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紅丹
摘要: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想辦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這對提高小學生的學習效率至關重要。小學生好奇心強,愛表現,教師可以根據學生這些特點開展趣味教學,打造語文趣味課堂。小學生生活經驗較少,需要通過語文學習豐富生活經驗。將趣味課堂與生活實際統一起來,能夠大大提高語文教學效率。本文將就小學語文趣味課堂與生活實際有效統一的實施策略進行探究,以供廣大同行參考。
關鍵詞:小學語文;學習興趣;趣味課堂;生活實際;有效統一
現代教學十分注重學生的學習體驗。以小學語文教學來說,教師在課堂上如果能夠借助有趣的教學素材和富于競爭性的教學組織形式打造趣味課堂,可以有效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引導其主動對閱讀素材進行深入探索,從而掌握文章中所蘊藏的內涵,感受文章的思想感情。小學生生活經驗較少,需要通過語文學習豐富生活經驗。將趣味課堂與生活實際統一起來,可以讓學生用學到的語文知識用于指導生活實驗,這樣等于提高了語文教學效率。
1借助有趣的教學素材激發學生的好奇心
以現行人教版語文教材為例,所選內容大多活潑有趣,同現實生活具有密切的聯系。教師應巧用這些關聯之處,讓學生感覺語文教科書上的學習內容同自己的生活貼得很近,借以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學生在好奇心的鼓舞下,會積極配合老師的教學工作,主動探究學習內容。如此一來,趣味課堂得以打造成功。
比如,在學習《白鷺》一文時,教師即可借助有趣的問題引發學生的好奇心。教師可以問:“同學們,你們知道鳥類的嘴學名叫什么嗎?”由于學生平日里都見過雞的嘴,也知道鳥類的嘴同雞的嘴很相似,因此會對此類問題產生好奇心。學生會想:“鳥類的嘴難道不叫‘嘴’嗎?”在學生的質疑中,教師將“喙”字寫在黑板上,然后開始問學生:“這個字你們認識嗎?”多數學生很可能不認識這個字。教師可以借著講解這個生字的機會,向學生介紹鳥類的喙同哺乳動物的嘴有何不同之處,借此機會很自然地將學生帶入到課文教學中去。在學習《爬山虎的腳》之前,教師可以問學生:“植物有腳嗎?”許多小學生已經大致知道動物同植物的區別,都知道植物不會動,因此可能會說“植物沒有腳”。此時教師可以繼續問:“你們知道爬山虎這種植物嗎?”有的同學可能見過這種植物,有的同學則可能不大了解。于是,教師可以接著問:“爬山虎如果沒有腳,為什么能夠從地面爬到墻上呢?”這個問題會引發學生的積極思考。在問題的指引下,學生對本篇課文內容會產生濃厚的興趣,這是趣味課堂與生活實際有效統一的示范課。
2用比賽式教學激發學生的競爭心理
小學生喜歡在同學面前表現自己。教師可以利用學生這一特點,組織一些有趣的學習比賽,讓學生在比賽過程中接觸各類語文知識。比賽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趣味課堂由此打造成功。教師可以將比賽內容同生活實際結合起來,讓學生學會學以致用。下面是常見的幾種比賽形式:
2.1識字比賽
教師可以將生活中比較常見的漢字寫在卡片上,然后發給學生,讓學生為這些漢字注音并組詞,然后評比,看哪位同學認識的字最多。下一步,教師可以讓學生說出自己在哪個場合見過哪個漢字的應用。這是生活化教學的運用模式。通過比賽,學生會對識字教學提高興趣,以后會在生活中注意觀察哪些字自己學過,遇到生字也會主動去查字典,將字意弄明白后破解生活難題和障礙。比如,學生在街上路過郵局,見到“中國郵電”中“電”的繁體字可能不認識。通過請教家長或老師,學生可以積累漢字儲備。教師還可以多為學生講一些漢字故事,激發學生對祖國語言的熱愛之情。
2.2組詞比賽
教師在每節語文課上都可以挑選出幾個在生活中使用頻率相對較高的漢字讓學生組詞,并記錄每名同學每日取得的成績。教師可以讓學生說說自己何時遇到過某個詞的應用場景,借機讓學生體驗漢語詞匯在生活中的運用。到了月末,教師對同學組詞成績進行評比,看看哪名學生累計組的詞最多。在比賽機制的鼓勵下,會提高學生組詞的熱情,同學詞匯儲備量由此得以提升。
2.3優美句子記憶比賽
課文中時常會出現一些經典的句子,教師可以從中選取好句讓學生續下句,也可以集中選出幾句讓學生說出選自哪篇文章。教師應將句子的具體含義給學生解釋清楚,讓學生準確掌握句子如何在生活場景中應用,并提醒學生找準機會應用好句子,提高語言實踐能力。比如,教師可以讓學生將“不識廬山真面目”這句話往下讀,并告訴學生在何種場景下使用此句話。學生領悟詩句的含義后,在適當場合就會應用詩句,得到了語言實踐的機會。學生在比賽機制的鼓勵下,會提高精讀課文的興趣,并養成在學習過程中留意記誦一些文辭華美的句子的習慣。
3組織各種游戲,開展游戲教學
小學生對游戲的熱愛大多勝于學習。教師可以利用學生這一特點,將教學內容融入游戲當中,提升學生的參與熱情。活躍的課堂氛圍可以釋放學生身上的潛力,從而促進學生學習效率的提高。游戲內容既要結合教學重點難點,也要考慮貼近現實生活,切實實現素質教育,同時構建與生活實際相統一的趣味語文課堂。
比如,在學習三年級下冊的《古詩三首》時,教師即可安排有挑戰意愿的學生兩兩挑戰:兩名學生來到臺前,一人說出“遲日江山麗”,另一名同學則應對“春風花草香”;或者反向測試,第一名同學說出“春江水暖鴨先知”,而另一名同學則應對“竹外桃花三兩枝”。教師還可以鼓勵學生在課堂上講故事。為了準備故事,學生就要多讀書。在此過程中,學生有機會涉獵許多課外閱讀素材。而且,故事教學有利于將趣味課堂同生活實際統一起來。
總結:
要想將趣味課堂與生活實際有效統一,教師應多親近學生,多為學生提供集思想性、藝術性為一體,且兼具生活化的閱讀素材,這樣才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真正實現素質教育。
參考文獻:
[1]黃春玲.淺析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激活學生思維[J].語文教學通訊·D刊(學術刊),2014,(7).38-39.
[2]張曉輝.小學語文教學激發學生想象的探討[J].福建基礎教育研究,2010,(3).57-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