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鵬
摘 要:當前,教育改革的力度越來越大,并在近些年取得了非常顯著的成果。尤其是隨著素質教育的貫徹落實,在開展小學數學教學的過程中,要充分體現出小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通過多樣化的教學方式激發出小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針對提問教學法的實際應用策略進行多角度闡述,希望對促進小學生的全面健康發展有所幫助。
關鍵詞:提問教學法;小學;數學;策略
小學生的年齡比較小,想要提高課堂教學效率,首先需要激發出他們的學習積極性,教師可以采取提問教學的方式,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對學生的行為進行控制,對教學進度進行把控。課堂提問教學,可以培養學生的開放性思維,引導學生自主進行思考,對于他們的學習和成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小學數學教學中應用提問教學法現存問題
(一)目的性不足
目前,很多小學教學教師在開展數學課堂教學的時候,沒有充分認識到教學目的性的重要性,對小學生的興趣愛好不是特別了解,無法充分發揮出提問教學法的價值,無法激發出小學生的參與興趣。
(二)啟發性不足
在應用提問教學法的時候,因為沒有認識到啟發性因素的重要性,加上受到傳統教育思想的影響,導致提問教學法的合理性、優化性沒有展現出來。并且,應用的提問教學法也缺乏對學生實際思維發展的認識,嚴重影響了應用價值。
(三)層次性不強
現階段在開展小學數學教學時,部分教師對于層次性問題設計缺乏正確的認識,只是根據教材和實踐經驗,設計教學的具體程序,對層次性的設計不足。
二、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應用提問教學法的有效對策
(一)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
小學生在學習數學知識的時候,因為該學科抽象性特點比較突出,很多學生出現退縮的情況,這就需要教師轉換教材中的抽象內容,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方式,激發出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小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學習中來,才能更好地培養他們的質疑問難精神。
比如,在學習“組合圖形的面積”時,小學生就無法識別多形狀組成的圖形,導致學生后期的面積計算工作受到較大的影響。這就需要教師利用多媒體直觀地表現出抽象的圖形,通過動畫等形式讓學生理解復雜圖形。通過拆解、組合的方式,讓學生體會到如何對簡單圖形的總面積進行計算。這種方式可以讓學生更容易理解知識點。并且,利用多媒體可以激發出學生的興趣,提高他們探索數學知識的意識。
(二)培養學生的質疑能力
受到傳統應試教育的影響,很多教師依然采用“滿堂灌”的方式,學生只能被動接受知識,甚至產生厭煩學習的心理。因此,教師要對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充分尊重,結合他們的年齡特點和教學內容,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培養學生的質疑能力。
比如,在教授“長方形和正方形周長”時,筆者提出了要搭建一個寬5米、長8米的舞臺,在舞臺周邊安裝一些彩色小燈,那么需要多長的電線才能夠用。通過創設課堂教學情境的方式,讓小學生通過小組的形式進行討論。教師在營造課堂氛圍的時候,要注意自己的態度和語氣,要給予學生充分的尊重,重點培養他們的主觀能動性,進一步培養他們的質疑能力,為他們后期的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
(三)培養學生的自主探索意識
在解決問題的時候,最主要的是培養學生的自主探索能力和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進一步培養其創造思維能力。并且,對于學生的“再發現,再創造”學習過程要加強重視,讓學生用學習到的數學知識解決問題。
比如,在教授“百分數的意義”時,讓學生參加社會實踐活動,收集生活中的百分數,對數學與生活的聯系有更加全面的認識。還有在學習“圓的面積”之后,可以對生活中常見的圓多加關注,并探索為什么要設計成圓形。通過生活中的數學問題,培養學生的數學意識,促進他們思維能力和實踐能力的發展。
綜上所述,在當前新課改環境下,教師在開展小學數學教學的時候,要充分了解小學生的年齡特點,根據他們的愛好選擇最為合適的教學模式。提問教學法可以激發出小學生的學習興趣,讓他們主動參與到數學學習中來。教師可以結合教學內容,基于學生心理出發,培養學生的質疑能力,鍛煉他們的自主學習意識,進一步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和質量,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
參考文獻:
[1]吳文杰.“愉快合作、主動探究”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的運用研究[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8(02).
[2]陳孔章.提問教學法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的應用[J].新課程(上),201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