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天佑
摘要:初中物理學科具有枯燥乏味的特點,為了獲得更好的教學質量,可以通過實驗教學方式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與創新能力,使其獲得更強的動手操作能力與實際應用能力。本文主要敘述了初中物理實驗教學的有效策略。
關鍵詞:初中物理實驗教學;有效策略;重要作用
隨著新課改與素質教育的推行,學習方法的創新成為人們廣泛關注的問題。我們需要在教學中完成創新任務,積極尋找新型教學方法與手段,順應教育背景發展與變化的潮流,加快革新步伐,提高教學質量與效率。
一、實驗教學在初中物理學習過程中發揮的重要作用分析
首先,在物理學習過程中,實驗教學方式能夠突出重點學習內容,構建起完整的教學知識體系,使得學生深入了解物理現象后的原理,通過直觀的實驗過程增強學生的感性認識,了解物理知識的形成歷史與發展歷程,培養其認識新事物的能力。
其次,若即將步入教師崗位需要明確自身責任的轉變,擺脫課本內容的局限性,充分發揮探索者與合作者的作用。傳統的物理實驗教學采用口頭傳授方式,容易使得學生感到十分枯燥乏味。實驗教學課堂能夠將學生作為學習的主體,使其在實驗過程中不斷提高自己的動手能力,獲得深刻的感悟與體會,深入了解課程知識,提升自身的實際應用能力。
最后,物理實驗教學會設計好詳細步驟與內容,準備好需要的實驗設備。在教學過程中,需要向學生介紹實驗的步驟及應該注意的事項,使得學生能夠通過這種學習方法掌握實驗的基本思路,提高實驗技能與方法,為日后的學習過程奠定強有力基礎。
二、初中物理實驗教學過程中的創新方法分析
(一)在課堂中引入實驗教學,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物理學科在初中教學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與作用,具有較強的理論性與實踐性,為了能夠激發學生的興趣,需要使其感受到物理學習的趣味性。運用小實驗的方式總結知識內容體系,能夠提升其課堂專注力,使其全身心投入到學習中。例如,在學習關于“摩擦起電”的知識時,可以引導學生完成“碎紙屑跳舞”的實驗項目。將尺子與碎紙屑摩擦之后觀察紙屑的變化,使其結合實際生活感受摩擦起電的作用,不斷開拓自身的視野。
在素質教育與新課改推行的背景之下,傳統教學方式難以滿足教學過程的需求,需要不斷轉變教學方式,擺脫應試教育過程的局限性。在未來工作過程中,需要不斷革新課堂教學方式,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與創新能力,使其順應新時代的發展需求。例如,在學習氣體壓強內容時,可以在課堂上通過實驗的方式向學生展示其實際應用。用酒精燈加熱易拉罐中的水,經過一段時間之后堵住易拉罐口,觀察其形狀變化,加深對氣體壓強知識的理解。
(二)做好演示實驗工作,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
為了獲得良好的教學成果,可以通過演示實驗的方式向學生闡述物理知識,引導其仔細思考、認真觀察,結合自己所學知識推出課本中的結論,充分調動其學習熱情。在課堂上,可以邊演示邊教學,培養學生動手操作的能力,使其意識到自身的不足。例如,在學習物體狀態變化內容知識時,可以借助多媒體設備進行放大教學,使得學生積極參與到演示實驗中,激發其好奇心,增強對物理實驗知識的理解。
(三)結合生活實際開展實驗活動,激發學生對實驗的興趣
在物理實驗教學過程中,需要著重提升學生的實驗能力,鼓勵其積極參與到實驗過程中,仔細觀察實驗現象,為未來的實驗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我們可以設計生活化的實驗游戲,激發其對物理實驗的興趣與好奇心,獲得良好的實驗教學效果。例如,在學習關于摩擦力的知識時,我們可以開展“魔法戒指”的游戲,引導學生準備一枚戒指及一根橡皮筋,使得橡皮筋從戒指中傳過去,兩手各拿一邊,與地面形成一定角度,在戒指靠近右手方向時,可以觀察到橡皮筋在朝著左手移動。為了解釋此現象,可以引入摩擦力相關知識,使其明確實驗中的原理,提升自身的創新與創造能力。
(四)積極開展課外實驗,尊重科學性與嚴謹性原則
課外實驗是課堂教學過程的延展,能夠提高學生的實驗能力。可以結合課本內容選擇實驗材料,促使學生不斷鞏固自身所學知識。我們還需要建立起完善的教學評價機制,檢驗學生實驗過程的規范性,避免出現重大遺漏或者差錯,引導其進行主動思考,總結錯誤原因,深化實驗結果。需要遵循實事求是的原則,根據實際情況制定解決問題的策略,尋找處理問題的最有效方式,提高課堂教學質量與效果。
在實驗進行過程中,需要確保學生具有較高的參與度,使其了解實驗的目的及要求,遵循科學性與嚴謹性的原則,仔細記錄相關數據信息,規范實驗步驟。例如,在學習密度相關的知識時,需要提前做好礦石質量的測量工作,引導學生用排水方法確定礦石的體積大小,獲得礦物質的密度信息,提高數據測量精確度。在實驗過程中,需要嚴格遵守相關要求及規范,提高實驗過程的精確性與科學性,獲得理想的實驗效果。
(五)積極運用探索式實驗的教學方式
在課堂教學中,需要將學生放在主體地位,發揮自身配合者的重要作用,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及獨立思考能力。例如,在學習阿基米德原理內容時,可以設置實驗小組,鼓勵學生完成思考任務,并提出影響浮力大小的因素,引導學生積極驗證各種猜想,提高團隊協作能力與動手操作能力。
結語:
綜上所述,在未來開展物理教學活動時,需要不斷革新自己的教學理念與教學方式,通過多種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與積極性,使其不斷提升自身的創新與創造能力,獲得更加廣闊的思維見解,深入掌握物理知識,達到較好的學習與教學效果,順應新時代教育趨勢發展潮流。
參考文獻:
[1]李萍. 基于小學科學教學的初中物理前概念轉變策略研究[D].蘇州大學,2015.
[2]伊亮亮,董玉琦.CTCL范式下微視頻學習資源的開發與應用——以初中物理“光現象”單元學習為例[J].電化教育研究,2015,36(08):40-44+66.
[3]蒲桂娟. 微課在初中物理實驗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寧夏大學,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