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紹先
摘要:作業作為一節課的補充部分,在檢測教師教學效果和學生學習效果上具有重要作用,當前初中數學傳統作業多為書面文本性作業,注重對學生知識掌握和成績提高的訓練。數學實踐型、開放性、探究型、合作型等多類型發展性作業相對欠缺,學生數學能力的培養有待提高。將數學作業與數學核心素養相結合,對作業進行精心設計,不斷優化,則能夠使作業發揮最大價值。因此筆者主要研究的問題為弄清當前初中數學作業現狀,提出作業設計方案,基于數學核心素養對數學發展性作業方面提出新的要求。
關鍵詞:核心素養;初中數學;發展性作業;優化
前言
初中數學發展性作業立足于“促進人的發展”,不同于傳統習題型作業,強調用發展性眼光看待學生、看待學生作業、看待學生發展。傳統作業在布置、批改、評價等方面存在一定的欠缺,未能很好的起到鞏固學生知識,提高能力素養的效果,對教師對學生來說都是一種負擔,因此對作業進行發展性設計改革尤為重要,站在學生立場上設計作業,使學生通過作業的練習真正獲得相應的數學能力,以核心素養為導向,改變原有的作業觀念,對作業進行優化設計,提高作業的有效性、發展性、科學性,引導同學之間進行交流、合作,保證學生獲取知識的同時發展他們良好的價值觀是教育的最終目的。
一、核心素養視域下初中數學發展性作業優化思路
1.創設情境--問題模式
問題情境的創設不是簡單地把生活中的問題搬到課堂上,而是需要一定的策略和藝術,教師應本著貼近學生生活深度挖掘情境與問題之間存在的聯系。在解題中如果能夠舉出具體的生活實例不僅可以吸引學生解題的求知欲,更能有意識地去培養學生數學建模素養,讓學生主動地進行知識建構、解決問題。例如九年級上冊第五章的概率問題在我們生活中應用非常廣泛,越來越多的人購買彩票、股票、分期付款等等。在講解概率知識點時可以給學生創設一種讓學生自己去買票的情境,或者同學之間的打賭游戲。
2.滲透解題思想--反思模式
同學們在進行數學解題時可按照波利亞解題,即理解題目、擬定方案、執行方案、回顧建立適合自身的解題模式,做到尋根溯源。在解題中引導學生畫圖,以形為背景,以數為工具,運用數學抽象素養來幫助學生理解代數,通過代數幫助學生理解形,將圖與形融合在一起構建清晰的數學解題過程,提高學生數學思維。
二、核心素養視域下初中數學發展性作業優化實例
人教版數學九年級上冊的教科書分為五章:第一章一元二次方程、第二章二次函數、第三章旋轉第四章圓、第五章概率。九年級上冊整個教材的編寫與設計符合了我們數學的核心概念,既可以使學生研究數量關系又可以探索空間形式,培養學生數學思維創造力、抽象的邏輯思維能力、表達能力,為我國教育目的(培養全面發展的接班人)做鋪墊。
以摸球游戲為例展開分析。其具體的素養體現--化“理論”為“實際”,趣味實踐性作業提升學生數據分析能力。
案例分析
本案例是來自九年級上冊的概率這一章節,本次概率作業的設計步驟分明且每一步都有解題過程的相應提示,能夠讓學生做到心中有數激起學生探索欲和求知欲。例如第一題為生活中常見的出拳游戲,一來是學生比較熟悉的場景,比較簡單理解,二來為下面的題做鋪墊,接著后面的題依次為摸球游戲、投幣游戲、抽牌設計等實驗,題型設計的很有趣,接近生活實際,讓學生在做作業的過程中經歷觀察、推理、交流、討論等思想,最后一題所設計的數學作業為開放型題目,箱里里面的選擇由學生決定,可以選擇換也可以選擇不換,每個學生做的選擇都不相同,那么結果就不同,通過這種自由選擇的方式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學會與他人交流合作,有利于培養學生的發散性思維和創新思維。
作業優化意見
本次作業的設計在數量上略顯較多,五個場景中各有兩到三個小題,對于每道小題也不是顯而易見就能解決掉,尤其是第四場景和第五場景需要學生自己設計題目,對于學生來說是有些難度的,作業對于學生的意義是能夠使學生熟練計算古典概率,體會概率的意義,由波利亞的解題理論可知,做題需要四步法,每一步都要有自己的見解和思想。因此在數學題的量上并不是越多越好,太多的數學題反而會使學生產生恐懼和厭倦的心理。
(1)分層作業的設定
多元智力理論指出每個學生的智力表現形式都是獨特且多元的,學生智力之間存在差異,那么在作業設計上就要考慮到不同的學生智力水平,根據學生不同的智力特點設計多層次化的作業,增加作業的趣味性、探索性,使每一個學生都得到完全的發展。
因此對于作業的設計,在作業數量的設置上要求精和簡,考慮到學生之間存在的差異性,把作業進行分層化設定,分為A, B兩個題區,學生們可根據自身學習水平和知識掌握程度自主選擇適合自己的題區來做。
(2)時間和空間上的拓展
可附加開放探索型題目,如:有興趣有條件的同學們可在課堂之后的時間借助多種工具來搜索相關材料:概率的起源。由小組為單位依次進行匯報展示。
教師通過該題可擴大學生搜集信息的時間和空間,在此建議教師給學生三天的時間,把作業的主動權交還于學生,學生可把收集的資料做成ppt形式,充分利用現有的信息技術手段在班級內以小組為單位派代表依次進行匯報展示,由教師選取優秀作品進行展示并對優秀學生進行獎勵,不僅能夠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對于學生來說更是一種鍛煉,提高學生的交流與合作能力。
結語
綜上所述,傳統作業多為書面作業,發展性作業相對書面作業會更多設置一些探究類、實驗類、操作類開放類作業形式,根據學生需要設置難度不同、類型不同、層次不同的數學作業,作業類型不再過于單一,其次作業目的的不同,傳統性作業目的大多數為基礎知識的練習鞏固,達到熟能生巧的結果,而發展性作業目的在此基礎上,增加了作業目的的多樣性,注重發散學生思維。
參考文獻
[1]黃禮祥.基于自主學習理念的初中數學發展性作業設計[J].數學大世界(上旬),2021(03):69.
[2]王瑞.發展性作業設計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中學課程輔導(教師通訊),2020(15):9-10.
[3]劉淑杰.關于學生發展核心素養的初中數學作業設計簡析[J].考試與評價,2020(0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