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富強
摘要:在社會經濟蓬勃發展的背景下,人們對于食物的要求已經從最開始的溫飽轉向對營養和口感的需求,特別是肉制品和家禽產品的需求量已經達到了一個非常可怕的數字。玉米作為食品原材料和飼料,在各行各業中都有著重要的作用,但是開始不能滿足需求,所以,種植高產玉米刻不容緩。
關鍵詞:高產;玉米;方法策略
玉米在我國是重要的糧食作物,同時其種植技術也得到了快速的發展和提升。從現階段我國的玉米種植情況來看,已經開始逐漸出現規模化的種植,為市場供應做出了巨大貢獻。但是隨著人們對食物的需求不斷加大,玉米開始變得供不應求,高產的玉米種植成為亟待解決的重要問題。
1.1 土壤
土壤是植物種植的根本條件,也是植物生長的溫床。想要種植出高產玉米,土壤的質量起到決定性的作用。優秀的土壤可以讓玉米的生長情況更加健康,而這其中,清理耕地是使土壤質量得以提升的重要環節。清理指的是把殘留在土壤當中的殘根和塑料薄膜全部都清除干凈。平整是通過現代化的機械設備把土地進一步修理,防止在進行灌溉的時候發生受水不均的情況。
1.2 水分
水分決定了玉米能否正常發芽和健康生長。如果玉米長時間得不到水分的滋養,其種子的出芽率就會直線下降。特別是在比較干燥的土壤中,玉米種子的發芽率大大減低。所以要對種植土壤的干濕度有充分的掌握了解,同時定期給土壤澆水,保證土壤的水分保持充足的狀態。
2.1 因地制宜,正確選種
玉米的產量如何離不開水分、土壤和玉米的品種等。玉米的品種有差異,其產量也會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優良的玉米品種有許多優秀的性能,比如高產、抗旱、抗蟲等,所以優秀的玉米品種是保證玉米能夠高產的關鍵原因。除此之外,還要按照當地的氣候等因素來選擇與之相符合的品種,這樣也能夠使玉米的產量和品質得到提升。在選種的時候,還要看玉米的使用用途是什么,比如制作飼料就要選擇高產玉米,食品加工就要選擇糖分高的玉米等。
2.2 玉米的種植
玉米在種植之前要先進行距離的測量,然后再種植。在種植的時候,按照氣候和土壤選擇合適的品種,促進玉米的生長。在選擇混種玉米的時候,要堅持特性一致,同時玉米要有良好的抗逆性,顏色也要相似。在通常情況下種植的密度以3500~4000株一畝最為合適。
2.3 水分和灌溉
玉米在發芽階段、生長階段和灌漿階段是最需要水分的時候。在玉米種子發芽的過程中,充足的水分是必不可少的環節。當土壤中的水分滿足種子的需求,種子就會飽和,發芽成長。玉米在生長的過程中,要用大水漫灌來讓土壤水分充足。只有這樣,才能夠讓玉米根部吸收足夠的水源,保證玉米的健康生長。但是灌溉的頻率不能過多。在玉米的灌漿階段,水分的充足重中之重,要用大水漫灌,時刻保證有足夠水分。
3.1 病蟲害防治
在玉米的生長過程中,治理病蟲害的主要方法就是在最大程度上讓玉米植株之間有足夠的通風。用合理的方式來確定玉米之間的行距是讓玉米有較好通風性的基礎。同時,還要與化學農藥相結合,共同防治。在選擇農藥的時候,注意要選不會傷害玉米且沒有較大殘留的農藥。
3.2 田間管理
玉米在生長階段會出現枯死的狀況,表現為葉片發黃、根部枝干軟化等,使玉米產量大大減少。所以,在玉米早期生長的時候,就要重視起來,進行科學的施肥管理。在定苗的時候,把玉米葉子與壟相垂直。在日常管理中加大對土壤的管理,把田間的雜草等清理干凈,疏松土壤,讓玉米在較好的環境下健康生長。
3.3 自然災害
玉米在生長的時候,自然災害是嚴重的威脅,其包括干旱、霜凍和暴雨等。山西大部分的玉米都會在干旱地區進行種植,北部沒有霜降的時間短,所以早熟玉米是最好的選擇,但是也沒有較大產量。所以在種植的時候要把抗旱的能力放在第一位,用抗旱節水的方法進行栽培,讓水源得到充分的利用,降低干旱的損害。
綜上所述,能夠影響玉米產量的因素有很多,所以,農戶想要種植高產玉米,就要從種植到收獲都要做好全面的準備工作,讓玉米在最好的環境下健康生長,使經濟效益提升的同時加快農業的迅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