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睿
摘要:隨著物聯網、云計算、區塊鏈等先進數字技術的運用,數字貿易的發展得到了擴張與延伸,數字貿易愈漸成為商業運作過程的中心,全球進入數字經濟時代。本文分析了數字貿易的興起背景和發展現狀,通過比較研究和探析重大公共衛生突發事件帶來的影響,指出我國數字貿易發展目前存在的不足,并提出發展策略。重大公共衛生突發事件給數字貿易發展帶來了挑戰和機遇。數字貿易高質量發展是實現雙循環新發展格局的重要舉措,又將成為推動我國數字經濟全面崛起的關鍵要素。
關鍵詞:突發事件;數字經濟;數字貿易;高質量發展
一、數字貿易興起的背景
互聯網的廣泛應用和寬帶用戶數量激增,科學技術逐漸改變傳統的生產生活方式,隨著物聯網、云計算、區塊鏈等先進數字技術的運用,數字貿易的發展得到了擴張與延伸,全球進入數字經濟時代。隨著網絡時代的快速發展,企業不僅需要維持傳統貿易的開展,更要嘗試新的商業模式,發展數字貿易。此外,大量剩余商品通過信息和數字交換的網絡進行貿易是全球信息擴張、數字技術迅速發展以及全球市場激烈競爭帶來的結果,商家直接面對消費者,減少了流通渠道,數字貿易應運而生,為企業創造了更多價值。另外,一方面數字經濟的發展推動著數字貿易的興起,另一方面數字技術的創新驅動著傳統產業變革成為推進數字貿易發展的強勁動力。隨著數據價值化的快速推進,數字貿易已成為數字經濟時代的關鍵要素之一,并且具有強大的生命力。同時,數字經濟的快速發展,數字貿易愈漸成為商業運作過程的中心,數字貿易的底蘊更加深厚,數字貿易的發展不僅推動著我國數字經濟的全面崛起,而且促進了我國對外貿易的高質量發展。
二、我國數字貿易的發展現狀
我國作為第一貨物貿易和數字消費大國,擁有廣闊的數字貿易市場,數字貿易的規模逐漸擴大。同時“互聯網+”戰略的實施、數字化戰略的驅動、“網上絲綢之路”的開展,跨境電商作為發展平臺推動數字產業化穩定發展,規模持續擴張,數據供應鏈不斷完善,發展潛能巨大,數字貿易得到快速發展,成為經濟增長的新引擎。與此同時,政府出臺了相應的政策支持數字貿易,促使數字經濟快速發展。不僅如此,數字貿易服務的種類愈加個性化和多樣化,不同客戶的需求得到了滿足。根據《2020年中國數字貿易發展報告》,2019年我國數字服務貿易額超過2700億美元。數字經濟增加值占GDP的比重達到36.2%。在2005年至2019年的5.4萬億元,占服務貿易總額的25.6%。然而重大公共衛生突發事件給全球貿易造成了破壞性的打擊,全球經濟一度萎靡不振,我國各地普遍實行了嚴格的防控措施,傳統產業的正常貿易無法有序進行,數字經濟成為這一時期經濟發展的重要模式。在此背景下,數字技術的應用和互聯互通的發展,保障著產業鏈的穩定運行。隨著我國數字產業的快速發展,一些線上貿易受到的影響較小甚至還獲得了良好的機會,例如網上辦公、遠程醫療、線上教育的開展。數字貿易結合現代物流體系,不但給人們生產生活帶來了便利,同時也改善了數字貿易環境,衍生出新的業務場景,推動著經濟復蘇,使我國經濟發展愈加依賴數字貿易。
三、我國數字貿易與西方國家的比較研究
(一)我國與西方國家在數字貿易規則領域存在分歧
美國擁有先進的數字技術,重點保護數字知識產權,為防止源代碼泄露采取各種措施同時降低數據流動的壁壘,倡導數字自由貿易。2017年8月,美國發布的《全球數字貿易的市場機遇與主要貿易限制》中,概述了限制數字貿易發展的政策措施和貿易法規,“美國模式”初步形成。然而,我國的知識產權保護和網絡安全相對滯后,重點仍然集中在電子商務的發展上,總體而言,我國數字貿易還處于起步階段,跨境數據流的限制和數據本地化的要求已成為我國數字貿易發展的障礙。并且我國有關數字貿易規則研究比西方國家遲,尚未形成“中國模式”。
(二)數字貿易缺乏統計細目
我國與西方國家相比在數字貿易統計方面存在一些差距,數據的連續性不強,個別報告反映的數據零散,無法形成系統的數據庫。美國對其國際服務貿易統計方法進行了若干改進,使其更準確,統計范圍更全面,統計分類更詳細。由于我國未對數字貿易的數據統計高度關注,缺失數字貿易的相關數據,因此很難準確了解數字貿易的真實發展。此外,數據統計機制以及系統化的數據庫尚未建立,從而導致數字貿易的統計數據分類不明確。
(三)數字貿易基礎設施建設亟待完善
2010年3月,西方國家啟動了歐洲2020戰略的數字議程,以建設世界頂尖的數字基礎設施。并且重視對數字貿易基礎設施的完善,以網絡的完整性和通信的恢復,確保每個家庭都有寬帶,40%以上的農村家庭能夠接入新一代網絡。然而,我國的數字基礎設施仍有待完善,數字鴻溝亟需彌合,農村地區寬帶網絡普及力度不足,城鄉數字鴻溝問題突出,與西方國家的經濟技術差距大以及5G網絡建設需要進一步加強,在高端服務器上,數據庫依然脆弱。
(四)數字貿易的相關立法滯后
目前,全球互聯互通,隨著數字技術的飛速發展,人們可以通過互聯網輕松便利地進行數字產品的交易。歐盟已頒布若干項立法,以實施數字經濟發展戰略。例如:2016年推出的《歐洲工業數字化戰略》、2020年發布的《歐洲數據戰略》以及2021年出臺的《2030數字指南針:歐洲數字十年之路》。而我國現行的法律法規是以傳統的貿易和服務業為基礎,我國數字貿易的相關法律并不完善,在數字貿易領域的服務審查以及數字化交易方面的立法工作存在不足,例如在互聯網金融的立法就很少涉及。
四、重大公共衛生突發事件對我國數字貿易的影響
當前,世界進入了數字經濟新時代,信息技術、經濟和社會各領域及產業的融合與創新正在加速,然而,重大公共衛生事件的突發給我國數字貿易帶來了巨大的挑戰,同時也面臨著空前的機遇。
重大公共衛生事件的突發在一定程度上給進出口貨物帶來挑戰,影響了產業供應鏈的運行機制,供給不暢,外部需求不強勁,出口貿易訂單急劇下降,從而導致我國的數字貿易出口較少。同時我國數字貿易面臨困窘局面,外貿企業的原材料供應運行不暢,國際競爭力更加薄弱。大多數企業和工廠暫停經營,庫存積壓,企業流動資金短缺,造成經營風險上升,陷入困境,貿易處于相對停滯的狀態,對國際貿易產生了巨大的負面影響。由于實行嚴格管制,企業無法開展傳統貿易,物流無法順利通過,這無疑增加了中間環節的交易成本。此外,重大公共衛生事件的突發還導致外匯市場出現劇烈波動,使外貿企業面臨跨境結算的困難以及取消訂單的風險。
雖然重大公共衛生突發事件給我國數字貿易造成了嚴重損害,但也帶來了良好機遇。盡管在這期間企業運營困難,以及無法在傳統貿易中進行線下交易,但是卻為數字貿易的發展和線上需求、新消費和新商業形式的顯著增加,提供了新的發展空間。我國在物聯網的基礎上拓展了一種新型的供給模式,如無人機配送、載人車輛。數字貿易的發展可以打破時間與空間上的局限,最大程度降低各國之間的貿易人員流動,防止重大公共衛生突發事件進一步惡性發展,同時也保障國家的基本正常貿易,減少重大公共衛生突發事件造成的社會經濟損失。其次,全球經濟形勢受到重大公共衛生突發事件的影響萎靡不振,可以考慮通過利用數字經濟來刺激傳統貿易的發展進行創新。傳統貿易企業的數字化轉型升級也是重大公共衛生突發事件的一個必然結果。面對其不利影響和促進數字化貿易的發展良好契機,外貿企業正在轉變傳統經營模式,以線上、線下相結合的貿易模式,逐步擺脫“陰霾”,向著數字化貿易轉變。
五、我國數字貿易高質量發展策略
(一)建設新型數字基礎設施建設
“新基建”支撐的數字經濟、平臺經濟、智慧產業等業態,正是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領域。加強新技術研發,加大對科研企業的資金支持力度,推進科研成果轉化與產業融合,充分發揮國有企業在基礎設施中的主導作用。利用先進技術,夯實數字貿易發展的網絡基礎,實現寬帶覆蓋和網絡聯通,加速5G技術和新技術的產業化應用,同時彌合數字鴻溝,升級城市網絡和普及農村寬帶,充分調動民間資本的力量投入數字基礎設施的建設,降低市場準入門檻,實現萬物聯通,改造傳統基礎設施,以數字化、智能化實現“新基建”促使互聯網真正實現全覆蓋。為數字貿易營造良好環境,降低不可抗力的經濟成本。
(二)推動傳統貿易數字化轉型
當前外貿企業存在著數字化平臺建設水平低,數據信息獲取成本高,自建平臺少,數字化轉型協同體系不健全等問題。推動傳統貿易數字化轉型,不僅需要政府出臺相關政策,也需要企業加強研發和調整組織管理體系促使傳統產業數字化改造升級,同時培養數字化人才,優化營銷戰略和拓展線上銷售渠道,以數字、創新為企業轉型核心目標,實現數字經濟合作的精準對接,深化產業縱向一體化,利用“互聯網+外貿”,開辟“制造商—消費者”的新渠道,引進數字技術、分析工具和業務流程,拓展數字技術至各個領域,實現消費者對產品和服務的個性化需求。
(三)制定相關立法并完善監管體系
完善線上貿易服務的法律法規,規劃數字貿易立法,加快數據保護和數字技術標準法律法規的修訂和完善,填補有關數字貿易法律領域的空白。明確我國數字貿易的概念界限,相應主體的合法權益以及制定相關領域的技術標準,特別是知識產權的保護標準。另外,劃分監管職責、監管主體和監管方式,加強對數字貿易在法律和技術方面的監管,為數字貿易產品交易提供便利。并且通過實時監控電子商務平臺,形成系統化的監管體系,把握數字貿易的實際情況和發展趨勢,提高我國數字貿易產品附加值。
(四)依托“數字絲綢之路”沿線國家,構建中國式數字貿易圈
“數字絲綢之路”的倡議順應經濟全球化和全球信息化的發展趨勢,將促進沿線國家之間的經濟政策協調和深化區域合作。與沿線國家發展數字貿易有利于分散我國疫情防控期間進出口風險,同時拓展新的貿易市場,積極向沿線國家輸出數字技術,加強與沿線國家的數字貿易深度合作,建立統一的技術標準和共享機制,將有利于開拓新的發展機遇,創建數字貿易市場新格局。整合現有數據資源,利用區域間的貿易建設,推動中式數字貿易圈的構建。抓住“一帶一路”發展契機促進服務、規劃與發展沿線國家數字貿易市場,推動“數字絲綢之路”的發展。
參考文獻:
[1]王茜.全國政協委員王茜:處理好四方面關系推進新型數字基礎設施建設[N].證券日報,2020-5-22.
[2]王樹柏,張勇.外貿企業數字化轉型的機制、路徑與政策建議[J].國際貿易,2019(09):40-47.
[3]夏杰長.數字貿易的緣起、國際經驗與發展策略[J].北京工商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8,33(05):1-10.
[4]藍慶新,竇凱.美歐日數字貿易的內涵演變、發展趨勢及中國策略[J].國際貿易,2019(06):48-54.
[5]王海軍,劉超.疫情沖擊下中國外貿企業面臨的困境及應對——基于供求視角[J].國際貿易,2020(08):29-37.
[6]謝晶仁.加快推動數字貿易高質量發展[N].學習時報,2020-10-09(003).
[7]夏杰長.積極推進服務業企業全面融入國際市場[N].經濟日報,2019-09-17(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