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朵朵
摘要:作業是課堂教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也是課上與課下延伸教育的關鍵銜接點。通過對當前小學語文作業設計、布置、批改和反饋指導等環節的調查和分析,發現大多數教師在其具體環節的實施方面存在一些問題,如“設計不合理”“作業量大”“缺乏客觀反饋”等問題,導致學生的語言發展難以有效提升提升。那么,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保證作業設計、布置、批改以及反饋指導等環節的有效性呢?因此,本文作者結合實際對此展開研究。
關鍵詞:小學語文;作業;作業設計
作業是檢測學生學習效果、鞏固認知基礎的一個重要方法,優化作業設計、把握布置方向,將對學生的整體發展和認知學習產生積極影響。同時,語文作為小學生語言學習的基礎學科,對學生溝通交際、語言理解以及思維發展等方面具有重要意義。合理設計語文作業,深入了解學習動態,有助于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和語言水平,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因此,本文從作業設計、作業布置、作業批改、作業指導等四個方面出發,對小學語文作業應用進行實踐化分析。
一、關注學情,合理作業設計
眾所周知,學生是課堂活動的主體,也是教學實施的關鍵目標。因此,在小學語文作業設計方面,教師應從學生的主體入手,積極關注學情、了解需求、發現問題,進而在下一階段的設計和導入環節中制定合理的作業內容與要求,保證學生主體的學習質量。如在部編版三年級上冊《大青樹下的小學》的作業設計中,考慮到本校的生源情況和學情特點,教師可以采取層次設計的方式,將作業劃分為基礎鞏固、閱讀提升、思維創新三個層級,根據各層級的目標特點展開作業設計。如“基礎鞏固”:絨(lòng/ròng)摔(shuāi/suāi)潔(jié/jiē);xiān()yàn()yī()fu();“閱讀提升”:通過課文的整體理解,大青樹下的小學使一所()、()()()的學校;找出文章中的反義詞、近義詞、比喻句;“思維創新”:結合你對學校的觀察和體會,我們的學校是一所()。上課了,我們在教室里(),下課了,我們在()做游戲。
二、把握重點,精細作業布置
作業是檢驗提升的一個重要工具,對學生的認知學習來說具有重要意義。因此,在小學語文作業布置方面,教師應把握其學習重點,堅持數量與質量相統一的原則,避免過多、過量、過爛的現象發生,保證學生的學習效果和完成質量。同時,教師還應有針對性的設計作業內容,結合課堂情況和教學進度,精細化布置、個性化突進,進而增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鞏固其課堂知識。如在部編版三年級上冊《秋天的雨》的作業布置中,考慮到學生已初步了解文章的整體內容,但在其情感把握和細節理解方面存在不足,對此,教師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展開作業布置:①填空:本文從()方面寫了秋天的雨,分別是()、()、()、()、()。秋天的雨給植物帶來了(),秋天的雨給果實帶來了(),秋天的雨給小動物帶來了()。②仿寫:聯系家鄉秋天的某一景物特點,仿照書上句式寫一句話。通過對重點問題的進行作業布置,不僅能加深學生的主觀理解,還使學生的整體能力得到加強。
三、優化方法,矯正作業批改
作業批改是教學指導的一個重要環節,其有效的作業批改,不僅能幫助學生正確認識到自身的不足和錯誤,有針對性的進行改正和完善,還使教師在作業批改中了解學生的學習動態,為下一步的教學實施提供真實依據。然而,在當前作業批改中,大多數教師依然采取傳統的批改方式,缺乏主體性的思考和創新性的策略,導致學生與教師之間難以形成有效的互動關系,進而影響作業的批改的實效性和教育性。因此,在小學語文作業批改中,教師應及時優化批改方式,改善作業形態,糾正不良的批改方式,積極考慮學生的主觀感受和學習因素,提升作業批改的質量和效果。同時,教師還可以引入不同的方法,如同桌批改、小組批改、自我批改等,提高學生的參與度和積極性,從而保證教學作業的科學實施和高效應用。
四、全面考量,落實作業指導
相較與其他模塊的學習,其作業指導能夠正確反饋和科學提升學生的學習水平,挖掘學生的內在潛力,解決學生的個性問題和共性現象,從而實現學生的健康發展。因此,在小學語文作業指導方面,教師應樹立全面考量、整體滲透的原則,如“完成情況”“書寫字跡”“作業標準”“作業時效”“整體效果”等,及時發現學生的學習問題和不足之處,采取針對性的策略去解決和引導,切實加強學生個體的認知水平。同時,在作業指導過程中,教師還應深入挖掘學生的閃光點和優勢點,鼓勵和表揚學生,并對一些積極向上、進步明顯的學生進行一定的物質獎勵,這不僅能推動學生整體的精神發展,還使學生與教師之間的協作性得到加強。
綜上所述,通過合理作業設計、精細作業布置、矯正作業批改、優化作業指導等方法的運用,不僅能提升學生的作業完成質量,鞏固學生的課堂學習基礎,還使學生在語言理解、文化滲透以及自我發展等方面得到加強,進一步保證學生主體的認知與發展。同時,作業作為學生學習發展的重要工具,科學設計作業、靈活指導細節,這將對學生的行為習慣和學習意識產生積極影響。此外,教師在作業布置過程中,還應樹立輕簡善思的設計理念,在保證學生學習鞏固的基礎之上,提出一些開放性、創新性等探究項目,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語言水平,實現其多元發展的目標。
參考文獻:
[1]付全峰.闡述新課程下小學語文作業設計[J].魅力中國,2018(009):37.
[2]陳俊.小學語文作業設計策略分析[J].作文成功之路(上),2018(007):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