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鑫
摘要:突如其來的環境變化給我國經濟帶來巨大沖擊,同時也導致企業運營和員工心理發生一定程度的變化。在當前防控的態勢下對于員工的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在企業恢復中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它體現的是一個企業的人文風貌和企業精神?;诖耍F從防控期間開展人文關懷與心理疏導的現實意義著手,并擬定適合于現階段企業現狀的應對策略,在真正意義上將防控及恢復員工狀態的工作做到最好,實現企業的可持續發展目標。
關鍵詞:防控;人文關懷;心理疏導
引言:伴隨企業內部與外界環境改變,在防控階段,部分員工的心理問題會逐漸增多,企業員工的思想工作是一個企業恢復原有經濟實力關鍵點。此時,企業有必要進行相應的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來增強企業的凝聚力,強化員工的思想,使其堅定不移,持續不斷,保證企業團隊協同穩定,從而推進企業經濟復蘇。
1加強企業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的必要性分析
在當前防控階段,受我國經濟環境的影響,市場經濟的競爭愈演愈烈,導致大部分企業的發展也面臨著不斷地挑戰,員工也因為企業的動蕩變得人心渙散,所以強化對企業員工的人文關懷與心理疏導變得極其重要,現從下面兩個方面闡述開展相關行為的重要性。
首先,企業要照顧到員工的身心發展。在當前競爭激烈的市場環境之中,部分員企業產生焦慮、抑郁、無助的消極情感,這些消極情緒會在員工之間相互不利影響[1]。企業的關懷和心理疏導可以清除員工的負面情緒,使其建立良好的工作態度及正確的企業價值觀。其次,需要樹立起積極的企業精神的象征,它可以推動企業的持續發展,然而良好的企業形象需全體員工的共同努力。增加人文關懷和員工心理疏導可以提升企業的凝聚力、向心力,使得員工擁有強烈的企業認同感與歸屬感,從而帶動員工的團結協作精神、調動員工對企業工作的積極與熱愛,這也是一個企業形成自身企業文化的必要條件。
2 加強對員工的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的策略
在防控形勢常態化的趨勢下,企業加強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建設穩定發展的企業的前提是著力改善員工現狀,增強員工的企業責任感。企業需要以實際利益解決員工關心的問題,消除員工的后顧之憂。目前,由于環境變化因素導致員工心理失衡,企業與員工缺乏協調統一,詳細如下:
2.1防控形勢常態化下,開展具有針對性的教育指導,強化員工的心理思想,推廣開展十九大精神,利用周圍基層民眾的事跡“由點及面”,帶領員工爭創卓越佳績。開展多種類型的心理思想教育,全面照顧員工的個性化,讓員工建立極佳的三觀。強化對企業員工的關懷度,通過當前流行的新媒體途徑,開設特色的辦公欄目,建立微博或是微信群,構建對員工的人文關懷。
2.2防控形勢常態化下,推進企業的民主制度,完善對等、公平的話語機制,將民主機制、方法利用最大化,給予企業員工更多的知情、參與、決策以及監督管理權限。借助員工大會、民主會、意見箱、各級座談會等形式,接受員工的意見,聽取員工的真實想法,確保員工能夠積極行使自己在企業的各項權力。提升員工防控過程中的核心位置,增強企業員工的愛崗、敬業精神和思想,打造一個民主、和諧的工作環境。
2.3積極鼓勵員工的個性化發展,幫助企業員工實現自我崗位價值,給予企業員工更大的施展空間,強化員工的集體性以及團結性。在防控形勢常態化下,樹立先進、具備有影響力的企業形象,營造出“良性競爭的”的工作氛圍。企業應有效改善員工收入機制,依照多勞多得、待遇優厚的原則,帶動企業員工的工作積極性,讓員工以優異的服務態度、質量面對企業的客戶群體。
2.4著重于幫助企業員工解決工作、生活重的困難、難點問題,做好員工心理協調工作。在應對防控形式下,重點疫區員工的心理影響,及時進行心理咨詢工作,減輕員工的心理壓力。外出時,要做好員工保障工作,避免員工產生過憂的心理,對于造成情緒員工薪資問題,如績效、醫療保險等。企業需加強人文關懷和心理咨詢,在防控過程中加強對員工的宣傳教育,讓員工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保持良好的心態。企業還應通過專業的心理咨詢,掌握和解決員工在生活中遇到的困難,使員工能夠減少焦慮、恐慌和消極情緒,以良好的心理狀態應對重返工作崗位后的諸多壓力。
2.5營造和諧、宜人的工作氛圍,為企業員工營造干凈的工作環境,提升員工的工作積極性、效率,豐富企業員工的日常文化生活,多多開展多樣化的文體活動,舒緩員工的壓力,釋放負面情緒。如帶領員工開展新工作,減少負面信息影響,在業余時間舉辦一系列有益員工身心健康的線上活動,如,以“云健身”方式相約于線上、曬出員工滿意的視頻或圖片。
3 結語
在防控階段,企業變成了員工堅實的后盾,這樣一來,企業會與員工工之間建立深厚的友誼和信任,并讓員工將企業看作是自己的第二個家。企業作為員工之間的橋梁,不單單要關心人的健康,更要關心員工的心理健康。要把員工的心理保健和心理需求作為促進和諧企業的催化劑,全面展現出企業組織的凝聚力和橋梁作用,為員工的幸福、健康生活和企業的和諧發展作出應有的貢獻。總之,在全國面臨防疫攻堅戰的時候,企業不但要漸漸恢復生產,還要保障職工的生命安全,更需持續關注員工的心理狀況。由此,企業與員工才能同舟共濟,渡過難關。
參考文獻:
[1]任小林. 加強社會轉型期人文關懷,構建職工和諧的精神家園[J]. 科技風, 2018(32):86-87.
[2]柴文顯. 如何在企業思想政治工作中加入人文關懷[J]. 現代國企研究, 2018(08):33-34.
[3]耿榮柱. 讓黨旗在疫情防控一線高高飄揚——云銅股份黨委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側記[J]. 中國有色金屬, 2020(06):13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