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興君
摘要:班主任不僅是班級的管理者,還是班級的靈魂所在。當代的高中生接受了新時代多元價值觀的沖擊,自我意識明顯增強。本文旨在探討在高中班級管理中,班主任應打造自身的優質人設,展示自身的人格魅力,從而快速有效提高班級管理效能。
關鍵詞: 高中班級管理;班主任;優質人設
價值多元化,信息網絡化,這些都有形或無形地影響著當代的高中生。學生們是一個思想時刻都在跳躍、激蕩和更新的群體,他們個性鮮明,具有獨立的創新精神,但又有著強烈的叛逆意識。如何科學、巧妙地與學生對話交流溝通,走進學生的心靈世界,是班主任接收新班級后的當務之急。在高中班級管理中,班主任應從各方面打造自身的優質人設,展示自身的人格魅力,這不僅能提高班級管理效能,更能促進學生成長。
一、知心朋友人設,提升共情效果
著名的教育家魏書生老師說過:“教師應具備進入學生心靈世界的本領,不是站在這個世界的對立面發牢騷、嘆息,而是應該在這心靈世界中耕耘、播種、培育、采摘、流連忘返?!?/p>
作為班主任老師應該了解現在00后的學生最關心的人和事,以及在學生中最“流行”的想法和做法,蹲下身子來,縮短師生之間的距離,盡可能消除所謂的“代溝”。美國著名的心理學家卡爾.羅杰斯曾系統地提出了“共情”的理論,指明“共情”就是從學生的價值參照標準出發,努力理解學生的內心表現感受和意義,并把這種理解傳遞給學生。高一開學初在班級里開展了一個“這些年我追過的星”主題活動,請同學分享自己的偶像以及偶像身上正能量的東西。學生粉絲群果然流量驚人。有把袁隆平作為自己偶像的,有追BLACKPINK這一韓國女子演唱組合,還有來自于周深的迷妹的深情自白。每個學生都能侃侃而談自己偶像為夢想打拼的努力的樣子,作為班主任我也嘗試著保有一顆同理心,站在學生的角度,從社會的公序良俗、倫理道德和主流價值觀去正面引導他們理性地追星,從他們熱愛的偶像身上找突破口。
二、學術精英人設,展示自身魅力
現代教育,面對的是思想活躍的學生。在這個信息大爆炸的時代,學生利用網絡、依靠度娘就能神游天下,教師知識的權威性面臨嚴重的挑戰。馬卡連柯說:“學生可以原諒老師的嚴厲、刻板,甚至吹毛求疵, 但是不能原諒老師的不學無術。”可見,擁有厚實的專業功底對今天的教師群體而言是何等重要!班主任不僅對所教課程要有精深的認識,“知得深”,對專業知識知其然,知其所以然,還應有廣博的知識,“知得廣”,能觸類旁通,具有相關學科的有關知識。這可以快速樹立班主任老師在學生心目中的威信,有助于班級的高效管理。我是一名高中語文老師,新課程下的語文學科素材多樣又新穎,因此在語文課的過程中講郭沫若聞一多時會解鎖民國的文人群像和軼事,講詩詞歌賦時會穿插中國古代詩歌史的發展脈絡,不斷豐富學生知識的外延。班會課上,我仿照微博開設了一個“小趙超話”的欄目,不斷與學生分享互動各類最新信息,激發起他們強烈的求知欲望和探索精神。
三、素養擔當人設,無言點燃學生
《論語》有云“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這就說明,班主任老師在管理班級時,言傳很重要,身教更為重要。行為是無聲的語言,它能打開學生的心扉,實際行動經常比苦口婆心的說理要見效得快,因此班主任提升自身的職業素養,以身作則是德育教育的重要一環。教育家夸美紐斯說過:教師的任務是用自己的榜樣來誘導學生。因此,規范學生的行為,首先要規范自己的行為;提高學生的素質,首先要提高自身的素質。作為一名班主任,在工作實踐中,要求學生做到的,我首先帶頭做到;要求學生講文明禮貌,我首先做到尊重每一位學生人格;教育他們熱愛勞動,我親自指導怎樣打掃寢室衛生和教室清潔衛生;教育學生不要遲到,我每天早上6點半左右站在教室門口。這樣自己的一言一行已經成了一種無聲的教育。在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今天,作為教師更應提高自身素質,樹立職業道德,以高尚的道德風范去影響學生,當好學生健康的指導者和引路人。
四、虎媽貓爸人設,凸顯管理成效
2015年,一部《虎媽貓爸》的電視劇風靡網絡,而事實上作為班主任,既需要虎媽般的高標準、嚴要求,又需要貓爸般的細心賞識,愛心澆灌。這并不是中庸之道,而是說為了學生和諧健康成長,班主任應充當多重角色,體現個性的雙重性。更關鍵的是,還要做好“虎媽”與“貓爸”角色的適機巧然轉換。首先,虎媽般的高標準要求是需要貓爸般的愛心澆灌才能實現?,F代社會內卷嚴重,家長普遍焦慮,投射在學生層面就是現在的孩子抗壓能力越來越差,容易受挫,甚至出現極端行為,這時班主任可以以貓爸般的細心賞識,愛心澆灌來努力補救,給學生盡可能多的關懷與愛心,處處以賞識的目光看待他們,發現他們的閃光點,培養他們的成就感,讓他們明白學習的潛在價值。學生的整體學習狀態好了,學風濃了,效果自然好了,高標準要求的實現也就有了保障。其次,貓爸般的賞識教育要在虎媽般的嚴要求下才能卓有成效。正因為“貓爸”型老師的一貫賞識,愛心澆灌,,我們還不太知事的學生就以為,這個老師還可以“對付”,更在為我獨尊、以我為中心的不良心理認知下,認為這沒有什么,不會怎么樣……于是,我們的老師們也在埋怨學生逆反心理越來越強,班級越來越不好管理。所以,在實際的教育中,適度懲罰是必要的,是一種必要的是非和挫折教育,只是要注意方式方法,做到賞罰分明。只有嚴格要求,嚴肅紀律,必要懲罰,學生才能在高標準要求引導下,賞識與愛心培育中,和諧健康成長,方顯賞識教育本意與成效。
教育是什么?教育是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云搖動另一朵云,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作為學生成長的引路人,班主任的專業成長需要持之以恒的努力和不斷創新的求索。班主任要自我修煉教育智慧,打造好自身人設,師生間的情感交融就會水到渠成,班級管理就能得心應手、有效推進。
參考文獻:
[1]《共情的理論和研究》 趙洪金 《云南師范大學》碩士論文 (2007、5)
[2]《高中班主任應怎樣在學生面前樹立威信思路研究》 梁松枝 《家教世界》(20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