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若寧

摘要:目的:探討老年性腦梗死患者接受循證護理干預對其生活質量的影響。方法:選取2019年6月~2021年3月收治的100例老年性腦梗死患者,根據護理方法不同分為對照組(采用傳統護理)和觀察組(采用傳統護理+循證護理),各50例。比較兩組患者生活質量評分。結果:護理前,兩組心理功能、物質生活、社會功能、軀體功能評分比較無明顯差異(P>0.05);護理后,觀察組心理功能、物質生活、社會功能、軀體功能評分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循證護理更具針對性以及全面性,對于老年性腦梗死患者生活質量的提高可發揮明顯促進作用。
關鍵詞:老年性腦梗死;循證護理;生活質量
腦梗死為常見心腦血管疾病之一,致殘率較高,多發于老年人群。老年患者基礎疾病較多,因此病情較嚴重,需合理采取有效治療和護理方法[1]。循證護理作為新型護理學理念的一種,應用于腦梗護理中,可有效促進患者病情康復。本研究旨在探討老年性腦?;颊呓邮苎C護理干預對其生活質量的影響?,F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9年6月~2021年3月我院收治的100例老年性腦梗患者,根據護理方法不同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50例。對照組男、女各26、24例;年齡61~79歲,平均(65.29±3.35)歲。觀察組男、女各27、23例;年齡61~81歲,平均(65.33±3.36)歲。兩組性別、年齡比較具有均衡性(P>0.05),可比。納入標準:明確診斷為腦梗死;年齡>60歲;首次發病;生命體征穩定;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家屬不同意本次研究;伴重大臟器功能障礙。
1.2 護理方法
1.2.1 對照組
采用傳統護理,合理做好健康教育、環境干預以及上門訪視等系列工作。
1.2.2 觀察組
在對照組基礎上添加循證護理干預。(1)合理提出問題。查閱居民健康檔案、訪談、病例等,針對患者實際需求向循證問題轉換。(2)合理給予循證支持??偨Y腦?;颊卟涣忌罘绞?,明確飲酒、吸煙、飲食不當、鍛煉不足、體質量超標、情緒調節不當對疾病造成的影響,合理展開對應研究,進行評價與分析,確保充分獲得循證支持。(3)依據證據給予最佳護理干預。將證據作為依據,結合患者意見,合理設計最佳干預措施,積極展開上門服務健康宣教以及不良生活方式糾正等。對患者以及家屬認真講解腦梗死系列知識,了解患者基礎病情后,告知其康復訓練必要性及注意問題;積極展開心理疏導干預,利用鼓勵以及贊賞等話語,增強患者康復信心;積極展開飲食指導干預,飲食確保食物易消化且低鹽低脂;指導家屬為患者定時翻身,通常頻率為1次/2 h,合理展開局部按摩。
1.3 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生活質量,采用生活質量綜合評定問卷-74(GQOL-74)評定,包括心理功能、物質生活、社會功能、軀體功能維度,各維度均為0~100分,分值越高,生活質量越高。
1.4 統計學方法
研究結果導入SPSS22.0軟件分析。計量資料以(±s)表示,計數資料用率表示,分別采用t檢驗、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護理前,兩組心理功能、物質生活、社會功能、軀體功能評分比較無明顯差異(P>0.05);護理后,觀察組心理功能、物質生活、社會功能、軀體功能評分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1。
3討論
腦梗作為慢性疾病的一種,多見于老年患者中。受環境因素以及基因等系列因素的影響,患者呈現交感神經興奮現象,血壓水平表現出程度不同的波動。對于此類患者臨床護理難度較大。循證護理方式的有效運用,可協助患者健康生活行為習慣的盡快建立,有效將傳統護理觀念向現代化護理觀念進行轉化,促進其病情康復。
研究發現觀察組生活質量改善程度優于對照組,說明循證護理更具針對性以及全面性,對于老年性腦梗死患者生活質量的提高可發揮明顯促進作用。綜上所述,循證護理可促進老年性腦梗死患者生活質量提升。
參考文獻
[1]萬鑫.觀察個性化心理護理在老年腦梗死患者護理中的價值[J].醫學食療與健康,2020,18(16):146,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