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穎娟
摘 要:在新經濟金融環境下,各大商業銀行在經歷了資產質量快速惡化的陣痛,切身體會了不良資產處置所面臨的巨大挑戰,如何能高效地化解不良成為商業銀行,為了在挑戰中尋求發展,而不得不面對的重大問題。本文搜集、整理了目前商業銀行不良資產的現狀及成因,通過分析不良貸款成因及目前已經采取的不良資產處置手段和措施,發現商業銀行現階段處置中主要遇到的問題。基于現狀,針對性地提出解決對策,對商業銀行尋找積極有效的不良資產處置化解方法,提升資產質量,增強風險抵御能力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商業銀行;不良資產;處置;清收;訴訟
中圖分類號:F23???? 文獻標識碼: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1.32.043
0 引言
在當前疫情特殊的經濟金融時期,實體經濟活動受到較大沖擊,由于處置疫情政策措施得力,國內疫情得到基本控制,國家陸續出臺了一系列的政策,加大了對金融信貸的支持力度,目前經濟逐漸復蘇。但仍有大量的中小微企業面臨關門、歇業風險,商業銀行不良貸款還有可能處于上升通道,信用風險暴露值得警惕。若不良資產處置進度跟不上不良貸款增長的幅度,不良資產的不斷累積將會占商業銀行更多的成本,極大程度上加大了商業銀行的經營風險,以至于引發系統性金融風險的爆發。
1 不良貸款成因
1.1 內部原因
(1)貸前調查未盡職,對借款人風險信息掌握不充分。缺失了相關的基礎材料,對借款人第一還款來源分析不全面,過度依賴第二還款來源。
(2)貸中審查不嚴謹。基礎資料中缺少相關資料,對合同要點、抵押登記、放款審核等風險要點未能準確診斷風險,對未發生的風險缺乏“預知預判”能力。
(3)貸后檢查不到位,對借款人風險識別能力較弱,未采取有效保全措施來化解風險。未按制度要求開展日常貸后檢查、特別檢查,導致未能采取有效的風險緩釋措施在貸款發生逾期前來化解風險,更導致后期的催收乏力,錯失逾期貸款催收的最佳時機,從而形成不良。
1.2 外部原因
一是銀企業自身不具有較好的財務管理、市場競爭力等經營的先決條件,經營不善造成企業虧損。二是過度擴大企業規模,造成資金鏈斷裂。三是通過受關聯企業影響,導致企業財務狀況異常。四是擔保人無代償能力。五是多頭融資,導致過度授信,資不抵債。六是因國內外經濟金融環境變化,受宏觀經濟形勢影響。
2 現階段商業銀行主要采用的不良資產處置方式及存在的困難
2.1 直接催收
主要為現金清收。商業銀行清收人員對借款人、保證人及抵押人通過電話、短信、微信等方式開展非現場催收,或者通過上門協商還款事項的方式進行現場催收。
主要存在以下困難:
(1)找不到借款人住所,或債務人已從原單位離職、經營場地滅失、債務人親屬不配合等情況,導致無法有效開展現金清收。
(2)隨著銀行不良貸款率的不斷攀升,擔保公司代償數額攀升,喪失代償能力和意愿。
2.2 貸款重組
銀行由于借款人財務狀況惡化,或無力還款而對借款合同還款條款做出調整的貸款。
主要存在以下困難:
(1)貸款重組后,企業只是暫時減緩了資金周轉壓力,經營狀況未實質性地改善,債務危機仍無法解決,貸款再次到期后,借款企業仍沒有還款能力,貸款處于逾期狀態,甚至后續轉為不良。
(2)借款人及擔保人還款意愿較差,出現逃廢債現象,不配合銀行貸款重組的相關手續,以至于重組難以推進。
(3)無法落實抵押擔保條件。例如通過借新還舊的方式進行貸款重組,銀行需要將抵押項下土地需先解押后重新抵押,可能存在因抵押順位輪后,而喪失優先受償權的風險;且因抵押物需重新評估,額外增加了抵押物的評估費。
2.3 訴訟(仲裁追償)
根據債務人的財產情況、抵押物情況,向當地法院提起訴訟,并按照生效的法律文書在規定時間內要求債務人履行或申請執行。
主要存在以下困難:
(1)存在未在保證期間對借款人、保證人、抵押人提起訴訟或仲裁,或放棄相關權利,導致相關責任人免除責任。
(2)因抵押物帶有租賃、多處抵押物在一個他項權證項下、抵押人不配合銀行的工作、非貸款銀行首封、為抵押人唯一住所、商業用房轉讓稅費過高、網拍對抵押物的質量要求較高等原因,導致抵押物處置難。
(3)目前不良貸款訴訟案件也逐年增多,而法院工作人員不足,加之受債務人還款意愿差、借貸糾紛復雜等因素,起訴案件處理周期較長。
2.4 委托第三方追償
經清收人員非現場、現場催收無果的貸款,可借助外力,委托正規的催收公司進行清收。
主要存在的困難:委外催收公司缺乏相應的法律法規的監管和約束,行業內部未形成普遍認可的行為準則,存在專業程度低、運營不規范、合規性較差等問題,容易損害銀行聲譽。
2.5 以物抵債
以物抵債是指商業銀行為降低不良貸款率,基于法院、仲裁機構的生效法律文書或當事人雙方的約定(協議抵債),折價收回借款人相應實物資產以抵償債務的行為。
主要存在以下困難:
(1)稅收過高。部分案件判決認為,因申請執行人自愿接受以物抵債方式執結,故產生的費用應由申請人商業銀行承擔,承擔稅收過高。
(2)因以物抵債資產評估價值高于貸款本息,根據法院要求,銀行還需預付差價,可能會給商業銀行帶來更多的不良資產、更多的虧損。
(3)根據監管要求,商業銀行需對物抵債資產進行日常管理,并要求限期處置,無形中增加了商業銀行的負擔,商業銀行主動實施以物抵債的意愿不強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