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旺
◆摘? 要:隨著現代教學理論法和進步,如何在課堂教學中充分展示時代氣息,促進學生核心素養的發展和進步,成為教師關注的核心課題之一。在初中生物課程教學中,農村教育環境給知識教學帶來了一定優勢,前提是教師需要保持是時代教學氣息,積極更新傳統課堂教學方式和理念,促使生物課程的綜合教學質量切實提升。本文將對初中生物教學中的探究性教學思路進行分析和討論,希望能夠給相關教學的創新發展提供參考和幫助。
◆關鍵詞:初中生物;探究式教學;農村環境;實踐策略
探究式教學理念即教師需要保持從實踐到理論的知識教學思路。在傳統課堂教學中,教師一般會先從理論開始進行知識講解,先對理論定義和概念進行解釋,在鼓勵學生對相關結論進行套用分析。這樣的教學方式雖然提升了教師的教學效率,學生卻在理解上容易出現偏差,實際上誤導了學生的實踐學習思維,導致其在學習中對理論問題更加看重,忽視了對知識的高效實踐應用。對此教師要調整傳統課堂知識教學模式,以問題思維開展知識講解,鼓勵學生對客觀現象背后的規律進行自主總結。以此促進對學生綜合學習素養的切實培養。
一、探究性教學的含義和價值
1.探究性教學提升學生的課堂參與興趣。探究性教學模式改變了傳統教學一成不變的知識灌輸模式,對提升學生的課堂參與興趣提供了重要契機。在知識教學過程中,學生一般會對問題本身更感興趣,教師要順應學生的心理,避免先說出知識結論。而是帶領學生主動的對問題結論進行分析和思考。以此使學生在知識學習中保持持久的問題意識,對知識的結論做到更有效的分析和理解。
2.探究性教學降低知識教學難度。傳統的知識教學模式在事實上增加了學生理解知識的難度。生物知識的發展也是基于對現實問題的觀察和總結得出的結論。教師在課堂教學中一股腦地將抽象理論告知給學生,顯著增加了學生的理解負擔。在往后的實踐訓練中,學生也只能對生物知識進行機械化的套用。遇到創新問題學生很容易陷入一籌莫展的困境。通過探究教學,學生能夠對知識的總結過程做到清晰的梳理和分析,實現對抽象結論更深刻的認知。使學生在理論應用過程中也能保持更靈活的思路,促使學生綜合學習素養的切實發展。
3.探究性教學培養學生的實踐意識。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形成了重理論、輕實踐的偏執學習思維。在知識學習中充滿功利主義思考方式,導致其在知識學習中思維愈發遲鈍,對其長遠能力發展造成巨大限制。對此教師要利用探究式教學思路重新塑造學生的實踐創新思維,使學生在學習中更重視實踐,重視對理論內容的積極改造和活學活用,促使學生對生物理論知識做到更全方位的掌握,在長期的學習中取得更優異的成績和表現。
二、初中生物課程教學中促進探究性教學有效開展的策略
1.提前準備設計問題教學情境。在探究教學理念下,教師要保持人本教學思路。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態,具體的生活環境。在課堂教學中保持針對性的教學策略,保持教學戰略思維和戰術定力,促使學生的生物素養得到更科學有效的培養。例如農村學生將大量精力放到對生活問題的關注和處理上,無法將精力有效集中到對課堂知識的分析和理解上。對此教師就要開展多樣的生活化教學,使學生在生活中要保持基本的理性科學思維意識,促使學生逐步意識到生物教學的多樣價值,激勵學生在課堂學習中和教師形成更默契的配合。2在探究教學思維指導下,教師要保持問題意識,在課堂教學前提前設計引導話題,教學問題。使課堂探究教學更有計劃性,最終得出教師滿意的探究教學成果。
2.利用生活現實開展話題引導。在生物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對學校周邊的環境做到有效調查和了解,在課堂教學中套用學生熟悉的案例內容,使學生的課堂注意力得到更有效地引導。例如在教學《關注農村環境》中,教師可以對城市化、工業發展帶來的一系列農村環境問題進行解讀。如農村的基本衛生問題、飲用水問題。農村的人口流失,給農村的環境帶來了哪些變化。農村的土地施肥問題、土地肥力問題等。促使學生對農村的環境發展保持科學認識和思考。在這個過程中能教師可以鼓勵學生自己討論對策,并羅列政府和社會在環境問題上作出的積極嘗試,促使學生對政府的科學決策做到更深刻的思考和理。如退耕還林政策,增加生物多樣性政策,生物防治農業政策等。
3.開展假想性課堂生物實驗,促進學生對理論知識的理解。在探究性課堂教學中,可以引述一些大膽的科學實驗、假想實驗,促進學生對生物理論的思考。例如在教學《生物系統及其穩定性》章節內容中,教師可以對歷史上人們設計的內循環生態圈建設實驗進行講解。鼓勵學生自己分析在構建生物圈過程中需要考慮的條件和要素,并嘗試對實驗失敗的原因進行解答。以此使學生對生物系統的穩定性做到更深刻的思考。接著教師可以對現實社會中存在的導致生物系統穩定性降低的案例進行列舉說明,使學生對人類社會的發展做到多樣思考和認識。
4.鼓勵學生進行合作學習和討論。在初中教學階段,學生個人的想法和生活經驗都相對有限。教師可以鼓勵學生組成學習小組對特定的問題進行分析和討論,以此使學生在學習中集思廣益,并充分暴露自己的問題,使學生探究得出的結論更加科學合理,提振學生的學習信心,促使學生的學習視野獲得不斷的發展和增長。對此教師需要認真考慮小組合作教學問題,給學生的課堂探究學習創造更多機會和可能。
三、結束語
初中學生對生物知識的學習有著天然的興趣。教師要利用這一優勢,對課堂教學方式進行積極創新,以實踐性的教學思維,多樣的教學角度對課堂教學內容進行科學引導解釋。促使學生對生物知識學習保持持續的關注,為學生的生物素養提升奠定更積極的條件。
參考文獻
[1]項娟.談農村初中生物的探究式教學的有效策略[J].中國新通信,2020,v.22(07):224-224.
[2]秦宏霞.淺談提高農村初中生物教學有效性的策略研究[J].科學中國人,20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