閔倩倩
摘 要:在新課改的背景下,著重強調(diào)要在生活化視角下,開展高中化學實驗教學設計活動,有效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動力,全面培養(yǎng)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yǎng),增強學生的學習動力。化學實驗與生活實際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教師要基于生活化視角開展化學實驗教學活動,促使學生可以輕松把握化學知識、培養(yǎng)化學思維,提升高中生化學實驗成功水平,進而全面增強高中生的化學學科核心競爭力。文章從多個方面闡述高中化學實驗教學設計的有效策略。
關(guān)鍵詞:生活化視角;化學實驗教學;高中化學教學;策略
一、 引言
在新課改教學要求下,教師要根據(jù)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科學開展化學實驗教學設計活動,促使化學實驗教學通過生活化教學手段完成,進而提升學生的化學實驗核心競爭力。在教師進行化學課程教學的過程中,可以在進行實驗教學的過程中做到課程拓展,使學生意識到化學與生活是息息相關(guān)的。從而有效提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與學習欲望,促進學生的學習效果得到有效提升。在生活化視角下,教師可以運用貼合高中生生活的內(nèi)容,指導學生完成化學實驗,幫助學生拓展學習認知,進而全面掌握化學實驗的流程、方法等,有效夯實化學學科基礎知識、培養(yǎng)化學綜合能力。另外,具體的化學實驗中,學生將化學實驗與生活實際銜接的自主性不強,導致化學實驗學習過程難度增加,大大降低了高中生的化學學科學習積極性,為了改變這種不良的教學現(xiàn)狀,教師運用生活化教學手段開展化學實驗教學活動,全面增強學生的學科實驗學習積極性。
二、 進行生活化實驗教學的原則
(一)實效性原則
如果在教師進行教學時,學生認為學習內(nèi)容枯燥無趣,就會提不起進行課程學習的興趣。因此在教師進行教學的過程中,必須要針對實效性原則進行有效設計。教師通過帶領學生在課堂上發(fā)掘生活化的化學實驗,可以使學生的學習興趣能夠得到充分激活,并且提升學生的課堂參與度,使學生能夠積極地投入到研究的過程中來。但是在教師帶領學生進行實驗課程學習的過程中,必須也要使學生通過實驗的方式完成對自身學習需求的滿足,否則很有可能會出現(xiàn)學生雖然積極地參與了實驗,但是卻沒有針對實驗中所蘊含的化學原理進行有效記憶,導致學生僅僅是“看個熱鬧”,而不是真正地進行了化學內(nèi)容的有效學習。
(二)自主性原則
教師想要帶領學生進行生活化的實驗學習,就必須要針對學生的自主性進行有效把握。對學生來說,如果他們僅僅是被老師“帶著走”,而不是通過自主學習的方式完成對自身求知欲的滿足,那么他們必然永遠無法學會學習。因此在教師進行教學的過程中,應當盡量避免傳統(tǒng)教學過程中“教師教書,學生聽課”的教學手段。使學生能夠成為課堂活動當中的主體,進行自主的化學實驗,并使學生通過進行實驗的方式對問題獨立地解決,使學生的自主性通過這樣的方式得到有效的提升。
(三)趣味性原則
在教師進行高中化學課程教學的過程中,必須要有效遵守趣味性原則。對學生來說,想要學好某一學科,必須要對這一學科的興趣進行有效培養(yǎng),如果對某一學科沒有學習的興趣,往往會導致學生學習效果較差。因此在教師進行生活化的化學教學過程中,必須要保證化學實驗教學的內(nèi)容能夠具有一定的趣味性,使學生能夠通過學習的方式對自身的學習興趣進行有效提升。在教師進行教學的過程中,可以通過實驗現(xiàn)象、實驗步驟的設置等手段針對實驗的趣味性進行有效提升,另外在進行實驗問題設計的過程中,也需要使問題層層遞進,避免問題太難,打壓學生進行學習的積極性。通過問題難度層層遞進的方式來進行教學,能夠使學生更快地與課程產(chǎn)生連接,融入教學情境,使教師能夠?qū)崿F(xiàn)生活化的實驗教學。
三、 生活化視角的高中化學實驗教學設計分析
(一)利用與生活息息相關(guān)的內(nèi)容進行化學實驗教學
在教師進行生活化的高中化學實驗教學時,必須要針對實驗主題進行選擇。教師如果在進行實驗教學的過程中,沒有針對實驗主題進行有效選擇,很有可能會導致化學實驗與學生的實際生活相脫離。一旦出現(xiàn)這樣的情況,學生很有可能難以將化學課程與生活實際進行有效連接,因此在教師進行實驗主題選擇的過程中,必須要謹慎對待。這是因為學生所學習的一切科目歸根結(jié)底是為了使學生在生活中能夠進行應用而設置的,如果學生難以在生活中針對所學習的知識進行有效應用,那么使學生進行課程的學習也就失去了其原有的意義。
教師可以在學生的生活中選取一些與學生的生活息息相關(guān)的內(nèi)容,并帶領學生進行化學實驗,完成生活化的學習。例如,在教師帶領學生進行《檢驗食品中的鐵元素》這一實驗的學習時,教師就可以向?qū)W生們進行詢問:“我們在生活中為什么要多吃蔬菜呢?”學生們回答使用蔬菜可以對人體內(nèi)的各種微量元素進行補充。這時教師就可以對學生說:“老師今天帶來了一捆菠菜,你們知道菠菜含有哪些微量元素嗎?”通過這樣的教學方式引出化學實驗《檢驗食品中的鐵元素》。教師可以首先讓學生通過小組討論的方式針對實驗進行設計,教師可以在學生討論的過程中進行簡單的引導,并與學生共同進行實驗方案的有效制定。在完成實驗過程的制定后,教師就可以為學生分發(fā)實驗設備,并給予每個小組一些菠菜,使學生自主進行化學實驗。通過這樣的方式,教師就讓學生完成了生活化的化學實驗,在完成化學試驗后,教師還可以使學生針對實驗過程中的化學反應式進行書寫,使學生能夠?qū)嶒瀮?nèi)容轉(zhuǎn)化成化學知識,并能夠進行實際應用。在實驗教學課程的最后,教師則可以通過科普的方式使學生了解到,如果人體中缺乏鐵元素會造成怎樣的后果,使學生在進行學習的過程中能夠做到從生活中來,回到生活中去,使化學實驗能夠依托于生活,并回歸于生活。不僅能夠針對學生的化學知識進行有效提升,還能夠保證學生的生活知識能夠得到提升。
(二)利用生活中的現(xiàn)象進行教學
很多學生在進行化學知識學習的過程中經(jīng)常會出現(xiàn)一個誤區(qū),那就是他們認為化學與生活實際之間存在著一定的差距,在日常的生活過程中并不能對化學知識進行應用。因此很多學生在進行化學課程學習的過程總對化學課程不重視,認為除非以后從事化學相關(guān)專業(yè),否則不會與化學產(chǎn)生過多接觸。但是實際上化學與人們的生活往往是息息相關(guān)的,化學其實就來源于生活。如果我們在生活過程中仔細觀察,經(jīng)常會在生活中發(fā)現(xiàn)化學的影子。因此,在教師進行教學的過程中,可以選取生活中常見的現(xiàn)象進行化學實驗課程的教學,使學生通過實驗的方式發(fā)現(xiàn)化學就在我們身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