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芝鳳
◆摘? 要:激勵教育具備較強的精神力,能讓學生感受到來自教師的熱切關懷,從而具備極高的自信,充分發揮出自身的潛力,讓學生擁有更高的熱情進行學習,并規范自己的行為,對班主任開展班級管理工作有著重大意義。所以,在新課改革背景下,小學班主任要充分意識到激勵教育方法的重要性,對學生進行口頭上、行為上的鼓勵,注重生生間的評價,增強學生的積極性和自信心,無形中實現學生的立德樹品,為學生今后的成長奠定基礎。基于此,本文探析了新課程下小學班主任工作運用激勵教育方法的策略,以供參考。
◆關鍵詞:新課改;小學班主任;激勵教育方法
為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增強其自信心,端正自己的學習態度,培育學生優良的道德品質,提升班級管理的實效性,需要班主任深刻意識到激勵教育重要性,既不能對學生“聽之任之”,也不能對學生過度苛責,找到激勵教育和懲戒教育的平衡點,真正做到“因材施教”,滿足學生精神層面的需求,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實現學生身心的良性發展,讓學生學會規范自身的行為,讓班主任更好的開展管理工作。
一、小學班主任工作中運用激勵教育方法的必要性
激勵教育即通過目標激勵,讓學生內心煥發出積極的力量,重新樹立學生的自信心,讓學生在今后的學習和日常生活中能夠保持更高昂的精氣神,并自覺地規范自身的行為。其次,能夠煥發學生的力量,激勵教育對于小學生而言具備較強的精神力,學生在長期的學習后,難免會出現身心疲勞的現象,存在一定的厭學情緒,通過合理的激勵,能夠讓學生從厭惡的情緒中脫離出來,從而在后續的學習中保持更加積極的心態。最后,能夠加強班級管理,通過激勵教育,讓學生能夠學會規范自身的行為,進而減輕班主任管理的難度。
二、小學班主任工作中運用激勵教育方法的原則
(一)注重以理服人
激勵教育要堅持以理服人,理性決定了班主任在某一時刻是否采取激勵教育,是該贊揚還是懲戒,這種理性會讓學生甘愿跟隨教師開展教學活動。因此,以理服人就是激勵教育的“度”,即尋根究底的探究精神和實事求是的批判精神,讓班主任根據客觀事實和客觀依據進行多元化思考,讓激勵能有理有據。
(二)落實以情動人
激勵教育的本質在于“給予學生積極的評價”,因此,其應用必須要建立在“以情動人”的原則之上,情感決定了班主任愿不愿激發自身的教學熱情、給學生給予積極鼓勵。班主任要和學生建立“忘年交”,對學生進行恰當的交流,尊重學生的情緒,將這種情感力量轉換為積極向上的正能量,同時還要批評和糾正學生存在的某些錯誤行為,及時疏導學生的不良情緒。
三、新課改下小學班主任工作中激勵教育方法的運用策略
(一)口頭上的激勵
口頭激勵是一種較為直接的激勵方式,對學生具有很強的認可力,且能夠對學生產生很深刻影響,很容易讓他們接受,也能夠讓教師們接受。老師口頭上的激勵,不僅僅局限于對學生行為的“對”與“錯”的評價,更多的是對他們的鼓勵和認可,讓他們產生一種成就感,使他們能夠更多的、積極的去思考問題,發散他們的思維。如:某一天班上的小梅告訴班主任,另一位在班級表現優良的學生劉小明在放學后沒有及時回家,班主任當時非常震驚,因為平時的劉小明非常遵守秩序,每天都能按時回家,為了弄清原委,班主任及時找到他詢問具體情況,原來是因為他在放學后看見一位老奶奶正在做農活,然后去幫忙而導致回家太晚,班主任知道原委后,表示非常相信他,并及時表揚了其“樂于助人”優良行為,并在全班同學面前進行表揚,通過這樣一種方式,讓學生學會辨別善惡,樂于助人,讓其在今后能夠更加熱心地去幫助別人。
(二)肢體上的鼓勵
語言是我們人與人之間的交流方式,但我們一般在講話的時候都會伴隨一定的身體動作,這就是肢體語言。肢體動作具有很強的精神力量,它不僅能讓學生的注意力全部集中在班主任身上,還能很好地消除學生的緊張和膽小心理,有效拉近班主任和學生間的距離。比如在某一次運動會上,某位同學因為腿部輕微受傷,難以順利開展跑步,但是仍然堅持跑完了四百米,對于這種堅韌不拔的精神,班主任可以在結束之后,微笑著豎起大拇指,或者拍拍他的肩膀,對學生的行為給予肯定,贊揚了學生堅韌的品質,就是這樣一個小小的舉動,就可以讓他們心里充滿暖意,輕松拉近學生和老師之間的距離,讓這位同學在今后能夠更加保持堅韌不拔的品質,去積極勇敢的面對生活上、學習上的問題。
(三)同學之間相互激勵
學校除了老師更多的就是同學,同學之間相對教師了解的更加深刻,且學生在課余生活其他同學會更加了解,借助于同學之間的評價,能夠挖掘其他同學身上的閃光點和缺點,對于閃光點,需要將他樹為榜樣,對于缺點,則需要在同學的幫助下加以糾正。因而,班主任可以在期末開展一次總結大會,其內容是關于學生這學期的表現,不管是生活上、學習上,同學時間都可以相互討論。比如,小紅同學起來說道:“我認為日常行為中應該要具備很好的態度,要始終養成良好的道德品質和行為習慣”,“在生活中要樂于幫助他人。”“我無意間看見小明同學扶老奶奶過路,這種行為值得我們學習。”等等,在學生們提出后,班主任再對其進行總結,好好的接受學生們的觀點,讓學生發現其他同學身上的閃光點,無形中規范自身的行為、言語及學習習慣。
四、總結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化,激勵教育已經越來越突顯出其重要性,它不僅能夠激發學生們的學習熱情,還能提升其自信心,從而在今后的成長道路上保持更加優良的心態,因此,班主任要深刻意識到激勵教育的重要性,積極對學生進行行為和肢體上的鼓勵,無形中規范學生的行為,進而有效提升班級管理效率。
參考文獻
[1]馬登霞.新課改下小學班主任工作中激勵教育方法的運用[J].新課程,2020(18):223.
[2]張玉芳.新課改下的激勵教育方法在小學班主任工作中的應用[J].新課程,2021(03):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