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黃婉霞(1978-),女,漢族,廣東南海人。主要研究方向:財務會計。
基金項目:2018年度廣東省普通高校重點科研平臺和科技項目——廣東省普通高校青年創新人才類項目(創新投入與成本粘性:基于家電企業的實證研究)(立項編號:2018WQNCX198)
摘要:現代企業高速發展,企業管理工作與其他項目的融合更加密切,管理會計作為成本核算與企業管理結合的財務管理模式,其作用日漸顯現,并逐步受到各大企業管理者的重視,管理會計在與企業內部控制相融合的過程中,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決策者的管理水平。本文擬結合企業內部控制與管理會計之間的關聯性,展開對兩者融合的意義分析,從而有效探索更加符合時代要求的融合管理模式。
關鍵詞:內部控制;管理會計;一致性
企業的內部控制需要涉及到企業活動的各個方面,而企業活動的目的在于盈利,內部控制的目標也應當是實現企業經濟效益的最大化,這一點來說管理會計與企業內部控制有著十分強大的天然內在聯系,也正因有著這樣的聯系,企業內部控制與管理會計的融合才能成為當今時代企業管理發展的一個重要方向,在此,本文將展開對兩項企業管理活動融合的探討,深入探索新時代企業管理的新思路。
一、企業內部控制與管理會計的內在關聯分析
(一)企業內部控制的基礎性作用
企業內部控制可以說是管理會計得以應用的大背景之一,內部控制的發展為管理會計培育出了最為適宜的發展樂土。管理會計的主要工作就是通過對企業成本的核算控制,做好企業的預算管理,通過更加科學、合理的數據分析為企業發展規劃出美好的藍圖。單純從管理會計實現方式來看,其在企業的應用十分容易奏效,可以通過成本性態分析、本量利分析、邊際分析等各種方式做好企業的成本管理。然而這些活動本身不具備足夠的關聯性,只能在微觀操作層面對企業產生一定的助益,但是由于缺少系統的管理體系支持,管理會計始終無法有效的為企業管理決策層面提供直接支持,難以發揮管理會計應有的作用,正是企業內部控制的發展為其在管理決策層面的應用提供了可能,通過企業內部控制,幫助管理會計進一步完善工作體系,通過制度化管理保障其科學運用[1]。
(二)內部控制與管理會計的步調統一
內部控制與管理會計說到底都是為企業經濟效益的最大化服務的管理方式,在這一點上兩者步調是一致的。管理會計其本身的特點與優勢就在于企業各類信息的準確搜集與融合整理,并通過會計方法對成本、利潤等數據進行系統的核算分析判斷,可以對企業現階段的發展狀況給出一個可靠的基本判斷,有效幫助管理層做好企業發展戰略的規劃,為企業管理與發展的決策提供充足的數據支持。而企業內部控制的優勢在于可以做好相關工作計劃的制定,并通過內部控制系統實現對工作執行情況的監督管理,根據完成情況做出相應的考核測評,制度化設計還可以幫助解決計劃執行中遇到的困難,幫助管理會計相關職能的完美落地執行。
(三)各內部要素之間的共通性
管理會計的工作主要涉及到四個方面的要素,包括企業內部環境、管理會計活動、工具方法、信息與報告,這些共同構成了管理會計一個完整的循環體系,從企業內部控制方面來看,整個管理體系涉及到了企業內部的機構組成、各項生產資料的配置管理以及企業信息系統的建設,這些工作與管理會計各要素相關關聯,都可以為管理會計的充分運用提供必要的支持,這些制度性的保障可以為管理會計充分發揮作用打好堅實的基礎。管理會計在企業中應用的方式方法需要與整個企業內部控制系統相適應,這樣才能形成更為科學、準確的數據分析報告,更為有效的指導企業的戰略規劃決策。
二、內部控制與管理會計融合的意義分析
內部控制是企業管理會計得以實現的重要制度基礎。管理會計本身是一個工具性的數據測算工作,可以通過對企業各項經營數據的分析處理,形成企業發展相關數據的分析研判報告,為企業戰略決策提供有力的數據支持。然而獲取數據的準確性必須要由高效的內部控制加以保障,健全完善的內部控制體系可以實現對企業生產經營活動全過程的管理與控制,確保各項生產數據能夠準確、完整的獲得,從而確保管理會計工作的效能。
管理會計本身也具備一定的管理功能,它科學嚴謹的管理理念可以反向幫助企業內部控制系統的完善。企業內部控制系統的建立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時間的磨礪,實際應用中大批企業的內部控制僅僅落實在制度制定層面,其完成度尚停留在理論階段,實際運行中執行力度遠遠不夠,不能算作真正意義上的施行。管理會計則不同,其在企業中的應用更加長久,其本身的輻射面十分廣,方式方法也更加接近完備,通過這樣一個相對成熟管理系統的運用可以有效帶動企業內部控制系統的構建與完善,通過管理會計在企業管理中的應用,大力推進內部控制制度的推行,真正實現內部控制系統在企業落地生根。
三、內部控制與管理會計融合的思路探究
(一)以管理會計反哺內部控制系統
管理會計的應用可以有效提升企業內部控制系統在企業管理中的適用性。管理會計可以通過對企業成本的有效分析預測管理,制定出更加適合企業發展,為企業帶來最大效益的管理策略,加上對市場未來的合理預測,可以幫助企業制定出更具前瞻性的戰略規劃,并運用內部控制的相關制度強化戰略規劃的執行,切實保證各項經營目標的完美實現,并在管控中促進企業內部控制體系的完善,有效提升企業經濟效益[2]。
管理會計還可以通過對貨幣時間價值的核算與預測,幫助企業選擇更加具有效益的投資項目,從實際運行中衡量投資項目的盈利可能性,從而幫助企業制定出更加符合自身發展需要的經營投資[3]。這也為企業內部控制的優化提供了更好的保障。管理會計可以有效在內部控制系統建設中加以應用,將公司整體戰略細化分解,責任到個體,從而確定各個職能部門的任務分工與責任,提升企業效率,幫助實現企業經營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