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明遠 李錦宏 張新鋒



摘 ?要:目前高等教育質量主要聚焦于高校在學術方面的聲望、資源、產出等因素。人才培養是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務,文章從學生學習投入度維度探討高等教育的質量保障和評估,豐富現有評價體系。詳細介紹美國國家大學生學習性投入調查項目的理論基礎、項目實施過程、評價指標體系等。借鑒NSSE指標體系基礎上,制作本土化問卷、實施問卷調查,最后給出建議措施。
關鍵詞:NSSE;高等教育質量;學習性投入;評價指標
中圖分類號:G640 ? ? ? 文獻標志碼:A ? ? ? ? ?文章編號:2096-000X(2021)29-0005-04
Abstract: At present, when it comes to the quality of higher education, people mainly focuses on universities' academic reputation, resources, output and other factors. Talent training is the fundamental task of higher education.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quality assurance and evalu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from the dimension of students' learning input, hoping to complement the existing evaluation system. This paper introduces in detail the theoretical basis, project implementation process,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college students study input in America. Based on the NSSE index system, the localization questionnaire and the implementation questionnaire are made, and finally the suggested measures are given.
Keywords: NSSE; undergraduate teaching quality; learning engagement; evaluating indicator
一、問題背景
1998年出于對美國高等教育質量評價的擔憂,皮尤慈善信托基金和全美高等教育管理系統中心,指出現有評價制度的不足之處在于都沒有擊中大學質量評價問題的核心——大學的資源和投入是否旨在為學生提供有價值的教育經驗和活動并因此給他們的人生帶來了提升[1]。《全國普通高校本科教育教學質量報告(2018年度)》指出,“以本科教育教學質量為主線,采用海量數據挖掘、多維案例分析、大規模問卷調查等方法……為本科教育教學改革提供決策參考……鞏固本科人才培養中心地位”。為了解決大學質量評價問題的核心問題,1998年美國全國高等教育管理中心啟動——“美國國家大學生學習性投入調查”(National Survey of Student Engagement,簡稱NSSE)。NSSE項目開發經過長期理論發展,包括“任務時間”理論、“努力質量”理論 、“學生參與”理論、 “變化評定模型”理論。其觀點為:1. 學生學習效果受到校園環境影響,學生學習時間越長,學習越努力,學習參與度越高,學習收獲越多。2. 豐富的學習經歷,學習活動促進學生全面成長、通過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學習情感、學習認知、學習動機,能促進學生積極學習的態度。
二、NSSE項目介紹
(一)NSSE項目概況
在以上理論基礎上,1991年喬治·庫恩正式提出了“學習性投入”的概念[2]。1998年美國全國高等教育管理中心啟動——“美國國家大學生學習性投入調查”(National Survey of Student Engagement,簡稱NSSE)。從2000年開始NSSE項目每年進行一次,參與項目院校可以獲得一份由第三方量身定制的報告和NSSE年度報告。經過20年的發展,中國、澳大利亞、美國和加拿大共1600多四年制本科高校,超過500萬學生參與。NSSE項目的受眾包括學院和大學領導學習中心工作人員、評估專家、認證機構、潛在入校學生及其家庭等。此外,還提供了兩份附件調查——“教工視角下的學生投入度調查”(Faculty Survey of Student Engagement,簡稱:FSSE)和“大學新生參與度調查”(Beginning College Survey of Student Engagement,簡稱:BCSSE)。這些組合產品,從不同視角構成了一個系統的評估體系。NSSE 項目全面掌握本校學生就讀體驗、學習收獲、滿意程度;通過與全國院校、本地區院校、卡內基基本分類類型院校等某一可比院校組進行比較,對本校教育質量形成較準確定位,并明確教學過程中可改進的方面。引導教育質量從學校主體轉向學生主體,從教育結果轉向教育過程,從評估轉向診斷[3]。
(二)NSSE項目評價指標體系演變
NSSE項目創始人喬治·庫恩(George Kuh)把學習投入度定義為,學生花費在課堂內外教育活動上的時間和努力。詹妮弗·弗雷德里克斯(Jennifer A Fredricks)提出,學習性投入三個維度理論框架:認知投入、行為投入和情感投入。NSSE項目學習投入度問卷量表包括學業挑戰、學習互動、教師經驗、校園環境四大主題,高階性學習、反思性整合性學習、學習策略、定量推理、合作學習、多元化交流、生師互動、有效教學實踐、互動質量、環境支持度等二級指標,近二十年來項目評價指標體系變化如表1、表2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