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夢瑤 周英

摘? 要:在環境問題日益嚴峻和食品安全問題層出不窮的大背景下,食品環境學已成為食品專業本科生的專業核心課程,在本科培養體系中占有重要地位。文章以食品環境學課程為例,通過知識點梳理、案例融合、翻轉課堂、第二課堂交流等方式,將專業課知識點與課程思政內容相結合,使思想政治教育有機地融入本科生的專業教學中,并對實踐效果進行了初步的分析及討論,為自然學科類專業課程的課程思政建設提供有益參考。
關鍵詞:課程思政;食品環境學;教學改革;課程設計
中圖分類號:G641? ? ? 文獻標志碼:A? ? ? ? ? 文章編號:2096-000X(2021)25-0165-04
Abstract: With the increasingly severe environmental and food safety issues, the course "Food and the Environment" has become an essential course for undergraduates majoring in food science and forms a crucial part of the curriculum. Taking Food and the Environment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combined the contents of the specialized courses with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by optimizing the knowledge points, integrating the cases, and flipping the classroom and communication in the second classroom, allowing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to be naturally integrated into the professional teaching of the undergraduates. A preliminary analysis was performed, and the teaching effects in practice were discussed. The study results will provide a useful reference and help improve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nstruction in the specialized courses.
Keyword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Food and the Environment; teaching reform; course design
一、食品環境學課程概況
食品環境學是隨著食品行業發展而出現的一門
新學科,是食品科學與環境科學的交叉,主要研究食品安全與環境生態的關系,揭示食品安全與環境之間相互影響、相互依存的規律。本課程主要介紹人類與環境之間的關系,環境污染與食品安全的關系,食品工業對環境的污染、防治及廢棄物的綜合利用措施,食品加工過程中典型污染物的控制措施以及其遷移、轉化規律,不同類別食品工業中典型的清潔生產方式等。在本課程的教與學的過程中,將結合食品工業生產實際,幫助學生提高工程能力、開拓設計和解決問題的思路,使學生具備食品安全和環境質量的責任及理念[1]。
二、食品環境學課程思政建設的意義
思政教育是當代高校德育培養必不可缺的一環,以大面積的思想政治理論課為主要教育形式。這種方式雖然強化了學生的政治理論知識,但“集體灌輸”的形式不利于學生形成自我認知。并且,宏觀的思政理論與專業聯系并不密切,無法讓學生形成有效關聯,不利于指導實際專業工作中遇到的問題。因此,在專業課中融入課程思政能有效引起學生的情感共鳴,激勵學生產生學習的內動力,促進學生對課程知識的理解、掌握、拓展與提高。此舉旨在打破大面積思想政治課程教學“枯燥”“遠離實際”“孤島化”的窘境,彌補傳統思政教育的不足,填補專業教學中指導思想的空白,并契合當代學生的心理訴求[2]。
在當今環境問題凸顯、食品安全問題時有發生的大背景下,食品類專業本科生教育應當強調行業從業者的自律性和道德使命感,應當引導學生正確認識環境資源與食品安全的關系。因此,食品環境學課程是銜接專業課學習和課程思政教育的一個良好紐帶。食品環境學課程在專業知識的基礎上,更注重引導學生對環境與食品安全關系的思考,對比我國發展現狀與其他發達、發展中國家的相關情況,對所面臨的環境問題、發展方向有更客觀、更全面的審視。將思政教育融入在本專業課的教學過程中,也能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的客觀評價體系、鍛煉其邏輯思辨能力,進一步強化其道德觀念、豐富精神世界。
三、課程思政建設采取的主要措施
(一)落實立德樹人,尋找思政理念的融入點
立德樹人是新時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創新發展的中心環節,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本質要求和價值訴求[3]。基于“全員育人、全程育人和全方位育人”的教育理念,教師在專業課教學的過程中既要注重專業知識的講授,也要強調主流價值觀的引領[4]。因此,在教學過程中要利用課程中原有的知識點,做好設計和規劃,巧妙融入思政理念。例如,在環境學基礎部分,通過分析傳統發展模式對環境各個要素產生的影響,讓學生清楚認識到可持續發展理念的重要性和在我國經濟發展中的關鍵作用,深刻理解“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科學內涵。課程思政在食品環境學課程中的融入,能切實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貫穿于教學的全過程,有效推動德育教育與專業教育協調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