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曉萍
摘?要:隨著當前時代的不斷發展和進步,幼兒園教學更加注重幼兒解決生活問題的能力。幼兒教師在開展科學活動的時候,應該密切聯系幼兒的實際生活,讓幼兒結合身邊的事物進行探索。教師在課堂教學之前,可以為幼兒創造生活化的科學探究情境,讓學生從生活當中收集科學活動材料,通過采取積極的教學手段,讓幼兒進行科學知識的探索,并且把課堂上所學習的知識運用到自己的生活當中,充分調動幼兒參與教育活動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關鍵詞:幼兒園;科學活動;生活化教學
一、 引言
在幼兒的成長和發展過程中,教師對孩子的科學教育是非常重要的,科學教育的主要目的在于通過幼兒生活當中熟悉的事物,引導幼兒自主探索科學知識。教師在為孩子選擇教學內容的時候,需要結合幼兒對于生活的認知,不同的教學內容在教學過程中會產生不同的教學效果,教師要針對幼兒的年齡特點和認識水平為孩子選擇教學內容。在教學方法的選擇上,不能夠僅僅采取現代化的教學方式,更重要的是讓幼兒在動手實踐操作的過程中,獲得成長。幼兒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不斷挖掘幼兒生活當中所存在的科學知識,讓孩子在學習文化知識的過程中,進行生活現象的觀察,提高幼兒的綜合學習素養。
二、 幼兒園科學活動生活化的意義
根據幼兒的實際發展情況,帶領幼兒開展科學探究活動,需要采取多種多樣的方法,其中結合生活實際進行科學探究活動能夠降低難度,教師可根據幼兒的實踐生活選擇簡單的科學知識,并且將生活實際融入科學活動中。教師在幼兒參與活動之前,可以有目的地組織幼兒開展科學活動,讓幼兒在教師的帶領之下學習到系統的、簡單的科學知識,最終形成完整的科學認識體系,促使幼兒得到全面的發展。當前幼兒園的教學改革正處于關鍵階段,幼兒園的課程當中蘊含著豐富的教育教學資源,凡是能夠促進幼兒身心發展的知識都可以融入幼兒園的課程教學當中。幼兒階段的科學活動蘊含著多方面的知識內容,教師可以在帶領幼兒開展科學探究的過程中,融入其他學科方面的知識,為幼兒選擇新穎有趣的科學探究活動。教師可以融入生活實際案例讓幼兒了解人與自然之間的關系,巧妙地對學生進行科學知識的探究引導。幼兒階段的孩子思想比較單純,教師在帶領幼兒開展科學探究活動的時候,需要結合幼兒所熟悉的生活實際,讓他們感覺到科學活動在我們實際生活當中能夠發揮巨大的價值。并且幼兒還可以把課堂上學習到的本領運用到自己的生活實際當中,提高幼兒解決問題的能力,讓幼兒在今后對科學探究產生更大的興趣。
三、 幼兒園科學活動教學存在的誤區
當前幼兒階段開展科學探究活動,仍然存在一定的誤區。首先,很多幼兒教師在帶領孩子進行科學知識探究的過程中,經驗并不夠豐富,對于幼兒的身心發展規律了解不夠透徹,在組織孩子開展科學活動的過程中,過于注重向孩子進行知識的傳授,忽略了孩子動手實踐操作的重要性。而一些經驗豐富的教師在活動中,往往會受到自己教學觀念的影響,不會結合新時代的特點對幼兒進行創新性的教學。教師的整體科學教學水平有待提高,教師不僅需要對于幼兒的身心發展進行全面的了解,還需要對于科學活動進行積極探究,讓幼兒通過動手實踐提高自己的科學探究能力。
其次,處于幼兒階段的孩子往往比較活躍,教師在活動中需要充分保護孩子的好奇心,注重激發幼兒的探究學習思維,引導幼兒在動手操作的基礎上進行交流合作。但是很多幼兒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缺乏與幼兒之間的交流互動,過于強調教師在活動中的地位,教師在活動中對孩子進行演示的過多,忽略了幼兒的感受,影響了幼兒主觀能動性的發揮。這對于教師帶領幼兒開展科學探究活動,具有非常不利的影響。
最后,幼兒雖然能夠在活動中進行動手探究,但是仍然缺乏親近大自然的機會。在現實的幼兒教學過程中,學校應該在充分考慮安全的前提之下,帶領幼兒走進大自然,觀察大自然當中的科學知識。而不能限制幼兒體會大自然的機會。如果僅僅依靠室內的科學探究活動,讓幼兒進行課本知識的探究學習是遠遠不夠的,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并不利于幼兒的科學活動開展。
四、 幼兒科學活動生活化教學的策略
(一)創設科學探究環境,提供活動基本保障
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創設適宜的科學活動環境,是保證幼兒開展活動的重要前提,良好的環境能夠吸引幼兒積極主動地參與進來,促使幼兒在科學活動的過程中提升自己的探究學習能力。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應該結合幼兒的實際生活,結合不同的科學探究活動,創設適宜的探究環境,提高幼兒參與活動的頻率,確保幼兒在參與的活動中能夠高效完成教師所布置的任務。在具體的教學活動中,教師可以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和性格特點,結合幼兒課程所學習的內容,利用幼兒身邊的資源,給幼兒創造生活化的學習環境。比如,教師可以在教室的墻面上張貼各種常見的科學現象手抄報,引發幼兒的好奇心。教師還可以在教室的角落設置科學活動區域,并且在相關區域投放與生活相關的科學探究材料,讓幼兒在課下自然而然地接觸各種科學現象,促使幼兒在生活實際當中進行積極的探究活動。
例如,幼兒教師在帶領孩子開展科學活動“我愛我的小動物”時,可以在班級內張貼關于小動物的圖片,提升孩子在班級當中的觀察能力。教師在幼兒園的角落為孩子飼養一些小動物,讓幼兒觀察這些動物的生活特點。此時有的孩子就會發現小兔子特別可愛乖巧,它們喜歡在籠子里爬上爬下,還喜歡吃各種各樣的蔬菜。通過教師的引導,孩子能夠從自己的生活實際出發,有意識地進行科學知識的探究學習,吸引幼兒的注意力,促使幼兒主動地進行觀察,并且探究科學知識。最終讓幼兒在教師的帶領之下,真正的體驗科學探究的快樂。
(二)尊重幼兒的好奇心,激發幼兒科學興趣
幼兒在進行科學知識探究學習的時候,只有具有強烈的好奇心,才能夠結合生活實際進行仔細耐心的觀察,并且進行探究學習。幼兒在生活當中經常能夠發現一些充滿趣味性的事物,并且對它們充滿好奇心,這時幼兒會結合自己的生活常識,進行不斷的實踐探索,逐步培養自己的探究學習思維。因此在實際的生活和教學過程中,幼兒教師要注重保護孩子的好奇心,拓寬課堂教學的空間,讓幼兒積極主動地到生活當中進行科學活動。當幼兒在科學活動中出現疑問的時候,教師需要耐心地對孩子進行鼓勵,在必要的情況下,還需要對孩子進行指導,讓孩子能夠對科學探究活動充滿興趣,讓幼兒積極主動參與到教師所組織的各類科學探究活動過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