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敘
摘要:在初中階段,最不可忽視的一個學科,就是歷史,在開展歷史課程教學的過程中,相應教師必須要對歷史教材中的法制內容,進行深入挖掘,并且結合歷史學科本身的特點,對學生的法制觀念進行充分培養。基于此,本篇文章主要對初中教學中滲透法制教育進行分析和探討。
關鍵詞:初中歷史;法制教育;看法
前言:
在我國社會注意法制建設過程中,最為重要的基礎環節,就是對中學生的法制意識進行全面強化,與此同時,在中學學校開展德育工作的過程中,這也是最為重要的一項基礎內容。針對中學生,開展全面系統的法制教育,不但可以使中學生違法犯罪的行為得到有效的減少,還可以使其更深刻的認識到法律的效力,擁有敬畏心,進而健康茁壯成長。其中,對于歷史這一學科而言,其涉及到的法制教育內容非常多,這就需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注重整合,充分凸顯歷史學科的優勢,開展高效的法制教育,對學生遵紀守法的公民意識進行全面培養。
一、注重挖掘歷史教材中的法制內容
對于初中歷史教材而言,其存在的法制教育內容極為豐富,只要教師用心去摸索,就會很容易找到。舉例來講,以中國史為切入點,在戰國時期,就有法家韓非子的“法治”思想;在中華民國時期,孫中山先生頒布了《中華人民國臨時約法》;1950年,在第一屆人民代表大會中,就制定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此外,在我國文化大革命結束之后,我國黨和人民清除的認識到要想使文革的悲劇重演得到根本性的避免,就必須要對社會注意民主和法制的建設加大力度。因此,在1982年,我國對《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進行了全面修訂,隨后,還發布了《教育法》等。從世界史的角度來看,早在美國南北戰爭時期,當時的林肯政府,就將《宅地法》和《解放黑人奴隸宣言》頒布了出來等。由此可見,初中歷史教材中涉及到的法制內容非常多,只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細心一些,對教材中的法制因素進行充分發掘,并且在授課過程中,以學科教學的特點和規律為依據,從歷史課程實際要求出發,通過引導的方式,就可以使學生在學習歷史學科的過程中,不但能做到充分掌握歷史學科知識,還能掌握相應的法制內容,確保歷史教學和法制教育這兩者相互滲透和融合。
二、注重教材法制內容與生活的聯系
在開展初中歷史學科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需要特別注重一點,就是以生活實際為基礎,進行法制教育的滲透,這樣,才能更大程度的提升對于法制教育的興趣,進而在學習的過程中,更加具備主動性和積極性。舉例來講,教師在開展“科舉制創立”這一課程內容進行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先要求學生對具體教材內容,進行一個大致的瀏覽,然后,教師提出問題:“學生們,你們直到為什么實行科舉制嗎?”“科舉制的實行,又會帶來什么樣的影響和變化呢?”“與科舉制對比,現階段我國的教育體制,又發生了怎樣的變化?”等。教師通過問題的層層深入,可以使學生對教育將是國家經濟發展的重要基礎進行充分的認識,并且進一步深刻認識到,自身接收教育,不但是自我的義務和權力,更能對社會的進步,產生深淵的影響。在此之后,教師要從實際出發,將一些輟學的案例選取進來,讓學生進一步明確,自身不論是主動輟學,還是被動輟學,從本質上來講,均屬于一種違法行為。從大的角度來看,若學生在成長過程中,不能接收教育,那么就會嚴重制約整個社會的發展。不僅如此,教師還可以從《今日說法》和《普法欄目劇》中尋找教學契合點,通過各種真實生動的法律故事,作為整個課堂教學的引入點,采取積極鼓勵的方式,使學生深入思考,并且對自身的想法進行積極的發表,確保學生在日常學習和生活過程中,可以真正懂法、守法。
三、發揮現代信息技術與資源的優勢
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現代信息技術也在高速發展,這為初中歷史教學工作的開展,提供了巨大的便利,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可以對現代網絡資源優勢進行充分的利用,對教材中的法制知識進行充分挖掘,進而使學生對于歷史知識學習的興趣提升上來。但是教師在進行歷史教學的過程中,可以明顯發現,通過現代信息技術的利用,可以更大程度的提升學生的學習主動性。教師在開展教學之前,就要利用網絡對所需要的教學資料進行搜集,在講課的過程中,通過多媒體的應用,充分將其展示出來。為了在開展歷史教學的過程中,對法制教育進行更好的滲透,教師可以將一些法制教育的短片或者是紀錄片提前搜集進來,并且在課堂上播放,這樣,可以使學生更直觀的感受到法制教育的力量。舉例來講,教師在開展鴉片戰爭中的“林則徐虎門銷煙”這一課程內容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先引導學生,對《禁毒法》進行了解,可以通過多媒體,對《禁毒法》的知識進行多維度的展示,并且將與禁毒活動相關的視頻播放進來,這樣,學生就可以更加深刻的認識到進度法律頒布的流程,進而提高自身的警惕意識和敬畏心,避免在人生未來的發展中,誤入歧途。
結束語
總而言之,對于中學生而言,其正好處于一個長身體和學知識的階段,同時,也是自身世界觀和價值觀逐步成形的重要階段,在這一階段,必須要讓學生接收正確的知識和內容,真正的通過學習,不斷養成遵紀守法的好習慣。在開展初中歷史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必須要注重法制教育的滲透,深入探索歷史教材與法制內容相關的知識,并且在教學的過程中,不斷創新,結合應用現代信息基礎,加大法制教育滲透力度,確保每一個學生都可以真正成為一個知法守法的好公民。
參考文獻:
[1]崔硼.近代日本以法制方式推動教育改革的歷史思考[J].法制博覽,2019(33):219-220.
[2]曾衛芳.在歷史教學中巧妙地滲透法制教育[J].基礎教育參考,2019(05):5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