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玉紅
摘 要:隨著素質教育理念的不斷推行,教學改革勢頭不斷強勁,其中將學生作為教學主體已成為必然。問題導學教學模式則將學生作為課堂的主體,鍛煉學生自主發現問題并最終解決問題的能力,更注重學生思維邏輯的鍛煉與綜合發展。受學科性質影響,初中數學對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有更高的要求,在初中數學教學課堂上采取問題導學教學模式是有必要的。因此,重點分析當前初中數學教學課堂中應用問題導學教學模式存在的問題,并據此提出針對性策略,助力教師更好地應用問題導學教學模式。
關鍵詞:初中數學;問題導學;教學模式;策略
一個人的成長和進步離不開對問題的思考與解決,同樣,學好數學也離不開對數學問題的思考,問題是學生思維發散與邏輯鍛煉的前提,發現問題并解決問題是數學的核心素養之一,問題導學教學模式以問題為出發點,能夠調動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尤其是對于初中生來說,從問題出發培養學生對數學的興趣是有必要的。問題導學教學模式給學生發散性思維提供了機會,避免初中生的學習思維固化,對他們的長期學習和發展是有利的。因此,初中數學教師紛紛引入問題導學教學模式,更關注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培養,注重學生的綜合發展。但是當前的教學模式還存在諸多問題,因此本文在分析問題基礎上,提出針對性對策,以實現問題導學教學模式與初中數學課堂教學的完美結合。
一、問題導學教學模式相關理論概述
問題導學教學模式倡導以科學問題為主線,遵循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并解決問題的原則,學生在教師引導的基礎上去獨立或合作解決問題,培養學生對知識遷移的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該教學模式借助師生對話來實現,可以分為三個基本環節,分別為提問、思考和作答。其中提問不僅包括提出問題,還包括設置問題。設置問題主要是教師針對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在授課之前完成的,而提出問題則是在課堂中實現的,提出問題的主體也不僅局限于教師,還可以延展到學生,學生與教師的互相提問則實現了課堂的動態呈現。思考的主體也是教師和學生,一方面教師通過提問引發學生的思考,但同時學生的回答又會刺激教師去思考。作答的主體則重點是學生,學生要對教師提出的各類型問題進行回答??梢哉f提問、思考與作答這三個環節是環環相扣、缺一不可的。本文在探究將問題導學教學模式引入初中數學課堂策略時,也是以這三個環節為基礎展開的。
二、當前問題導學教學模式應用于初中數學課堂存在的問題
在分析初中數學課堂上應用問題導學教學模式存在的問題時,可以從教師和學生兩個角度展開。
從教師角度來說,教師在設計問題和教學課堂呈現方面存在的問題。首先,教師設計的問題的系統性、合理性、目的性和漸進性有待提升。問題的設計忽略了學生的接受能力,往往存在為了提問而提出問題的誤區,導致很多問題與學生的實際數學學習情況并不匹配。雖然教師已經意識到啟發式問題的重要性,并且在刻意向啟發式問題靠近,但是還是存在所提的問題對課堂推進的作用不明顯,甚至問題之間存在脫節的現象。其次,數學教師的問題教學課堂在呈現效果上還有很多不足。營造的問題導學的課堂氛圍不夠,學生的參與感不強,學生與老師的互動還較少,課堂上真正是學生自主解決問題的呈現還較少,歸根結底是學生受傳統學習思維模式的影響,不愿意參與到課堂互動中;教師受課堂時間的限制,缺少引導學生發現問題與解決問題的耐心,給學生留的獨立思考的時間很少,很多問題還沒等學生思考就給出了答案;教師對學生思維邏輯的關注程度不夠,對學生掌握知識的情況存在誤判現象。
從學生角度來說,學生對數學課程的參與感不夠。首先,很多學生對數學學科缺乏興趣,這導致他們在課上不能積極配合教師推進教學任務,在課下不能主動地去思考和解決生活中的數學問題,這種缺乏主動性的學習方式是問題導學教學模式無法順利推進的主要原因。其次,學生沒有養成良好的學習數學習慣,從課前預習到課中學習再到課后復習,整個學習環節都存在或多或少的問題,只注重完成教師布置的作業,忽略作業完成的質量,主觀能動意識較差。最后,學生的數學學習態度存在偏差,他們更關注問題的答案而忽略問題解決的過程,更看重數學題目是否會做、分數是否拿到,缺少探究精神,導致在數學學習上存在思維固化的現象,缺少批判精神和創新意識。
三、初中數學課堂上應用問題導學教學模式的策略分析
(一)科學設置問題
問題設置的效果直接影響問題導學教學模式的效果,因此數學教師需要在設置科學問題上下功夫。
首先,教師設置的問題要具有目的性。教師要清楚自己向學生所拋出的每一個問題的目的,所想要達到的效果,要杜絕為了提問而提問。教師設置的問題要符合本節課堂的教學內容,要凸顯出課程內容的重難點。第一,設置的問題要有針對性,教師要結合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設置不同層次的問題,確保每位學生都有參與感。第二,設置的問題需要具有一定的功用性,即設置的問題要對促進學生思考、提升學生某些能力具有效果。第三,設置的問題要具有價值性,引導學生將抽象數學知識與實際生活聯系起來。
其次,教師設置的問題要具有趣味性。初中數學課程不僅在于讓學生掌握數學知識,更在于培養學生對數學的興趣,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因此在初中數學教學課堂營造輕松、有趣的氛圍是有必要的。第一,教師可以在課堂上提出與實際生活聯系緊密的趣味性問題,這類問題能夠拉近學生與數學的距離,也能夠激發學生探究答案的動力。比如,在講授“平面直角坐標系”相關知識時,教師可以結合電影院的座位排列來提問,調動學生的生活經驗來得出抽象的數學理論知識。第二,教師也應該注重將抽象的數學問題轉化為有趣的數學問題,讓學生切身感受數學的趣味性。比如,教師可以在課堂之初引入數學家的趣味小故事來調動學生對知識的學習欲望;也可以將數學發展史上涉及的趣味問題引入課堂中,通過創設情境的方式,讓學生產生對數學知識的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