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志璋
◆摘? 要:教育部制定的《教育系統突發公共事件應急預案》是教育系統應急預案體系的總綱及各級各類學校加強應急體系建設的指南及規范性文件。該預案除了包括自然災害、事故災難、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突發社會安全事件的應急預案框架外,還依據教育系統的特點,補充了網絡與信息安全和考試安全應急預案,形成了六大類突發公共事件的應急處置工作預案體系。基于此,本文章對新媒體下民辦高校突發事件應急管理維度進行探討,以供相關從業人員參考。
◆關鍵詞:新媒體;民辦高校;突發事件;應急管理
依據我國《突發事件應對法》的規定,突發事件是指突然發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嚴重社會危害,需要采取應急處置措施予以應對的自然災害、事故災難、公共衛生事件和社會安全事件。肆虐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具有明顯的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特征。高校是人群高度聚集的場所,也是防控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主陣地。在處置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過程中,做好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既是落實防控工作的現實要求,也是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契機。
一、新媒體的概述
傳統媒體主要指的是報刊、戶外、通信及電視等,而新媒體與傳統媒體相比,是在傳統媒體的基礎上,利用數字技術及網絡技術等,實現多樣化形式的傳播,向用戶提供信息和娛樂服務傳播形態和媒體形態,發揮其互動性、精準性及覆蓋率高等特點,在時代發展與革新中發揮不可替代的作用,已然成為人們最喜歡的傳播方式。而且在新媒體時代穩定發展的背景下,促使信息和傳播產業成為社會發展中顯著產業,為人們的日常生活帶來眾多幫助。
二、突發事件的概述
《中華人民共和國突發事件應對法》中規定,突發事件,是指突然發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嚴重社會危害,需要采取應急處置措施予以應對的自然災害、事故災難、公共衛生事件和社會安全事件。由定義看出,突發事件具有突然性和破壞性,比如特大地震、洪水、核生化泄漏、重大疫情、大規模群體性事件等,對國家、人民、社會、環境安全與秩序有嚴重影響和后遺作用,必須及時調度可用專業資源進行快速有效處置,防止事態惡性發展和蔓延??茖W規劃規模適中、結構科學、布局合理的各類應急處置力量體系具有重要意義,規模過大浪費社會資源,規模不夠無法有效應對,同時還要考慮結構布局的合理性,力求做到力量資源配置最優化。對突發事件應急處置力量的規模結構和布局進行科學論證,具有重要現實意義。
三、新媒體下民辦高校突發事件應急管理維度
(一)事前要以預防為主,展開預見性的管理
世界高等教育會議文件《21世紀議程》曾提出:“高等教育機構越來越需要有預見性的管理模式:面對日益急劇變動的世界,需要對各項任務進行有預見性的管理;為了確保更好地完成使命和實行形式的變化,需要對財力、物力和人力資源進行有預見性的管理?!贬槍γ褶k高校,預見性的管理模式如下。首先,要對民辦高校各個部門及區域開展安全風險評估,并對風險等級高的部門或區域實行重點監管。其次,要制定符合民辦高校校情的突發事件應急管理預案,預案要細化責任分工,落實責任到位。最后,要重視學生生命安全教育,提高學生的危險防護意識。
(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預測水平
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傳播速度快,影響范圍廣,對一個國家甚至全球都產生了影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應保持動態追蹤的思維,以突發事件的不確定性作為開展工作的基本思路,時刻關注國際國內形勢的變化,全面了解突發事件在政治、經濟、文化上的影響,以高度的政治責任感和敏銳的政治意識看待突發事件引發的問題。同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需要在黨中央戰略方針的指引下,深入了解作為教育對象的大學生所處的客觀環境和現實需求,準確全面掌握情況,防范突發事件的影響規模再度擴大。思想政治教育需要樹立預判意識,善于從細微之處見真章,將黨中央關于“應急管理體系和能力建設”“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精神落實到教育工作中,針對可能發生的突發事件,建立應急預案,開展應急演練,提升預防突發事件的能力。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突發事件快速響應和有效處置極為重要。突發事件是影響民辦高校安全穩定的重要因素,時間維度體現了突發事件發生發展的橫向順序,空間維度體現了突發事件發生發展的縱向空間。新媒體環境又為其發生發展創造了更大的不確定性。對此,要發揮新媒體在處理突發事件時的積極作用,避免其消極作用,努力維護民辦高校校園的和諧穩定。
參考文獻
[1]鄭社彬.民辦高校網絡信息安全突發事件的應急處置[A].公安部第三研究所.2020年“網絡安全技術與應用創新”研討會論文集[C].公安部第三研究所:《信息網絡安全》北京編輯部,2020:4.
[2]王蘇婭.淺談民辦高校突發事件應急管理機制研究——以河南省部分民辦高校為例[J].山西青年,2020(11):203+205.
[3]陳冬,胡璨.民辦高校突發事件應急管理工作研究——基于S學院的調查[J].辦公室業務,2019(21):6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