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婉霖
摘 要:為達成教學的目標,滿足學生的實際發展需求,教育改革是必經之路。在教育改革背景下,教學的方式也需要不斷地升級和優化。基于新課改形勢下對小學語文教學方法改革展開探討,為教學提供一定的參考。
關鍵詞:新課改;小學語文;教學方法;改革策略
語文對傳承民族文化、提升學生的語言表達有很大的助益,對學生的整個學習生涯起著不可忽略的作用。本文從小學語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教學方法改革的必要性以及教學方法改革的有效策略三個方面展開分析和論述。
一、小學語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教學方式較單一
受到舊的教育觀念和方式的制約和影響,教師的教學方式比較單一、滯后,學生無法直觀、形象地了解學習內容,教學的效率也受到了很大的影響。
(二)課堂教學中缺乏有效的互動
部分教師比較注重課堂的進度提升和對重點、難點知識的講解,沒有切實了解學生的實際接受程度,在課堂當中,不注重與學生的互動交流,導致部分學生的語文學習問題得不到有效的解決,嚴重影響了學生學習語文的“快樂感”。
(三)教師不注重對學生的分層指導
在小學語文的學習中,學生整體的學習能力和學習思維不同,對教師傳授的知識的理解度也不同,在教學中教師忽略了對他們的分層指導。
二、小學語文教學方法改革的必要性
時代在發展,對人才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并且科技的發展使學生的思維方式等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為滿足學生的發展需要,使學生跟上社會發展的腳步,就必須重視教學的理念和方法的改革。
三、新課改形勢下小學語文教學方法的改革策略
(一)科學利用多媒體技術,豐富教學方式
在目前的教育中,很多學校都已經采用了多媒體教學技術,教師應當發揮其真正的作用改變以往教學方式單一的困境。所以,在教學中,教師將部分較為枯燥、較為煩瑣的內容利用電腦技術通過視頻、圖片等形式展現出來,讓學生能夠更好地理解其中的寓意。以部編版二年級下冊中的《彩色的夢》的教學為例,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或是簡筆畫等方式,讓學生“近距離”觀察到大自然的美。同時也可以讓學生更好地感受和理解作者表達的思想情感。
(二)重視課堂互動,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
新課改革下的語文教學更加注重學生的參與,所以教師應當轉變固有的教學觀念,切實了解學生的課堂吸收程度,加強課堂上與學生的交流互動,調動課堂的氛圍。以部編版二年級下冊中的《找春天》的教學為例,課堂中,教師以問題導入的形式,讓學生投入到學習中。如春天的特點有哪些?教師朗讀課文,讓學生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情感:為什么說春天像個害羞的小姑娘?你眼中的春天是什么樣的?讓學生帶著問題去學習,并在課本上標注出來。在課堂上不斷設置問題,加強與學生的交流,不僅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讓學生在探究中尋求語文的奧妙,還可以有效提升學生學習的興致。
(三)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采用小組合作模式
在課堂中,教師可以采用小組合作的形式,讓學生互相交流,取長補短,并在小組合作中發現學生的差異,針對性地解決和引導。以部編版二年級下冊中的《小馬過河》為例,可以開展小組合作學習,根據學生的特點進行分組,每組5~6人最佳。教師設置問題,讓學生開展自學。如找出文章中的新詞、多音字等。以小組的形式進行角色演繹,分別演繹老馬、小馬、松鼠、老牛等,讓學生可以融入課堂中,然后理解為什么松鼠和老牛說的不一樣。并思考本文的中心主旨是什么。在小組探討過程中,遇到不懂的地方要及時提問,教師幫助學生解決困惑,鼓勵和引導基礎較差的學生克服困難,突破自我,樹立獨立自主的意識。
由此可見,新課改形勢下的小學語文教學方法改革是時代發展的要求,也是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關鍵。所以,教師在教學中必須重視其中的問題,并適時糾正和解決,科學利用多媒體技術,豐富教學方式,重視課堂互動,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采取小組合作模式等有效策略,為小學語文教學注入活力,從而促進小學語文教學效率的真正提高。
參考文獻:
[1]藍生.新教育環境下小學語文教學方法的改革探討[J].兒童大世界,2018(9):115.
[2]李成剛.新課改視域下的小學語文教學方法探析[J].中學生作文指導,2020(1):9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