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蔡青(1986— ),女,漢族,湖南益陽人,碩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教育管理、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
基金項目:湖南省教育廳2019年度湖南省職業院校教育教學改革研究項目“高職院校創新創業師資隊伍建設的策略研究”(項目編號:ZJGB2019145)。
摘 要:就業創業信息服務可以說是社會公共服務體系的重要組成部門,雖然在當前的建設上有了較快的發展,但是總體的發展水平低下,服務能力和服務質量有待提高。現階段人社部門需要立足高校畢業生的需求以及特長,積極協調好各個部門的工作,注重工作的謀劃,開發更好的好崗位。文章主要分析基本勞動就業創業服務建設與促進就業。
關鍵詞:基本勞動就業創業服務;促進就業;影響;有效措施
現階段我國的勞動就業服務體系相較于以往有了明顯的完善,服務的可及性有了顯著的提升,人均財政就業之初和重點服務均等化的水平有了較大的改善,基本勞動就業創業服務建設對于就業起到了很大的促進作用。我國的就業形態在近些年來較為平穩,但是隨著經濟的轉型升級,就業的形式越發的多樣化和復雜化,技能人才與一線工人的短缺矛盾越發的突出,招工難問題頻頻出現,高校畢業生的專業結構和就業意愿以及自身能力與當前的市場所需極為矛盾,創業服務建設的完善是當前發展的重點,我們必須要創業來帶動就業,解決當前基本勞動在就業創業過程中面臨的問題。
一、制約基本勞動就業服務質量提升的因素
(一)缺少對于本地產業發展的調研
處于智能化組織結構設計背景下,勞動保障部門可以說是政府底層架構當中一個十分重要的只能部門,勞動保障部門習慣了采取上傳下達的方式來開展日常工作。不部門職能的范圍十分的清晰,這就使得勞動保障部門存在著一定的封閉性,成員對于本地的產業發展不夠了解,很少展開實地的調研,這些都會影響到本土產業的發展,同時也缺失了對于調研制度的保障。
(二)勞動就業服務功利化色彩顯著
勞動保障部門將為返鄉農民工提供就業服務看作是一項重要的政治任務,在執行任務的時候卻帶有著極強的功利化色彩,這種功利化的特質導致他們十分的注重勞動就業服務率,忽視了勞動就業服務的質量。
(三)很少考慮就業者就業意識的提升
意識是決定行動的關鍵,很多待業人員的就業積極性不高,他們自身的職業意識淡薄,這些都會影響到就業服務工作的開展,相關的工作人員忽視了待業人員就業意識的提升,待業者對待就業的態度冷淡,這些都會影響到就業服務質量的提升。
(四)就業創業信息服務體系不夠完善
就業創業信息服務可以說是社會公共服務體系的重要組成部門,雖然在當前的建設上有了較快的發展,但是總體的發展水平低下,服務能力和服務質量有待提高。現階段的信息服務內容不夠全面,網站上的信息丟失的現象較為普遍,信息的遺漏和缺失導致高校畢業生無法查詢到有用的信息。失業人員和農民工獲取信息的渠道有限,再加上相關部門無法為這些人員提供有效的信息查詢服務,導致信息服務難以落到實處,相關的部門在大多數情況下只是為大學生畢業生和失業人員、農民工提供一些簡單基礎的就業創業服務,有效的信息服務十分欠缺,并且缺少相關的數據支持。[1]大多數省市縣之間的信息服務鏈接不全面,未能建立起一個有效的信息網,信息資源的重復和服務的不到位現象出現的頗為頻繁。信息數據庫的更新十分的緩慢,很多省市級的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網站的就業創業信息服務內容更新速度極為低下,相關的工作人員對于信息的更新工作不夠重視,信息的服務范圍并無擴大現象,信息的功能很難得到體現,想要將資源有效的整合起來面臨著很多的問題,無法獲取到有效全面的信息嚴重影響到了信息服務工作的有序開展。
二、提高勞動就業服務質量的有效措施
(一)立足細節,進行長遠的謀劃
面對當前就業困難的形勢,就業崗位的開發仍舊是當前的重點工作,要想解決畢業生和待業人員以及返鄉農民工的就業問題,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需要肩負起自己的責任,認真落實工作,不斷的挖掘就業機會,深入到市場環境當中,了解中小企業的發展動態,開發出一些適合高校畢業生和待業人員的就業崗位,在此同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需要不斷完善相關的扶持政策,確保高校畢業生可以進入到基層之中,為待業人員提供就業的機會,有效緩解就業難的問題。要想促進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就必須要轉變結構方式,給畢業生提供大量的就業機會。在此過程中需要深化高等教育的改革工作,積極的解決其中出現的一些結構性矛盾,這樣人力資源的供給才能夠滿足市場發展提出的新要求。現階段人社部門最為重要的工作就是立足于高校畢業生的需求以及特長,以此為出發點協調好各個部門的工作,注重工作的謀劃,開發更好的好崗位,落實相關的政府和服務工作,減少畢業生在市場上的就業等待時間。
(二)就業與創業共同發展
創業帶動就業是當前的發展新局勢,我們必須要將創業引入到政策的制定和制度實施的各個環節當中,在制定創業政策的時候,需要立足于發展的大前提之下,努力適應創業所具有的規律,只有這樣才能夠滿足絕大多數創業者的需求,在此同時相關部門需要積極的完善和落實創業政策,可以適當推動小額擔保貸款政策的規范化、合理化、科學化發展,積極有效的就業政策在鼓勵人才創業方面有著極大的推動作用。我們必須要將創新驅動戰略和鼓勵創業以及中小企業發展戰略有效的結合起來,在最大程度上發揮各部分資源的所具有的價值,盡可能的調動各方的積極性,創造出更多有利于創業工作開展的基礎條件。就業與創業的共同發展才是解決就業問題的關鍵,我們必須要做到就業與創業的共同發展,這樣才能夠落實就業,提升就業創業服務的效率。
(三)公共均等服務需要升級
就業和人才服務工作的開展可以在最大程度上緩解當前的失業問題,我們必須要實現高質量的就業,現如今,各地都在建和和完善城鄉五級網絡服務體系,為城鄉勞動者的免費就業來服務。現階段,我國的有關部門對于大學生群體采取了“公共就業人才服務進校園”、“實名制就業服務”等極具特色和針對性的就業服務。在創業服務的過程中,需要開設一些專業化的創業服務平臺,必要的時候可以借助社會上的力量來豐富和完善創業服務體系。人社系統需要發揮自己的職能,積極進行有效公共資源的歸納和整理,能夠覆蓋城鄉公共就業和人才服務體系。相關部門需要提升自身的業務能力,積極的推行服務專業化理念,落實服務的有效性,績效管理的方式的應用對于服務質量和服務能力的提升頗有幫助。相關部門需要加強對于企業的用工指導,提升勞動力就業所具有的穩定性和長久性。要想實現精細化、科學化的就業創業服務,人社部需要認識到市場大環境的發展趨勢,積極借助相關的信息技術手段,建立起一個信息化的服務平臺,實現信息資源的整合與共享。有關部門需要建立起一個統一的技術標準,能夠以省市為單位創設一個就業信息體系和數據服務中心,在最大程度上實現就業信息的互通,確保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內部業務信息的通暢。
(四)進行本地產業結構調研
針對性一些待業者和返鄉農民工的就業問題,相關部門需要了解返鄉農民工自身的就業需求和愛好,需要結合本土的產業結構來進行再就業。勞動保障部門需要采取多元化的方式,進行本地產業結構的調研,可以開展線上調研,充分借助本地的一些政務網站來梳理現有的產業信息,了解未來的產業發展趨勢。在此過程中,需要重點掌握對本地的優勢產業崗位能力需求信息,在線下調研的過程中,需要將重點放在和用人單位的交流與溝通上,充分了解員工崗位能力的需求,這樣才能夠實現高效的就業創業服務。
(五)開設線上線下的同步咨詢活動
就業創業服務具有很強的外部性特質,政府部門需要積極承擔相關的事項,這樣才能夠降低政府有關部門開展工作的難度,盡可能滿足返鄉農民工的職業需求與偏好。在此過程中可以進行一般培訓和個別咨詢,這里所說的個別咨詢需要借助微信、微博等社交軟件來進行。相關部門需要為返鄉農民工提供一定的勞動技能養成信息,在一對一服務的基礎上,借助個別農民工的崗位能力養成所需。
(六)積極完善相關數據庫的建設
相關部門需要重視就業創業信息服務的需求,建立一個專項的數據庫,實現信息資源的共享,提升資源的可利用性,利用社會數據資源,在一些社會招聘網站、公司招聘頁面上,信息資源內容和種類十分豐富,有很多充斥在互聯網隱密處的信息資源,需要經過整理和篩選,形成一個具有較高利用價值的資源。
三、結語
綜上所述,進行基本勞動就業創業服務建設與促進就業的分析是十分有必要的。我們必須要加快完善勞動就業創業服務政策,提升服務工作的效率,實現高質量和更為充分的就業目標是當前發展的重點。結合就業創業服務難題需要深入分析就業創業服務存在的缺陷,有針對性的進行修正,建立完善相關的網絡信息服務平臺,提升信息的更新速度,這樣才能夠從根上解決就業創業服務當中存在的問題,促進就業發展。
參考文獻:
[1]王陽.基本勞動就業創業服務建設與促進就業[J].中國軟科學,2019(03):6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