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海斐
◆摘? 要:現代信息技術與小學數學的融合要充分考慮數學教學目標的達成,圍繞教學目標在關鍵環節有效運用信息技術突破教學的重點與難點。運用信息技術提高課堂教學的趣味性,運用信息技術促進學生對數學知識的預習與復習,增強學生的互動與交流,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小學數學教學實現現代信息技術與數學教學的深度融合,要致力于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教師可以運用微課、慕課等信息技術手段,使學生自主獲取知識,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運用信息技術促進學生個性化學習,提高學習效率。
◆關鍵詞:小學數學;信息技術;智慧教育;深度融合;策略研究
一、充分發揮信息技術的運用,增強學生產生學習動力
傳統的教學方式不能有效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使得學生只能被動地學習知識,其探索精神得不到有效培養。信息技術的運用要抓住學生興趣點,促使學生產生學習動力。這也是信息技術與數學教學深度融合應該遵循的原則。
例如,在教學“軸對稱圖形”時,需要學生從了解軸對稱圖形的特點入手,理解軸對稱圖形的概念。教師運用多媒體展示各種軸對稱圖形,并且通過旋轉平移等讓學生觀察軸對稱圖形的特征,學生直觀觀察,結合生活中的圖形來進行對比,進一步發現了軸對稱圖形的作用。小學生的學習動力來自興趣,而信息技術可以營造動態的學習情境,可以有效刺激學生感官,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吸引學生注意力。學生在信息技術環境下可以全身投入數學學習,并且直觀形象的情境可以使學生對知識的理解由淺入深,由形象思維發展為抽象思維,這是信息技術融入數學教學的重要價值意義。
二、充分發揮信息技術的運用,促進小組合作互動
科學運用信息技術突出教學目標,化解教學重點與難點,這是信息技術深度融合于數學教學中的重要切入點。并且,信息技術的運用不能占用學生自主活動的時間,不能因多媒體PPT的過度播放而使小組活動、學生之間的相互探究與討論失去機會,而是要充分發揮信息技術的作用,促進小組合作互動,從而實現教學重點與難點的突破與化解。
例如,在學習長方形與正方形面積時,長與寬的概念學生不難理解,關鍵是理解面積的概念,本堂課的教學重點是掌握長方形與正方形的面積計算方法。在傳統的教學中,教師只是照本宣科地講解,讓學生死記硬背,但是學生靠死記硬背卻不會靈活運用。在教學中引入信息技術可以呈現不同的長方形與正方形,并且標有邊長長度。在教師的直觀演示下,學生就很容易理解面積的概念,并且掌握長方形的面積公式是長乘以寬,正方形的面積是邊長乘以邊長。在學生理解了長方形與正方形面積計算的內容后,教師還可以引領學生“走出教室”,用度量工具量一量學校長方形物體的長和寬并且進行面積計算。這樣,信息技術與主體活動相結合,可以更好地使學生深入理解與運用相關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提高學生“學以致用”的能力。因此,在突破教學重點與難點方面,信息技術發揮了重要作用。在信息技術與數學融合過程中,要注重信息技術使用的度,不能以信息技術多媒體的播放替代教師主導作用,更不能忽略學生的主體地位,要為學生提供直觀的數學信息,幫助學生理解數學知識,促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數學實踐活動,為學生探究提供指引。
三、充分發揮信息技術的運用,提高學生合作學習質量與效率
新課改倡導生本教學理念,教師要運用信息技術給學生創造自主活動的機會。隨著時代的發展,社會對人的合作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團結合作才能形成巨大的力量,才能達到目標,實現自身與集體理想。在數學教學中學生合作探索才能更好地集思廣益,相互借鑒,共同提高。而信息技術為學生的互動合作提供了優勢平臺。在此,也要特別注意的是,要杜絕因信息技術的過度應用而沖淡學生主體活動時間的問題,要運用信息技術提高學生合作學習質量與效率。
例如,在學習圓的面積時,圓的面積的計算方法以及公式的推導是重點與難點。傳統教學的教師在黑板上畫圖講解,演示以后讓學生記憶背誦,學生對于圓的面積知識印象不深,也不會運用。而運用信息技術可以動態地把圓細分為許多部分,從而再次拼接成一個長方形,使圓的面積計算發生了轉化,然后通過展示讓學生了解圓的半徑或直徑與圓的周長的關系。與此同時,教師還讓學生在課前用硬紙板制作圓的模型,結合多媒體大屏幕的展示進行切割操作,將切割下的部分拼成長方形。這樣,學生操作與信息技術展示相結合,既有視覺體驗,又有實際操作體驗,對知識的學習更加深入,以達到知識的真正內化。
四、充分發揮信息技術的運用,對學生實施課外輔導
現代信息技術的普及也對學生學習方式的改變產生了影響。通過利用網絡信息技術,教師可以對學生實施課外輔導,可以通過微課傳輸學習內容,布置學生作業。這種視頻形式的動態式作業直觀形象,促使學生更加積極主動地完成作業任務。教師可以給學生提供相關學習網站,根據學生的具體學習情況推送學習內容。學生的學習過程更具個性化,他們除了完成教師布置的相關任務外,還可以根據自己在學習中的弱項內容進行網絡搜索學習。同時,在學習過程中遇到相關問題,還可以在線上向教師請教或者與同伴交流,以此來徹底解決問題。現代信息技術與教學的深度融合打破了課堂教學的時空限制,使得學生可以隨時隨地進行學習交流,有利于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五、結束語
綜上述,信息技術與小學數學融合可以營造更加生動形象的教學情境,學生對知識形成的過程認識更真切,利于學生理解與運用。但是就目前來看,數學教學中信息技術的融合還不夠深入,這與教師教學觀念的更新以及對信息技術的優勢認識不足有著直接關系。信息技術引入小學數學教學產生的種種問題,影響了信息技術優勢的發揮,甚至降低了數學教學效果。因此,充分認識信息技術在數學教學中的優勢作用及存在的問題,探究信息技術與數學教學的深度整合策略,以增強學生數學核心素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參考文獻
[1]廖慧玲.淺議信息技術與小學數學教學的融合策略[J].新課程(綜合版).2019(01).
[2]陳國林.信息技術與小學數學教學深度融合研究[J].新課程(上).2018(07).
[3]王琦.信息技術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作用管窺[J].中小學電教(下半月).201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