陽等(2013)結合江西橫峰縣粉葛產業的發展及利用情況,指出當地葛產業面臨的主要問題,并提出在市場、技術、運行機制等方面發展橫峰縣葛根產業的對策。何紹浪等(2019)通過對江西葛根資源、種植加工、產品銷售等情況的調查,分析了江西省葛根產業在品種、產業化水平、利用率及市場開發等方面存在的問題,并提出摸清家底,打造江西省區域特色經濟支柱產業;加強種質資源創新,深化葛產品分類分級管理;狠抓技術配套,強化科技支撐;強化葛產品深度開發,做大做全做強產業鏈;培育市場,搞好產銷對接;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為葛產業升級發展提供堅實保障等建議。黎俊榮等(2020)分析了廣東肇慶市粉葛產業的發展現狀及存在問題,提出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因地制宜發展粉葛產業、推廣粉葛安全高效栽培新技術、建立全新的粉葛產業經營主體、大力推進產業化經營模式和打造粉葛產業品牌等建議。在廣西粉葛產業方面,莫賤友等(2008)對廣西32個縣(市)的粉葛進行較大范圍調查,發現栽培粉葛上均有大豆銹病病菌,并提出防治技術;凌用全(2013)分析了廣西梧州市藤縣粉葛產業化現狀,認為藤縣粉葛產業應以遵循市場導向,強化政府服務,延長產業鏈為發展策略;吳芳和周全連(2013)提出葛藤在廣西生態建設中,特別是美麗鄉村建設、石漠化治理、公路邊坡綠化等方面的應用前景;黃建明(2019)針對廣西粉葛存在藥用型葛根品種少、產量低、土壤酸化嚴重、機械化水平低、技術推廣程度不高以及產業受其他作物擠壓等問題,提出廣西葛根產業在生產、加工、銷售等方面的對策。【本研究切入點】目前,關于廣西全區范圍內粉葛產業現狀、存在問題及發展建議的研究鮮見報道。【擬解決的關鍵問題】在全面分析廣西粉葛產業發展現狀、存在問題的前提下,從加強桂字號品牌打造、培育龍頭企業、加強優良新品種的引進、選育及推廣、建立標準化規模化種植示范基地、加強生產加工技術的改造、加強產業鏈一體化發展、加強粉葛基礎研究等方面提出發展建議,以期為廣西粉葛產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提供參考。
1 數據來源與研究方法
1. 1 數據來源
本研究數據來源于廣西農業農村廳統計數據、廣西農業農村廳下發通知調研數據、廣西統計局統計數據、廣西農業科學院經濟作物研究所專家來源數據,以及產業調研團隊實地調研所獲資料,時間為2018—2020年。實地調研范圍包括廣西14個地級市,調查重點對象為種植及加工相關合作社、企業以及地方農業農村局,調查指標包括:種植品種、種植面積、加工原料及原料來源、是否有自有產品品牌、是否有“三品一標”產品、主要銷售市場及渠道、企業效益、對市場前景的看法等。
1. 2 研究方法
通過多方渠道調查廣西粉葛種植面積、區域分布、種植品種、加工情況、品牌、銷售和效益等,綜合分析全區粉葛產業發展現狀,列舉廣西粉葛產業主要存在問題,剖析問題產生根源及對產業發展的影響,并提出針對性的建議及措施。
2 廣西粉葛產業發展優勢及現狀
2. 1 廣西發展粉葛產業的優勢
粉葛作為藥食同源作物,具有良好的保健作用,而隨著人們對日常養生保健及大健康產業的關注,粉葛產業必將得到快速發展。大健康產業是廣西創新驅動發展的九大名片之一,政府出臺《關于加快發展大健康產業發展的若干意見》和《廣西健康產業三年專項行動計劃》相關政策文件,為粉葛等藥食同源作物的產業發展帶來新機遇。廣西是粉葛傳統種植產區,種植歷史悠久,產業規模龐大,且具有豐富的地方品種及野生資源,為發展廣西粉葛產業提供了重要的材料保障。同時,廣西有一批專業從事粉葛種植及粉葛產品加工的企業及人員,且對粉葛產業充滿感情與期望。此外,從地理位置上看,廣西作為連接我國華南、西南、中南以及東盟國家的樞紐,在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建設及泛珠三角區域合作中發揮重要作用,“一帶一路”、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桂粵合作等政策也為廣西粉葛產業帶來發展機遇和市場空間。綜上所述,廣西發展粉葛產業具有市場優勢、政策優勢、資源優勢、企業優勢、產業基礎及區位優勢等。
2. 2 廣西粉葛栽培種植情況
2. 2. 1 廣西粉葛栽培種植概況 粉葛是廣西傳統種植作物,在全區各地幾乎都有種植,總種植面積達10201 ha(表1),其中,梧州、桂林和貴港等地有大范圍種植,種植面積分別為4000、2000和1200 ha,占全區粉葛種植總面積的70.6%。梧州市藤縣和平鎮是我國著名的“粉葛之鄉”,從20世紀90年代開始大規模種植粉葛,年粉葛種植面積超過3333.3 ha,對當地農民增收、農業結構調整、精準扶貧及鄉村振興有著重要意義,其中,藤縣葛色天香和平粉葛產業(核心)示范區被評為廣西現代特色農業(核心)四星級示范區。桂林市多地有種植粉葛的習慣,其中,臨桂區為主產區,僅會仙鎮的粉葛種植面積即達666.7 ha以上;桂林市平樂縣沙子鎮粉葛種植面積達200.0~266.7 ha。近年來,受藤縣粉葛產業輻射帶動,貴港粉葛產業發展迅猛,種植面積快速擴大,貴港市思旺鎮挖掘粉葛產業發展潛力,全力打造思旺鎮萬畝葛根園,且因地制宜推廣粉葛+花生、粉葛+沙姜、粉葛+苦瓜和粉葛+毛節瓜等間作或套種種植模式。南寧、玉林、賀州、欽州、來賓和崇左等地區也有規模化種植,其中,有傳統種植粉葛的來賓市象州縣等,也有近幾年因粉葛相關公司業務發展而新興的規模化種植基地如南寧市上林縣等。百色、防城港、北海、柳州和河池等地粉葛種植面積較少,主要以農戶小規模種植為主。
2. 2. 2 廣西粉葛栽培種植企業 廣西涉足粉葛種植的企業及合作社較多,分布在全區各地。其中,藤縣大地農業專業合作社聯合社的“葛多寶粉葛”于2019年獲得綠色食品認證,頒證面積20 ha,頒證產量600 t;南寧市馬山縣喬利鄉的馬山盛世生態種養專業合作社獲得2019年種植業無公害農產品認證,頒證面積23 ha。
2. 2. 3 廣西粉葛栽培種植品種 廣西粉葛主要栽培品種為地方種及桂葛1號、桂葛3號和桂粉葛1號等,這些品種具有生長迅速、薯塊膨大快、淀粉含量高、商品性突出和抗病抗逆性強等特點,但葛根素含量偏低,未達到《中國藥典第一部》(國家藥典委員會,2015)藥用粉葛中葛根素含量需達到0.3%的標準。種苗可從市場購買,也可自留扦插種苗,部分地區種植廣西大學和廣西農業科學院培育出的桂葛1號及桂粉葛1號組培苗。
2. 2. 4 廣西粉葛栽培、采收及貯藏 調研發現,廣西粉葛主要采用單行或雙行種植,壟高30~50 cm,壟寬110~150 cm。藤縣區域常用黑色塑料袋裝土倒扣在壟上,將粉葛植株種植在黑色塑料袋內,在早春時可抵御寒冷天氣,到中期時方便修根;同時,藤縣區域部分種植戶以單棵起堆種植。粉葛在塊根形成期需進行閹根處理,廣西各地一般選留1~2個薯形良好且健壯的薯。粉葛生長旺盛,剪藤會耗費大量人工,桂林市臨桂區、南寧市上林縣等區域常采用在生長中期噴施多效唑的方式來抑制藤葉的旺盛生長,以減少人工消耗及植株營養生長浪費,促使營養向塊根內積累。廣西粉葛病蟲害以銹病為主,較其他經濟作物病蟲害少,但粉葛地下薯塊易受土質、水分等因素的影響,因長期種植葛根,各主栽區均有不同程度的連作障礙,導致土壤酸化、有機質缺乏,連作障礙嚴重。2015年廣西粉葛暴發大面積的根腐病,薯塊內心變黑,品質下降,價值下跌,需提高相應的栽培管理措施。廣西粉葛采收時間一般在11月—翌年1月底,桂林地區為了獲得更好的經濟效益,常在8月初采收2個薯塊中的1個,另1個繼續生長至年底采收。廣西生產的粉葛鮮薯主要向粵港澳等地輸出,未及時銷售出的鮮薯采用當地傳統的黃泥埋藏法保存,可保存至次年7—8月。
2. 3 廣西粉葛加工企業情況
盡管廣西種植葛根的企業眾多,但有條件開展加工的企業較少(表2)。近年來,隨著人們對粉葛產品多樣化需求的增加及公司生產能力的提升,部分公司及合作社開展葛根加工產品的研發及生產,且具備了一定的生產規模,生產葛根粒、葛根茶、葛根粉、葛根面、葛根片、葛根酒、葛根月餅及葛根蛋黃酥等產品,粉葛制品從原始的粗包裝轉變成各種精美的禮盒式包裝產品,極大提升了廣西粉葛產品的檔次,也為粉葛產品對外輸出提供了更好的材料基礎及更長的保質期限。同時,粉葛耐貯運,在不做任何處理的常溫條件下可保存半個月,適合電商銷售模式,廣西貴港市華宇葛業有限公司和廣西九海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均在淘寶開設店鋪,銷售公司的粉葛鮮薯及葛根制品等;廣西農村投資集團、東興長壽農家、粉葛鮮薯農家葛夫企業店、廣西樂哈哈食品、藤縣優品匯特產館等廣西網店銷售粉葛鮮薯、葛根螺螄粉、葛根丁、葛根粉和葛根片等葛產品,電商銷售模式增加了廣西粉葛的銷售渠道及影響力。然而,廣西粉葛加工產品基本停留在葛根粒、葛根茶和葛根粉等初級加工品層次上,加工企業整體規模較小、水平較低。同時,除廣西貴港市華宇葛業有限公司、廣西九海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廣西藤縣綠葛葛業有限公司、廣西藤縣綠野葛業有限公司、藤縣大地農業專業合作社聯合社、廣西大盟葛圣地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廣西藤縣綠色田園葛業有限公司和象州縣祥旺生態種養專業合作社等8家企業有自主品牌金田葛園、九海、葛津寶、桂騰、葛多寶、大盟葛圣、葛香園和葛晶皇外,其他企業及合作社均無自有品牌。
2. 4 廣西粉葛種植加工相關企業典型案例分析
2. 4. 1 廣西貴港市華宇葛業有限公司 廣西貴港市華宇葛業有限公司于2006年創辦,是廣西最早從事粉葛加工的企業。公司占地面積10000 m2,車間建筑面積2000 m2、倉庫建筑面積800 m2,于2007年12月投產建設葛粉等生產線2條,用于葛根粉、葛根面條、葛根茶和葛根酒等葛產品的生產。該公司主要種植粉葛品種為從藤縣引進的無渣品種,年加工量8000~10000 t,加工原料來源于自有基地生產以及從藤縣、柳州、南寧等地的種植戶及合作社收購的粉葛鮮薯,收購均價為2.60元/kg。公司擁有自主產品品牌“金田葛園”,產品以鮮薯、葛根粉、葛根面條和葛根酒等葛制產品的形式銷往粵港澳等地,并開設了電商銷售渠道,生產的葛產品通過淘寶“廣西貴港市華宇葛業”網店進行銷售,電商銷售效益良好,公司對粉葛產業也充滿希望。然而,公司在生產葛根粉過程中需經過分離及沉淀過程,會產生大量的廢水,造成一定的環保壓力,且葛根素等有效成分隨著反復的沖洗而流失,造成一定程度的浪費。公司迫切希望科研單位能加速高葛根素粉葛新品種選育工作,提高產品的品質,進而提高經濟效益,同時期待科研育種單位與農業機械單位相結合,開發葛根粉及葛根素同時提取的機械及工藝,減少資源浪費,達到對粉葛充分利用的效果。
2. 4. 2 廣西藤縣綠葛葛業有限公司 廣西藤縣綠葛葛業有限公司成立于2015年,位于藤縣葛色天香和平粉葛產業(核心)示范區,是一家集葛類產品研發育種、種植、深加工及銷售于一體的綜合性公司,擁有自主品牌“葛津寶”。公司種植有藤縣當地種、廣西大學選育的桂葛1號及廣西農業科學院選育的桂粉葛1號脫毒苗等,且集成示范粉葛立體種植技術和富硒粉葛栽培等模式。主要加工葛根茶、葛根原粉及葛根面條等,加工原料來自于自種基地及收購合作社和農戶的鮮薯。銷售產品以粉葛種苗、鮮薯及葛加工品為主,通過線上及線下渠道銷往兩廣地區及其他部分城市。2019年,廣西藤縣綠葛葛業有限公司生產葛根茶200 t,產值1200萬元;生產葛根粉150 t,產值350萬元;生產葛根面條200 t,產值320萬元。公司負責人對粉葛及其產品的市場前景十分看好,希望能在產品價值上得到新的提升;同時,該公司希望能加強與科研單位的合作,更大程度上得到政府支持。
2. 4. 3 象州縣祥旺生態種養專業合作社 象州縣運江鎮新運村種植粉葛歷史悠久,2018成立象州縣祥旺生態種養專業合作社,以黨支部+合作社+農戶+特色農業產業的合作經營模式推進粉葛種植,并引進大型精制葛粉機械,建立新運粉葛加工廠,加工制作葛根粉。據了解,該合作社種植品種為當地無渣品種,種植面積達97.33 ha,種植農戶426戶,2019年粉葛產量3000 t以上,每天可加工6 t葛根鮮薯,年產葛根粉50 t。新運村特殊的土壤、氣候及水質等條件生產出的粉葛個大渣少,清香鮮美,早在多年前即遠銷香港和澳門等地。除線下銷售外,現也開始進行微商銷售等其他線上銷售模式,市場銷售行情好,粉葛鮮薯5.00~9.00元/kg,葛根粉50.00~70.00元/kg。隨著該合作社葛粉產量逐年擴大,象州縣市場監管局也積極提供幫扶,指導企業注冊“葛晶皇”商標,將新運粉葛推向全國。合作社計劃扶持更多村民加入粉葛種植隊伍,力爭將種植面積增加到333 ha以上,年產葛根粉2500 t以上。同時,加大投資力度,不斷擴大生產規模,引進專業人才和設備,將初級生產模式轉變為深加工模式。
2. 4. 4 寧明縣裕興葛根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 寧明縣裕興葛根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成立于2018年,主要種植從藤縣引進的無渣粉葛,面積8.67 ha,無自有品牌。生產的粉葛鮮薯由藤縣收購商收購。年產量37500~45000 kg/ha,批發銷售7.00元/kg,市場上零售價14.00元/kg,扣除種植成本60000元/ha,經濟效益十分可觀。然而,由于當地粉葛產業規模較小,同時粉葛種植工序多,較費工,涉及綁蔓、剪枝、閹根等過程,農戶不太愿意種植,且因種植水平參差不齊,技術不專業導致長勢不好,更進一步影響了農戶的種植積極性。粉葛收獲需要人工采收,機械化程度極低,當地唯一的一家粉葛種植大戶采用黑膜滴管,小鉤機收挖,150元/h,3臺鉤機1.5 d可收獲3.33 ha的粉葛。但機械化容易導致葛根表皮受傷,推廣范圍較小,農戶不易接納。
3 廣西粉葛產業發展存在的主要問題
3. 1 廣西粉葛知名度不高,缺乏地理標志產品等具有標識性的品牌及龍頭企業
廣西粉葛產業缺乏桂字號品牌,難以形成如云南三七、東北人參和寧夏枸杞等具質量標識性的品牌。全國粉葛規模化種植的產區也都積極申報粉葛地理標志產品,目前江西橫峰葛、德興葛和東鄉葛,廣東合水粉葛、活道粉葛、火山粉葛、竹山粉葛、廟南粉葛和鶴山粉葛,重慶市合川葛等獲得國家地理標志產品(瞿飛等,2011;董彐倩等,2020),湖北“京山葛粉”被認定為中國地理標志證明商標,湖南“武陵源葛根”將申報地理標志商標,極大提升了當地粉葛產業的影響力及品牌效應。盡管廣西粉葛產業面積及產業地位均在全國占有重要地位,種植歷史悠久,種植面積龐大,廣西藤縣粉葛、來賓象州粉葛、貴港思旺鎮粉葛和桂林沙子鎮粉葛等均具有地方及民族特色,但廣西尚無粉葛地理標志產品,這對廣西粉葛的影響力及葛產品的銷售存在一定影響。
江西宋氏葛業集團先后被評為國家高新技術產業、全國農業龍頭示范產業、中國質量誠信四A級品牌企業和江西省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等多項榮譽稱號,其生產的葛根制品銷往全國各地;湖南天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是專業從事葛根等藥食植物研發的高科技生物公司,為長沙市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長沙市創新型企業和長沙市引智示范重點單位,選育系列葛根品種,開發的葛產品種類多。廣西粉葛企業較多,但擁有自主品牌的企業屈指可數,公司的規模較其他省(區)的龍頭企業小,缺乏廣泛的認知度及影響力。
3. 2 廣西粉葛選育種工作滯后,缺乏高葛根素粉葛品種
與其他粉葛種植省(區)相比,廣西粉葛選育種工作較為滯后,缺乏優良品種。江西葛品種市場上有贛葛系列、葛博士1號、橫葛系列、宋葛系列、木生葛根和春桂葛根等品種(何紹浪等,2019);湖南選育了湘葛系列品種和葛安錦1號等品種。作為粉葛栽培大省,廣西各地種植的粉葛品種大多是當地長期種植的地方品種,部分基地種有廣西大學選育的桂葛1號(黃建明,2019)及廣西農業科學院選育的桂粉葛1號(歐昆鵬等,2017),這些粉葛品種的共同特點是塊根膨大、生長迅速、淀粉含量較高,然而經檢測發現1年采收的塊根內葛根素含量均偏低,未達到《中國藥典第一部》中葛根素含量≥0.3%的要求。一些藥用葛根品種雖然葛根素含量高,價格可觀,適用于提取葛根素藥用或保健,也可切片、切丁制作藥劑,但因產量過低,嚴重影響了農戶及合作社種植的積極性,進而導致其無法推廣。
3. 3 栽培技術參差不齊,機械化程度極低
整體來看,梧州市藤縣、來賓市象州、桂林市臨桂區和貴港市平南縣等傳統粉葛種植區域的合作社及農戶整體栽培水平較高,且應用了一些間作套種、水肥一體化等生產技術,生產的葛根質量較好,而其他非傳統種植區域因種植起步較晚導致農戶種植經驗不足。部分地區產業化及規模化程度不高,停留在以家庭為單位的小面積種植,僅靠自家勞動力進行田間管理,種植出的葛根質量不穩定。調研發現,粉葛種植及采收過程中幾乎需要純人工操作,機械化程度極低,隨著現有人工老齡化及人力成本的增加,一定程度上制約了廣西粉葛產業的發展。
3. 4 產品以食用為主,綜合利用程度低
粉葛可食用、可藥用、可發酵、可制作保健品,粉葛葉可用作飼料、粉葛藤可制作織物、葛根渣可用于有機栽培食用菌等(尚小紅等,2020),然而,目前廣西粉葛主要供鮮食用,加工產品主要包括葛根粉、葛根面、葛根粉絲、葛根茶、葛根丁、葛花茶、葛根酒、葛根蛋黃酥和葛根月餅等初級食用產品,僅限于食用及發酵乙醇方面,產品技術含量及附加值不高,市場競爭力弱,而類似于葛根素膠囊劑、葛根注射劑、葛根岑連片等藥劑、以及養生保健品方面的葛制品幾乎無企業涉及。湖南天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除以上葛產品外,還研發出葛根素滋養面膜、葛根素滋養保濕面霜、葛根美膚護霜、葛根素牙膏、葛根素香皂、葛根素滋養柔順洗發水、葛根饅頭粉、葛根餃子粉、葛根谷物沖調粉、葛根豬飼料、葛根催奶料、葛根雞飼料、葛根飲料、葛根餅、葛根米、葛根精粉、葛根菊苣粉、中老年葛根粉、葛根膠囊、葛纖維包、葛纖維鞋和葛纖維胸罩等葛產品,并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具有一定的社會影響力。在鮮葛根制取葛根粉的傳統工藝中大部分有效成分仍留在葛根渣中,葛根渣常被丟棄不用或作為造紙原料,造成葛根資源的浪費。葛渣中還含有豐富的總黃酮和葛根素(楊樹平等,2011),江西等地利用葛根渣種菇等(吳東等,2021),效果良好,且取得良好的經濟效益,但廣西對葛渣的利用尚未見報道。
3. 5 加工線較少,加工設備較落后
粉葛加工廠的建設需要廠房及購買相關儀器設備,調研發現,相關建設經費20萬~30萬元,因此,廣西正規粉葛加工企業較少,且現有的設備基本上是用于提取葛根淀粉,在反復沖洗過程中,大量的黃酮類物質及葛根素成分流失,造成了原料的浪費及藥食同源功效的減弱。
3. 6 開展粉葛研究的科研單位較少,且基礎研究薄弱
目前,廣西開展粉葛選育種的單位主要是廣西大學及廣西農業科學院,開展粉葛藥效等研究的單位主要是廣西醫科大學和廣西中醫藥大學等,然而開展藥效試驗的材料基本是從藥店購買的商用品,所得到的結果只是針對所購買的材料,結果不夠深入和充分。此外,廣西粉葛研究主要集中在新品種選育及栽培等方面,關于分子生物學等方面的研究較少,對于葛根素的藥理作用研究不夠深入,需要進一步加強。
4 廣西粉葛產業發展建議
4. 1 加強桂字號品牌打造,發展優勢產區,培育龍頭企業
粉葛為廣西優勢特色作物,在梧州市藤縣、桂林市臨桂區和平樂縣、來賓市象州縣、貴港市港北區和平南縣等地均有大規模種植,且種植歷史悠久,具有典型的民族特色,因此,可由當地相關政府部門牽頭,申報國家地理標志產品,并積極推進無公害產品、綠色產品、有機產品、富硒產品等高標準基地的建立及產品認證。充分利用廣西粉葛主產區的區位優勢,穩定甚至增加粉葛種植面積,優化粉葛種植區域化布局,重點發展梧州市、桂林市和貴港市3個主產區,構建以藤縣為核心的梧州種植帶、以臨桂區為中心的桂林種植帶、以平南縣為核心的貴港種植帶,并以公司及合作社為載體,發展來賓象州縣、南寧上林縣等地的粉葛產區。同時,政府要以藤縣葛色天香和平粉葛產業示范區為核心區位,結合各大主產區,建立粉葛產業聯盟,加強對全區粉葛核心產區產業鏈發展的扶持和引導,幫助企業不斷做大做強,培育與江西宋氏葛業類似的龍頭企業,創建桂字號粉葛鮮薯及葛制品品牌,進一步提升廣西粉葛品種、企業和葛制品等知名度,形成品牌效應。
4. 2 加強粉葛優良新品種的引進、選育及推廣
廣西粉葛育種科研單位應加強國內優良新品種的引進。目前全國多地選育出優良的粉葛品種,如湖南省農業科學院選育出的湘葛系列、江西農業大學選育的贛葛系列、江西宋氏葛業選育的宋葛系列、恩葛-08(于斌武等,2011)、葛安錦1號(王智課等,2017)等,加上各地標產品,如橫峰葛、德興葛、合水粉葛、活道粉葛、火山粉葛、竹山粉葛、廟南粉葛、鶴山粉葛和合川葛等,均可作為優良的粉葛種質資源加以引進,并通過雜交育種、倍性育種、輻射誘變等生物技術育種方法,選育具有高淀粉、高葛根素含量、低纖維等優良品質的粉葛品種,從源頭上保障廣西粉葛產業的健康持續發展。此外,開展組織培養繁育優良品種等健康種苗規模化繁育技術研究,加快優良新品種推廣速度。
4. 3 建立標準化、規模化種植示范基地
優選高品質原料品種,針對廣西不同區域、不同生態類型、不同土壤成分開展粉葛種植模式、栽培管理技術及貯藏保鮮等綜合研究,建立高品質原料的標準化、規模化種植技術集成示范基地,并提高粉葛種植及采收的機械化水平。
4. 4 加強生產加工技術的改造,加快產業鏈一體化發展
研發粉葛中葛根素和淀粉同時提取的生產工藝,減少原料浪費,對粉葛薯塊進行最充分的利用。從全產業鏈站位考慮,統籌謀劃,一體推進,加強粉葛食藥同源產業相關技術研究,豐富粉葛大健康食品的種類并加大對產品精深加工研發力度,開發以葛根素為主要成分的養生保健品及藥劑等。引導產品走上多樣化、系列化的生產軌道,走高端、精品路線,提高粉葛相關產品的附加值,努力實現資源的綜合開發利用。
4. 5 加強粉葛基礎研究
為使廣西粉葛種質資源得到更好地開發利用,使粉葛產業得到健康快速發展,迫切需要從事粉葛育種與藥理研究的單位聯合起來,加強粉葛營養活性成分挖掘、道地品種鑒別、藥效分析等基礎研究,從科學的角度解析藥食同源植物的健康價值體現。利用現代生物學手段,通過全基因組測序、轉錄組聯合代謝組學分析,挖掘與粉葛淀粉、葛根素合成等關鍵基因,并開發相關分子標記,加快粉葛優異新品種選育工作。
參考文獻:
董彐倩,梅瑜,王繼華,黃能旭,蔡時可. 2020. 藥食同源植物葛根的研究進展[J]. 長江蔬菜,(2):43-47. doi:10.3865/j.issn.1001-3547.2020.02.014. [Dong X Q,Mei Y,Wang J H,Huang N X,Cai S K. 2020. Research progress on a medicinal and edible plant Radix puerariae[J]. Journal of Changjiang Vegetables,(2):43-47.]
顧志平,陳碧珠,馮瑞芝,陳四保,仲耘,連文琰. 1996. 中藥葛根及其同屬植物的資源利用和評價[J]. 藥學學報,31(5):387-393. doi:10.16438/j.0513-4870.1996.05.012. [Gu Z P,Chen B Z,Feng R Z,Chen S B,Zhong Y,Lian W Y. 1996. The source utilization and evaluation of medical kudzu and roots from the genus plants Pueraria DC. in China[J]. Acta Pharmaceutica Sinica,31(5):387-393.]
國家藥典委員會. 2015. 中國藥典第一部[M]. 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 [National Pharmacopoeia Committee. 2015. Chinese pharmacopoeia part 1[M]. Beijing:China Medic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ess.]
何紹浪,黃欠如,成艷紅,張昆,黃尚書,鐘義軍,李小飛. 2019. 江西省葛產業發展現狀及對策[J]. 湖北農業科學,58(22):130-133. doi:10.14088/j.cnki.issn0439-8114. 2019.22.030. [He S L,Huang Q R,Cheng Y H,Zhang K,Huang S S,Zhong Y J,Li X F. 2019. Current situation and strategies on the development of Pueraria industry in Jiangxi Province[J]. Hubei Agricultural Sciences,58(22):130-133.]
黃建明. 2019. 廣西葛根產業現狀及發展對策研究[D]. 南寧:廣西大學. [Huang J M. 2019. Study on the status and developmental counte rmeasures of Pueraria industry in Guangxi[D]. Nanning:Guangxi University.]
黎俊榮,林肖楠,龍增群,劉鴻萍. 2020. 肇慶地區粉葛產業現狀及產業化發展對策[J]. 中國農業文摘—農業工程,32(1):21-23. doi: 10.19518/j.cnki.cn11-2531/s.2020.0004. [Li J R,Lin X N,Long Z Q,Liu H P. 2020.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industrialization development countermeasures of Pueraria thomsonii industry in Zhaoqing area[J].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in China,32(1):21-23.]
李昕,潘俊嫻,陳士國,徐維昌,金妙仁,葉興乾. 2017. 葛根化學成分及藥理作用研究進展[J]. 中國食品學報,17(9):189-195. doi: 10.16429/j.1009-7848.2017.09.024. [Li X,Pan J X,Chen S G,Xu W C,Jin M R,Ye X Q. 2017. Research progress of chemical components and pharmacological action of Pueraria lobata[J]. Journal of Chinese Institute of 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17(9):189-195.]
李志純. 2013. 葛產業發展與食物安全[J]. 湖南林業科技,40(5):1-3.doi:10.3969/j.issn.1003-5710.2013.05.001. [Li Z C. 2013. Pueraria industry development and food safety[J]. Hunan Forestry Science & Technology,40(5):1-3.]
林志鑾,金曉懷,張傳海,馬春華. 2020. 離子液體超聲波輔助提取白花葛莖多糖工藝優化[J]. 江蘇農業學報,36(1): 187-193. doi:10.3969/j.issn.1000-4440.2020.01.026. [Lin Z L,Jin X H,Zhang C H,Ma C H. 2020. Optimization of ionic liquid based ultrasonic-assisted extraction of polysac-charide from Pueraria f. niveus stem[J]. Jiangsu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36(1): 187-193.]
凌用全. 2013. 藤縣粉葛產業化發展研究[D]. 南寧: 廣西大學. [Ling Y Q. 2013. Study on Radix puerariae industria-lization in Tengxian County of Guangxi[D]. Nanning: Guangxi University.]
莫賤友,郭堂勛,何禧嚴. 2008. 大豆銹病在廣西粉葛上發生情況調查[J]. 廣西農業科學,39(5):607-609. [Mo J Y,Guo T X,He X Y. 2008. Investigation of soybean rust in kudzu(Pueraria lobata Ohwi)[J]. Guangxi Agricultural Sciences,39(5):607-609.]
歐昆鵬,張尚文,蘇賓,顏梅新,馮誠誠,陳麗娟,黃日盛,黃鴻華,王艷. 2017. 葛新品種桂粉葛1號的選育[J]. 中國蔬菜,(11):75-77. [Ou K P,Zhang S W,Su B,Yan M X,Feng C C,Chen L J,Huang R S,Huang H H,Wang Y. 2017. A new kudzu cultivar ‘Guifenge No.1[J]. China Vegetables,(11):75-77.]
瞿飛,孫志佳,陳愛茜,熊晚珍,王樹婷,孫志國. 2011. 地道粉葛的地理標志知識產權保護的思考[J]. 江西農業學報,23(10):172-175. doi:10.19386/j.cnki.jxnyxb.2011.10.058. [Qu F,Sun Z J,Chen A Q,Xiong W Z,Wang S T,Sun Z G. 2011. Thoughts on protection of geographical indication intellectual property of kudzu[J]. Acta Agriculturae Jiangxi,23(10):172-175.]
尚小紅,曹升,嚴華兵,謝向譽,肖亮,曾文丹,陸柳英. 2020. 葛種質資源的研究及其開發利用[J]. 農學學報,10(4):65-70. [Shang X H,Cao S,Yan H B,Xie X Y,Xiao L,Zeng W D,Lu L Y. 2020. Research and utilization of Pueraria germplasm resources[J]. Journal of Agriculture,10(4):65-70.]
王智課,王歡妍,向春艷,張玲艷,黃潘桂. 2017. 葛安錦1號的選育與栽培技術[J]. 浙江農業科學,58(3):457-459. doi: 10. 16178/j.issn.0528-9017.20170330. [Wang Z K,Wang H Y,Xiang C Y,Zhang L Y,Huang P G. 2017. Breeding and cultivation techniques of Geanjin 1[J]. Journal of Zhejiang Agricultural Sciences,58(3):457-459.]
吳東,龍偉,李夢楚,游劍,龔建平,魏惠珍,宋劍春,周世成. 2021. 葛渣栽培平菇實驗研究[J]. 農村經濟與科技,32(8):31-33. doi:10.3969/j.issn.1007-7103.2021.08.012. [Wu D,Long W,Li M C,You J,Gong J P,Wei H Z,Song J C,Zhou S C. 2021. Experimental study on cultivation of pleurotus ostreatus with Pueraria residue[J]. Rural Economy and Science-Technology,32(8):31-33.]
吳芳,周全連. 2013. 葛藤在廣西生態建設中的應用前景[J]. 大眾科技,15(11):118-119. [Wu F,Zhou Q L. 2013. App-lication prospect of Pueraria lobata in ecological construction in Guangxi[J]. Popular Science & Technology,15(11):118-119.]
楊樹平,韓立軍,朱金衛,許瑞波,蔣迎道. 2011. 葛渣總黃酮提取及葛根素含量測定[J]. 食品科學,32(14):303-306. [Yang S P,Han L J,Zhu J W,Xu R B,Jiang Y D. 2011. Optimization of total flavonoids extraction from Radix puerariae and HPLC determination of puerarin[J].Food Science,32(14):303-306.]
于斌武,柳文錄,張文學,盛德賢,彭開榮,曾凡順,黃志敏,胡淼. 2011. 粉葛新品種“恩葛08”高產栽培技術[J]. 中國果菜,(3):12-13. doi:10.3969/j.issn.1008-1038.2011.03. 009. [Yu B U,Liu W L,Zhang W X,Sheng D X,Peng K R,Zeng F S,Huang Z M,Hu M. 2011. High yield cultivation techniques of a new variety of Pueraria lobata “Enge 08”[J]. China Fruit & Vegetable,(3):12-13.]
余華陽,吳志勇,謝永忠. 2013. 橫峰縣葛產業發展情況淺析[J]. 現代園藝,(21):20-21. doi:10.14051/j.cnki.xdyy.2013. 21.014. [Yu H Y,Wu Z Y,Xie Y Z. 2013. Analysis on the development of Pueraria lobata industry in Hengfeng County[J]. Contemporary Horticulture,(21):20-21.]
(責任編輯 麻小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