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文科
摘 要:電子白板在課堂教學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通過連接多媒體能夠為學生提供豐富的學習內容,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課堂知識。就電子白板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的應用進行探究,簡單闡述電子白板的作用和意義,并詳細分析其在課堂教學中的具體應用,旨在為學生提供更好的學習方式。
關鍵詞:電子白板;小學數學;課堂教學
一、電子白板的作用
電子白板是通過投影設備將計算機與顯示屏進行結合的新型技術,在課程講解的過程中,能夠通過信息交互,為課堂營造合適的氛圍,或者提供相應的助教方式,使課堂的教學效果得到有效提升[1]。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電子白板的作用較強,并且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首先,利用電子白板能夠使課堂教學更加靈活多樣,電子白板與網絡和計算機相連接,可以將不同的教學方式融合在課堂中,使課堂形式較為豐富,并且可以根據學生的學習效果來進行調整,有效提升學生的學習效果。其次,利用電子白板能夠直接展示圖片、聲音和影像資料,與教學內容進行結合,從而使知識更加形象,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教學效率。最后,活躍課堂,增加學生的互動,電子白板能夠直接進行操作,利用電子白板的互動功能,使學生在親自操作下更充分地理解數學知識,加強對知識的掌握效果。
二、強化小學數學課堂中電子白板實際效果的具體措施
1.創設教學情境,提升學生興趣
創設教學情境能夠讓學生通過情境中的引導和信息來加深對課堂知識的認識,降低學習難度,從而實現完全掌握的目的。而在創設情境的過程中,電子白板的功能效果不容忽視,其能夠通過畫面與聲音的搭配,引導學生加強對相關知識的了解和分析,使課堂氣氛更加生動活潑,讓學生在積極歡快的氛圍中不斷提升學習效果,加深對數學知識的認知。
如在教學小學數學四年級課程中的“平行四邊形和梯形”時,利用電子白板能夠有效提高學生對圖形的理解效果。教師在電子白板上畫出長方形,利用電子白板的互動性,將相對應的兩個角按住拉開,得到了平行四邊形。根據教師的操作,可以讓學生到白板前親自操作或者按照白板的演示,使用紙條等進行模擬操作,在實際的操作中理解平行四邊形的性質和特點,加深學生對知識的了解和掌握。
2.巧妙運用教學方式,優化解題思路
在小學數學的教學過程中,不少學生的數學思維運行較為緩慢,在數學課堂上的學習效率相對較低,因此,教師通過巧妙利用電子白板調整教學方法,選擇學生易于接受的解題思路,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如利用電子白板中的動畫的播放模式來為學生展示物體平移、旋轉等變化的過程,或者利用電子白板來為學生形象生動地展示出雞兔同籠的情況,學生在圖片的引導下,學會該類型問題的思考解答方式,提高對數學的學習效果。
如在對小學五年級數學“分數的意義和性質”一課的學習中,教師使用電子白板幫助學生理解分數的意義,使用圖片的方式展現五分之一的蛋糕或者二分之一的書本等,初步介紹分數的含義。講解分數的意義時,教師先為學生講解:“分數的分子和分母同時乘或除相同的書(0除外),分數大小不變。”由學生對該性質進行驗證[2]。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利用電子白板的功能來對性質進行檢驗,從而使學生在實際操作中理解分數的意義。
3.提升教學水平,加強白板操作技術
目前電子白板在教學過程中的應用不斷被普及,但在實際的應用過程中仍存在一定問題,不少小學教師對新科技的接受能力有限,對于電子白板操作的學習也較為困難,導致在使用的過程中將電子白板作為演示工具,只進行簡單的操作,無法豐富課堂的教學內容,難以吸引學生的興趣,甚至一部分教師直接放棄使用電子白板,沿用傳統的黑板教學方式,不利于提升課堂教學的效率。電子白板具有較強的信息交互功能,并且能夠與電腦和網絡進行連接,其作用和功能非常強大,合理使用能夠有效提升課堂的教學效率。
因此,一方面應對教師進行培訓,幫助教師理解白板的作用,掌握白板的使用技術,從而在課堂上能夠靈活使用;另一方面,鼓勵教師與學生共同對電子白板的功能進行探索,小學生對于新的科學技術具有更強的好奇心,通過探索不僅能夠幫助教師加快掌握電子白板的使用方式,還能夠提高學生的主動性,使其感受到電子白板的便捷與高效,讓學生自己學會尋找數學資源和調整數學的學習方式,從而提高其學習的自主性,促進學習效率的不斷提高。
綜上所述,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加強對電子白板的認識,熟練掌握操作技巧,從而利用不同方式將小學數學知識展現出來,供學生進行分析和探究,通過電子白板的方式提升學生的學習效果,強化其對數學的理解能力,進而使學生數學水平得以不斷提升。
參考文獻:
[1]李冰.交互式電子白板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商情,2020(20):239.
[2]孟慶宏.淺談電子白板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的應用[J].課程教育研究,2019(21):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