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永順
(寶應縣夏集鎮中心小學 江蘇揚州 225824)
我國農村人口居多,隨著社會的發展,外出務工人員越來越多,其子女的教育問題已然成為我國當前社會發展中亟待解決的問題。農村小學生的身心健康關系到我國的未來,在近20年的學生體質健康水平呈下降趨勢的情況下,農村小學生的體質健康水平不容樂觀;相比城市小學生,人們對農村小學生的關注度更低、留守兒童偏多及教育觀念落后,導致農村小學生的體質健康水平低于城市小學生,如何提高農村小學生的體質健康水平,關系到國計民生。
根據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農村小學每年都會對學生體質健康進行測試,測試數據也會被存入國家數據庫中。測試內容包括:身高、體重、肺活量、視力、坐位體前屈、50m跑、仰臥起坐、跳繩和50m×8跑。為了更直觀地了解農村小學生體質健康狀況,通過江蘇省寶應縣夏集鎮(夏集鎮地處寶應縣偏遠鄉鎮,人口流失嚴重,留守兒童居多,數據更具代表性)3所小學2019年體測數據作詳細說明,詳見表1。
表1 夏集鎮小學生體質健康達標情況統計表(2019年體質健康數據)
通過2019年夏集鎮3所小學體質健康測試數據的統計發現:3所學校的體質健康測試達標情況集中于良好和及格,但相比全縣平局值(8%左右)優秀率低,說明在日常體育課和課余體育運動鍛煉中,學生的運動量不夠,運動負荷沒能達到要求,良好達標的學生還有進一步提升的空間。
首先,素質教育開展以來,寶應縣大部分農村小學領導對體質健康測試工作的認識不夠重視。雖然學校作出了相關規定,但在實施過程中,缺乏有效監督,流于形式[1]。學校雖然有分管體育工作的領導,但是由于其自身對學生體質健康標準知識的缺乏,導致在進行學校體質健康測試工作中,無法發揮領導作用,許多學校都是由教研組長代行其務,從根本上就削弱了體質健康測試工作的整體重要性。其次,受應試教育升學因素的影響,體育在升學考試中所占比例較小,大部分體育課程容易被文化課程擠占,學生體質基礎薄弱,每天鍛煉1h的時間得不到保證,造成農村小學生體質健康測試水平低于預期,制約了農村小學體質健康測試工作的健康發展[2]。
農村小學體育課程說起來重要,做起來次要。受傳統觀念和眾多其他因素的影響,農村小學一直未能建立有效的體育課程教學體系,原因有以下幾點。一是,農村小學體育教師與其他學段的體育教師在年齡、性別和受教育情況上有著較大的差異。農村小學專職體育教師較少,不少學校都由兼職教師代體育課,以男性教師居多,且多數兼職教師年齡偏大,在受教育方面,沒有接受過專門的學習,在體育理論知識儲備和體育技能掌握方面相對較差,不能在課堂中教授學生基本的運動技能,而且兼職體育教師在對體質健康測試工作的認識上存在較大偏差,對體質健康測試工作漠不關心,也影響著農村小學體質健康測試工作的開展。二是,一部分青年體育教師參加工作后被迫轉教與自己所學專業無關的語、數、英學科,沒能學以致用,發揮其價值,這也阻礙了學校體育工作的正常開展。三是,農村小學的體育配套設施不能滿足正常的體育教學,體育器材消耗大、體育經費不足等都是影響農村小學體育課程教學體系形成的重要因素,從而間接影響了農村小學的體質健康測試工作的開展[3]。
對于農村小學來說,農村小學生體質健康測試的具體工作流程和步驟,尚未形成一套完整的體系,仍處在摸索階段。加之教育主管部門對學校的體質健康測試工作缺乏有效監管,導致體育教師主觀意識的消極懈怠,甚至存在隱瞞虛報體測數據等現象。此外,學生作為測試的主體,其未對體質健康形成正確的概念,學校未將體質健康測試成績納入學生的綜合考評,導致學生沒有認識到積極參加體育鍛煉的重要性,影響了農村小學體育健康測試工作的開展[4]。
農村小學中,大部分學生為留守兒童,其多與祖父母生活在一起。首先在認識上,體育一直是邊緣學科,祖輩的教育觀念仍停留在語、數、英3門學科至上,文化課為教育重點上,學生只要成績好就行,體育課可有可無,更不要說體育鍛煉的重要性。體質健康測試對于多數家長來說是一個比較模糊的概念。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雖然提出了許多年,但是觀念與現實還是有著較大的差距。其次,隔代監管教育本身就存在較多的問題,家長只關注孩子的溫飽,對教育和身心健康也是有心無力,多數祖輩的生活習慣是不健康的,會影響孩子的成長。眾所周知,合理的健康飲食對孩子的成長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學生的營養攝入不足,無法滿足體育鍛煉的消耗,這也是目前農村小學生、中學生身體形態偏瘦的重要原因。因此,眾多家庭因素也會對農村小學體質健康測試工作的開展產生影響[5]。
農村小學必須切實扭轉當前對學生體質健康工作不夠重視的局面。作為教師,特別是學校領導,應該站在健康第一、培養學生身體素質的高度來認識各項體育活動和體質健康活動開展的重要意義,對體質健康測試工作不應有偏頗思想。學校應根據學生的意愿,將學生喜歡的項目作為重點,組織開展相關活動,讓學生更多地接觸體育活動,充分保證學生每天鍛煉1h,從而使學生的體質健康有所提高。此外,學校要將體質健康測試工作納入到學校的整體工作中,形成制度保證、有效監管等良好體系,確保學生體質健康測試工作落實到實處。
體育教師在體育教學中起主導作用,應提高自身認識,努力學習專業知識,提升體育課堂的吸引力,讓學生積極主動地進行體育鍛煉。把體質健康測試工作細化到每一節體育課教學中,制定階段性目標,逐漸推進提升學生的體質健康水平。學校要加大投入,配備符合要求的體育設施,以滿足體育教學和學生鍛煉的需求;發揮多方優勢,完善體測工作流程,為推動農村小學體質健康測試工作邁向新高度提供有力保證。
大力開展學生體質健康測試工作,體育教師與學生要轉變觀念,經常組織參加形式多樣的體育活動,加快校園體育文化發展,針對學生體質健康測試成績制定改進措施,提升學生體質健康狀況水平,確保體質健康測試的數據真實有效。體育教師要讓學生了解體質健康測試的重要性,幫助學生制訂鍛煉計劃,學生應積極參與體育運動鍛煉,樹立正確的運動觀念和體質觀念,更好地融入體質健康測試工作中,為終身體育打下良好的基礎。
“言傳不如身教”[6],家長應以身作則,為孩子樹立良好的榜樣,因為家長的言行舉止往往是孩子的準則和楷模。古人語:“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農村小學生家長應牢記“健康第一”的思想認識,將學生的文化成績與身心健康兩手抓,同等對待,為學生提供多方保證,合理膳食,積極運動,做學生的榜樣。學生是家庭的未來,家庭體育教育觀同樣重要,只有家長充分認識到學生體質健康的重要性,農村小學體質健康測試工作才會上升到新的高度,邁向新的臺階。
農村小學的體質健康測試工作需要多方努力,通力協作。近20年來,學生體質健康水平呈下降趨勢,農村小學生需要得到更多關注,農村小學體質健康測試工作的情況,直接影響農村小學生體質健康水平。農村小學體測工作的開展需要尋求合理、科學、有效的策略,這樣才能保證農村小學體質健康測試工作獲得可持續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