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華
摘 要:無論對學生學業方面的監督,還是思想品德的教育上,班主任都肩負著重要的教育和管理責任。首先從目前初中班主任班級德育工作中面臨的有關問題進行分析,進而提出幾條開展德育工作的有效管理策略,以供廣大教育工作者參考。
關鍵詞:班主任;班級管理;德育教學
初中班主任開展德育工作,無論是對學生的健康發展還是學業方面都有現實意義。因此,班主任要從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和年齡特點出發,認識到學生個體間存在的差異,并采取因材施教的教育方法。班主任只有在初中階段強化德育,才能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修養。
一、初中德育工作面臨的問題
(一)網絡環境帶來的負面影響
這些年來,隨著手機等電子產品在學生群體中的普及,學生上網的方式變得更加便捷,上網的時間變得更加充裕。網絡是一把雙刃劍,帶給學生便利的同時,也對學生心理健康成長造成了負面的影響[1]。由于學生正處于青春期,對外界的事物有著強烈的好奇心,學生很容易被網絡上一些不良信息所影響。其次就是手機游戲,一些中學階段的學生整天沉迷于游戲之中,對待學業的態度日漸消沉。
(二)教育方式過于傳統
班主任對學生進行德育的基本內容和核心思想是一直不變的。變化的是教育的理念和管理的方式,而有的班主任依然采用傳統守舊的教育管理模式,導致學生很難接受教師的價值理念,無法達到預期的德育效果。這其中的原因與學生在中學階段的年齡特點有關,這一年齡階段的學生正處于青春期,許多學生會出現逆反心理。如果教師想要提高德育和管理工作的效果,就要改變傳統的教育方式,采取學生樂于接受的形式展開教育和管理工作。
二、班主任進行德育管理的有效策略
(一)嚴于律己,做好正確示范
班主任的教育影響力是其他學科的教師無法相比的,初中階段是學生身體和心理快速成長的階段,班主任在班級中的言行舉止都會對學生造成深刻的影響,因此班主任想要有效開展德育管理工作,就要從自身做起,做到嚴于律己[2]。教師要在行為、談吐、品行上提高對自己的要求,例如要求學生做到的事情首先自己要做到,每天早自習的時候,教師一定要做到守時,這樣才能在學生群體中樹立榜樣的作用,學生才會對教師的教學和管理工作更加配合。
(二)既要一視同仁,又要因材施教
學生性格的形成與成長環境和家庭背景都有著非常重要的關聯性,學生個體之間也存在著明顯的差異性。有的學生個性張揚,而有的學生比較保守,有的學生樂意表現自己,而有的學生缺少自信。班主任教育的對象是班級中所有的學生,面對所有的學生必須要一視同仁,不能以學習成績為標準搞區別對待。學生在班級中產生歸屬感的一個重要因素就是讓學生意識到自己處于一個平等的班級環境中,這樣學生才會對教師感到信任,才會更加愿意配合教師的教育工作[3]。但是教師也要充分尊重學生的個性發展,根據不同學生所表現出來的性格制定相關的教育策略,既要一視同仁,又要秉持因材施教的態度展開教學工作。
(三)創建適合學生成長的班級氛圍
在初中教育階段對學生進行德育時,不僅教師要起到言傳身教的作用,還應當為學生創設良好的學習和成長環境,使學生在學校學習的期間受到教師良好的引導。學生在九年義務教育階段,許多時間是在學校中度過的,因此班主任應當秉持對學生負責的態度,積極打造班級文化,營造良好的班級氛圍,對學生進行德育滲透,使學生在良好的環境下潛移默化地受到教育。德育不同于某一學科的教學,教師可以通過對班級范圍和環境的改變來影響學生的思想,例如,在教室中張貼名言警句、勤學故事等。環境因素對于學生的影響是不容小覷的,教師要利用多種方法打造積極向上的班級學習氛圍。
綜上所述,班主任對學生進行德育是九年義務教育工作中的重要內容,也是學生學習和成長的必修課程。為了提高班主任管理和德育工作的效果,還是應當嚴格要求自己,起到正確的榜樣作用,根據學生的情況調整管理方式。讓學生在初中教育階段,在教師的呵護和教育下健康成長。
參考文獻:
[1]郭萍.談初中班主任班級德育工作的有效管理策略[J].都市家教(下半月),2017(12):171.
[2]謝育強.淺談初中班主任如何有效開展德育工作[J].新校園(閱讀版),2017(2X):174.
[3]楊惠蘭.淺談新時期班主任德育工作策略[J].都市家教(下半月),2017(10):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