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婷 李俊芳
◆摘? 要:幼兒園是孩童們進行啟蒙的重要階段,對于幼兒的成長和發育而言,有效的教育能夠幫助孩子更好的融入于環境,讓孩子從小便接受正確的教育,建立扎實的基本功,拓展孩子們的思想。幼兒教育的生活化教育能夠給孩子一個舒適的生活環境,在舒適環境中幫助學生提升自身的思想和行為意識,逐漸將簡單的知識、做人的思想意識和動手實踐等傳遞給孩子,讓孩子能夠在全面的教育中提升自身的綜合能力,達到較好的幼兒教育效果。
◆關鍵詞:幼兒園;生活化;新時代;意義與實踐
新時代背景下,幼兒教育越來越受到教育部足夠的重視,教育部也針對現代幼兒教育中的問題和展望進行討論,希望教師能夠借助孩子的狀態來進行教學內容的調整,保證孩子健康成長的同時激發其潛能,注重多元素的教學方式,讓學生能夠在平易近人的環境中逐漸提升自身的思想和行為能力。孩子的教育源于生活,若能夠在生活化課堂中展開教育工作,不僅能夠讓孩子們更容易接受,還能夠豐富教學氛圍,拉近教師與幼兒之間的距離,便于更好的開展教育任務。作為一名幼兒教育者,本人結合自身多年的教學經驗展開教學的論述,并進行以下總結。
一、借助情景教學的方式,對孩子進行動手動腦訓練
情景教學是現代教學的一種重要方式,能夠借助實踐的方式為孩子營造一個生動的環境,讓孩子能夠積極的參與到教學的環境之中,在教師的安排下逐漸展開教學的學習內容,以一種輕松自在的方式來拓展幼兒的能力。幼兒階段的孩子不論是思想、文化知識還是體力能力都處于初始積累階段,教師需要讓孩子的學習懂得初始階段便建設扎實的基礎,培養孩子的思考能力、學習的興趣,為后期的深入學習奠定基礎。
比如,教師在幼兒的生活中展開品行教學時,可以借助情景教學的方式展開教學內容,給孩子一些情景再現的主題詞,讓孩子分好小組,圍繞這些主題詞展開情景的表演。這些主題詞可以選擇“分享”、“誠信”、“尊重”等,并提供相應的小故事讓孩子們進行表演,模仿故事中的人物對話和故事內容,讓孩子逐漸融入表演的環境之中,感受這些品行的意義以及在生活中存在的價值。這樣的教學方式能夠給孩子一個互動成長的空間,學生能夠在情景教學中學習到品行在生活中處處存在的道理,明白每個人都需要擁有品行才能夠讓社會更加和諧,從而從自身做起,認真學習品行,提升自身的綜合素質。
二、將互聯網引入到幼兒教學中,逐漸開發孩子智力
隨著時代的進步與發展,幼兒從小便生活在智能時代,不論是眼界還是智力都拓展的較快,能夠較好的接受這個時代。對于孩子而言智能存在于生活周圍,教師在幼兒園中展開教學時需要融入生活的元素,讓孩子可以在熟悉的環境中進行思考和成長,達到新時代背景下的教學效果。
比如,教師可以通過互聯網的力量展開教學內容,選取一些孩子們接受的教育類動畫片,借助多媒體的方式進行放映,讓幼兒們可以快樂享受時光的同時逐漸接受一些有益的思想與能力。教師可以根據動畫播放的內容給幼兒提幾個簡單的問題,讓他們自由回答,回答問題也是鍛煉學生大腦的方式,可以顯示出孩子們的反應程度與理解能力。這樣的教育方式可以讓孩子在生活的基本環境中學會思考和探究,激發孩子對未知探究的能力,同時還能鍛煉孩子們的語言表達能力,讓孩子可以積極的參與到課堂環境之中進行交流,綜合提升孩子們的表達能力和思考能力,體現生化課堂的教學有效性。
三、借助游戲的方式,提升幼兒體魄
生活中蘊含著人們的思想和傳承,民間藝術和文化同樣是現代生活需要的元素。在以前的生活中,沒有電視、電腦和網絡,孩子們會在院子中奔跑玩耍,在汗水中逐漸提升自身的體魄。《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指出,幼兒園教學應該是以游戲為基本活動,在游戲中開發孩子的能動性和自主性,鍛煉身體的同時提升孩子的協調性、反應能力、合作意識等,這樣的要求能夠讓幼兒教育變得生活化,激發孩子的參與興趣,達到新時代背景下的教學要求。
比如,教師可以根據傳統的民間體育游戲展開運動的生活化,在對孩子的體能教學時,應用一些生活中較為簡單的游戲,如跳房子、丟沙包、跳皮筋、跳大繩等,讓孩子們在組隊玩耍中然后到最質樸的快樂,不僅是對生活的傳承,還是鍛煉幼兒體魄的方式。孩子們會積極主動的參與到游戲之中,避免了嚴肅體育訓練的枯燥性,以生活中的運動代替體能的訓練,讓孩子能夠逐漸的在奔跑中提升自身的身體情況,在互動中提升自己的反應速度、合作精神和協調能力。
四、總結
綜上所述,幼兒階段的孩子處于接受知識和思想的基礎階段,教師需要借助生活化的方式來展開教育工作,讓孩子可以接受這些知識,提升孩子的參與興趣,達到較好的教學效果。上述方式在實踐中能夠讓孩子懂得更多的道理,證實生活化教學的有效性,教師們可以積極的采用,帶領孩子進步于成長。
參考文獻
[1]李舒原.幼兒教學活動中全員參與的調動——基于某中班幼兒折紙活動的思考[J].教育觀察. 2018(16).
[2]曹遠芳.淺談在游戲中如何培養大班幼兒的合作能力[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