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溫文靜(1980— ),女,漢族,山東東阿人,中級會計師。主要研究方向:財務管理。
摘 要:文章通過研究兩年多以來事業單位在執行政府會計制度實務中存在的執行新制度不到位不及時、相關財務管理制度建設滯后、財務管理工作信息化水平低下、財務人員專業知識儲備不足等情況或問題,提出要加強組織領導和協同管理、加大新政府會計制度及相關解釋的宣教力度、廣度和深度、加快事業單位相關財務管理制度適應性建設、引入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模式(PPP項目模式)加快財務管理系統信息化建設、通過資源重組和流程再造加強事業單位業務與財務的融合、提高信息共享集成程度、提高財務人員特別是基層財務工作者政策法規和專業知識儲備、積極實現職業角色向管理者轉型等改進措施,希望對事業單位有效執行新政府會計制度、提升財務管理水平和社會公共服務效益有所幫助。
關鍵詞:事業單位;政府會計制度;信息化;財務管理
政府會計制度是我國政府會計改革發展和理論研究的重要成果,是中國特色現代財政制度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2019年全面實施新政府會計制度,不同行業的行政事業單位采用統一的制度規范、核算模式、計量標準和報告體系,提高了政府會計信息的完整性和可比性,更加真實準確的反映政府會計主體的預算執行、運行成本和績效管理情況。
一、事業單位實施新政府會計制度的意義
新政府會計制度及相關解釋在行政事業單位的全面實施,有效規范了不同行業政府會計主體的會計行為,滿足了我國現階段財政管理和體制改革的需要。但是社會經濟飛速發展的同時,制度的更新迭代需要持續投入人力、智力、物力、財力保障,各級財政部門和預算單位如何統籌安排優化資源配置,提升新政府會計制度實施效果,如何利用有限資源和服務潛力產出更多優質的社會公共服務效益,是事業單位財務工作面臨的新挑戰。
(一)提高了政府的會計信息質量
新政府會計制度參照國際公共部門會計準則有關規定,結合我國行政事業單位自身的發展需求和業務特點,強化核算資產、負債、凈資產、收入、費用財務會計五大要素的同時,增加了預算收入、預算支出和預算結余預算會計三大要素核算維度,規范的核算內容更豐富,涵蓋范圍更全面,報告體系更科學。強調了資產的服務潛力和負債的現時義務,新增對政府會計主體研發支出的核算,區分凈資產來源渠道,反映了行政事業單位的資源配置和運行成本,提高了政府會計信息的決策參考價值。
(二)提升了政府會計主體的財務管理水平
新政府會計制度進一步與企業會計準則接軌,改變以單一收付實現制為基礎的粗放式核算模式,引入權責發生制核算經濟業務及事項,財務會計核算和預算會計核算適度分離又相互銜接,規定在遵循權責發生制進行財務會計核算的同時,對納入當年部門預算管理的資金收付業務還要遵循收付實現制進行預算會計核算。雙分錄、雙功能、雙基礎、雙報告的核算體系,反映了事業單位資金活動的來龍去脈和預算執行信息,提高政府會計主體的財務預算和全面績效管理水平。
(三)是建立健全中國特色現代財政體系的重要舉措
新政府會計制度適應深化財稅體制改革的需要,整合了不同行業行政事業單位的制度規范,統一核算標準和報告制度,保證各個政府會計主體共性業務及同類事項適用會計政策的一致性,提高會計信息的透明度和可比性,便于信息數據的匯總與共享,滿足財政預算決算管理需求,統籌兼顧、講求績效,利用有限資源和服務潛力產出更多優質的社會公共產品和服務效益,提高財政資金使用的經濟性、科學性、效率性和效益性。
二、事業單位實施新政府會計制度過程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存在執行新政府會計制度不及時、不到位的現象
新政府會計制度實施兩年多來,有的事業單位存在執行新制度不及時、不到位的現象。一是新準則制度的出臺落地需要各方統一認識,而實務中存在認為會計制度改革僅是會計的事,各業務部門協同度有待提高;二是有的制度規定原則性較強,實際操作比較復雜,實務中存在財務人員因理解不同做出不同職業判斷的現象,影響制度執行的效果;三是制度落地過程中新問題新情況層出不窮,與制度規范的解釋說明存在時滯;四是作為實施新政府會計制度的具體執行人,財務人員本身工作認識缺乏高度,重視程度不夠,學習不深入,執行不及時,經費核算科目應用不準確,支出功能分類使用不規范,預算編制缺乏科學性、準確性。
(二)相關財務管理制度建設滯后
事業單位普遍存在相關財務管理制度和具體經費報銷辦法陳舊落后的現象。一是制度建設的落后導致內部控制缺乏約束力,加大了財務風險和廉政風險;二是現階段事業單位資產管理工作存在資產類別劃分不準確,管理不規范,影響了資產折舊、無形資產攤銷等業務處理的問題,不能真實準確的反映事業單位控制資產資源情況,不能有效滿足新政府會計制度有關核算的需求;三是事業單位債權債務往來款清理工作缺乏規范性,實務中往往忽視應收預付款年末的處理要求,壞賬準備形同虛設。
(三)財務管理工作信息化水平低下,不能滿足新政府會計制度有效實施的需求
現階段各事業單位財務管理核算系統五花八門,普遍落后,不能滿足新政府會計制度對核算工作數據多維度細化、抓取、分析、共享的需求。一是現有的應用系統數據穿透共享性差,存在人工拆分核算和提取統計海量數據的現狀,嚴重制約新政府會計制度實施效果;二是專項經費保障不足,軟件開發成本往往幾十上百萬,后期運維費用也比較高,研發運行過程中系統出錯率高、穩定性和兼容性較差。從宏觀角度看,重復開發現象較普遍,造成社會資源和財政資金的較大浪費;三是滿足新政府會計制度要求的財務核算管理系統開發時間較長,系統開發人員不懂政府會計,財務人員不懂程序開發,需要較長時間的溝通和磨合,人工工作量驟增,很大程度上影響新政府會計制度的順利推行。
(四)事業單位財務管理隊伍建設薄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