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一石
摘?要:在信息技術的支持下,創新教育理念得到了深度發展,這為高中教育教學管理提供了更豐富的路徑。對于高中教育教學而言,同樣需要借鑒更豐富的管理經驗,由此完成全新教格局下的創新與改革,適應網絡信息時代的新要求、新特點和新任務,注重教育教學與改革的長效推進。尤其是在“互聯網+教育”的創新教學模式下,要不斷為高中教育教學質量提升提供保障。鑒于此,文章以“互聯網+”為背景,分析高中教育教學面臨的阻力,并分別針對其管理與改革提出幾點建議,以供參考。
關鍵詞:“互聯網+”;高中教育教學;管理;改革
一、 引言
網絡信息時代之下,教育領域獲得了深入的發展,“互聯網+”作為技術創新的產物,在各個領域中占據了主導地位,全面改變了社會的發展形態。同時,在“互聯網+”技術的全面滲透中,高中教育教學同樣迎來了重大機遇,如何依賴網絡信息技術創新教學管理,已然成為教育領域重點探討與關注的課題?!盎ヂ摼W+”模式在高中教育教學中的應用,將有效突破傳統教育教學中面臨的困境,更高效地實施學科教育與理念滲透。尤其是在互聯網技術日臻完善的背景下,更能夠促進高中教育教學的深度發展,逐步實現教育教學的現代化,為我國的教育發展創造和鋪設出康莊大道。
二、 “互聯網+”于高中教育教學的重要意義
如今,伴隨著網絡信息時代的發展,高中教育教學理念的持續創新發展,對“互聯網+”的需求與契合點日益增加,逐步產生了推動“互聯網+教育”的強烈呼聲。為適應網絡信息時代的特點,應當致力于兩者之間的契合,賦予“互聯網+”技術更重要的意義。一方面,“互聯網+”有助于改善教學管理效果,從傳統高中教育教學管理看,存在著機制不健全、體系混亂、流程復雜及脫離實際等現象,這些問題導致各類教育管理改革收效甚微。而在“互聯網+”模式下的高中教育教學管理,則能夠借助信息技術,更好地挖掘管理空間,實現教學管理模型的重構和優化,使教學管理的內容和層次更加清晰,為良好教學環境和氛圍的創設提供保證;另一方面,“互聯網+”有助于適應新時代的發展,信息技術通過與高中教育教學管理的融合,將大幅改變高中生對傳統教學的認知,更能夠與學生的信息化追求相適應,以實現更高質量的教學管理效果,這也是網絡信息時代教育管理的必然趨勢。
三、 目前高中教育教學管理所面臨的問題
(一)教育教學管理體系相對封閉
高中階段是塑造學生價值觀及知識儲備的關鍵時期,因此具備依賴優質的教育教學管理環境,才能夠更好地適應時代發展與學生成長的需求。但從目前的結構而言,大部分高中學校的傳統教育管理觀念根深蒂固,并受到自身管理經驗的局限,各種先進的教育教學管理觀念難以發揮作用。并且,由于高中學校一般為獨立辦學,導致教育教學管理體系趨于封閉,雖然其核心仍然是以國家教育規范為辦學依據,但在教育教學管理的細化方面具有顯著的自主性,而這種墨守成規的教育教學管理理念,嚴重削弱了網絡信息時代下的競爭力,更成為阻滯教育教學管理發展的因素之一。
(二)教育教學管理方法比較單一
自新課改提出并實踐以來,在教育領域掀起了新一輪的改革創新浪潮,高中學校同樣參與到教學改革之中。但在普遍的認知范圍中,高中生面臨著人生的一次重要選擇“高考”,因此高中將大部分注意力集中于應對高考,一切工作均為高考服務,并且歷經多年的教育管理實踐,以及自身的經驗教訓總結,已然形成了獨樹一幟的管理體系。尤其是對于部分重點高中而言,其優異的高考成績單使其更加堅定了自身的教育管理方法,他們嘗試新教學模式的興趣不高,如此“以不變應萬變”的思維,將成為教育教學改革推進的重要阻礙。
(三)教育教學管理制度明顯滯后
眾所周知,高中教育屬于系統性、長期性、循環性工程,每個環節都將關乎高中生的命運,因此需要高中學校持續完善,為高中學子創造更優質的環境。教育教學管理作為核心工作之一,其長期有效的運行均是需要制度來推動的,這也是高中教育可持續健康發展的關鍵力量。然而,面對新課改的持續推進,傳統的高中教育教學管理制度已然產生了一系列的不適應性,尤其是在面對全新的教學任務、目標和要求時,若仍然按照傳統的管理制度,勢必難以適應全新的管理特點,從而導致教育管理目標和成果的弱化。
四、 “互聯網+”模式下高中教育教學管理與改革建議
(一)革新教育教學管理體系
網絡信息時代的來臨,深刻改變著教育管理的理念與方式,尤其是“互聯網+”技術的加持,為教育教學管理提供了豐富的渠道。因此,必須要堅持正確的教育導向,改變傳統教育教學管理思維,不斷將互聯網技術引入高中教育教學管理,持續推動教育管理與改革的深化。
第一,更新教育管理系統。如將正文教學管理系統引入高中教育管理之中,即拓展高中教育教學管理的信息共享能力,包括學生管理、教育信息、成績管理、畢業生管理、公共信息維護及選課管理等諸多管理模塊,通過信息資源的綜合開發和利用,使教育教學管理更加趨于科學化、系統化和個性化,逐步形成“互聯網+教育”的模式。同時,在教育教學管理體系的構建中,建立綜合保障體系,包括財務體系、一卡通、成績自助打印等功能,加強各子系統之間的互聯互通,加強教育管理信息的資源共享,大幅提升高中教育管理的效率和質量,使教務工作趨向專業化、高效化、便捷化和智能化,真正將“互聯網+”應用于各個方面,為學生創造出優勢的教育學習環境。
第二,加強信息技術開發,“互聯網+”技術具有諸多的現代化功能,在高中教育教學管理日益復雜的背景下,要求完成多維度的發展與創新,即學??梢蚤_發微信公眾號等開放型平臺,將校園信息融合于該平臺之中,讓師生接觸更豐富的教學資源,享受“互聯網+”模式所帶來的樂趣,從而進一步體現教育教學管理的創新性、互動性與實效性。
第三,推動教學管理系統化發展,結合高中教育教學管理課程要求,將各類信息與管理系統相互銜接,可包括學時統計、課表鎖定、課程對調申請及教學材料管理等,充分發揮出智慧化管理的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