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茹月 彭麗 賀嬋娟 呂貴鑫
◆摘? 要:隨著第一批00后高職畢業生步入社會,“慢就業”現象已經不單單是95后畢業生的專屬,在仍舊異常嚴峻的就業形勢下,高職院校畢業生“慢就業”現象日漸凸顯,且呈現出不均衡增長的態勢。本文主要以高職院校畢業生為研究調查對象,在通過調查分析其“慢就業”現狀的基礎之上,詳細闡述“慢就業”的類別及成因。
◆關鍵詞:高職院校;慢就業;現狀及成因
1問題提出
教育部黨組書記、部長陳寶生在2021屆高校畢業生就業促進周啟動儀式上表示“‘十四五時期,高校畢業生就業規模將持續增加,新的就業形態大量涌現……”教育部高校學生司司長王輝表示,2021屆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總規模達到909萬人,同比增加35萬人。
面對新形勢、新挑戰,高職院校畢業生的慢就業現象進一步受到影響。因此,分析高職院校畢業生“慢就業”的現狀和成因,有助于畢業生對“慢就業”有充分的認識和理解,有助于家庭對畢業生形成正確的引導與干預,有助于高職院校相關就業管理部門展開針對性引導,規避畢業生存在的消極“慢就業”提升就業率,進而推動高職院校的高質量“內涵式”發展。
2高職院校畢業生“慢就業”現狀分析
為了對高職院校畢業生“慢就業”現象有更加深入的了解,筆者向河北省各高職院校近3年的畢業生群體進行了問卷調查及個別訪談。采用隨機抽樣的方式,共向畢業生發放200份問卷,回收問卷195份,其中有效問卷185份,問卷有效率為94.9%。
調查內容包含專業就業形勢、就業狀態、對“慢就業”現象的理解、看法以及成因、家庭態度、院校指引和幫助等方面,通過對調查結果的統計和數據分析,慢就業現象主要包含下列幾種的情況:
2.1專業就業形勢良好,但畢業生就業狀態欠佳。
胡秀麗的研究中表明大學畢業生的人數逐年增高,就業形勢比較嚴峻,但是對高職院校畢業生而言,仍有大部分同學認為自己所學專業的就業形勢較好。本研究的調查結果表明,53.2%的高職畢業生認為自己所學專業的就業形勢非常好或比較好,只有6.4%的學生認為本專業畢業生的就業形勢比較嚴峻或者非常嚴峻。可見理想總是與現實有些不符,超過一半的受調查畢業生認為就業形勢良好,然而仍有34%的畢業生仍處于已經畢業但未就業的狀態。
2.2對“慢就業”現象的認識偏頗。
調查表明,從對于慢就業的認知度上來說,將近50%的高職院校畢業生認為自己不太了解或者非常不了解慢就業;從對慢就業的看法上來說,僅有10%左右的畢業生認為慢就業為不良現象,8%左右的學生認為“慢就業”是其職業生涯規劃的一部分,慢下來是為了準備高質量就業,其余學生持無所謂及中立態度。畢業生認知上的欠缺不僅僅表示學生就業實踐中形成了無意識的慢就業現象,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也證明高職院校畢業生的自我管理及職業生涯規劃程度不高,與此同時也折射出高職院校對學生職業生涯規劃引導的欠缺。
2.3物質生活條件優越,就業積極性不高。
此次調查中30%左右的高職院校畢業生表示,由于其家中物質生活條件較為優越,自己并不急于找工作,由此也折射隨著物質生活條件的提高,畢業生就業迫切度降低,加之,高職院校畢業生自我職業生涯規劃的能力較弱,將在其“慢就業”期帶來許多隱患問題。
3高職院校畢業生“慢就業”原因分析
造成“慢就業”現象的原因大致也可劃分為兩個層面:積極成因與消極成因。積極方面:一為大學生目標明確,之所以慢就業,是因為他們明確自己要升學或參加招聘考試等;二為當代大學生個性化發展程度較高,他們選擇慢就業,是要充分發揮個人主觀能動性,為個人的發展進行鋪墊。
為了更好的改進高職院校畢業生不良慢就業現象,筆者主要從消極成因方面進行詳細闡述,大致可以劃分為以下幾個維度:
3.1高職院校畢業生自身維度:
已有的研究表明,不同性別和專業類別的學生在對待慢就業的態度上沒有顯著差異。對于慢就業現象的影響主要體現在學生心理建設的不同,高職院校畢業生薪資待遇要求略高,存在眼高手低的現象;自身心理準備不足,想等待一段時間再就業;擇業目標需要時間準備,如征兵、考公等;高職院校大部分畢業生認為自身條件一般,對自己不夠自信。
3.2畢業生家庭維度的原因:
高職院校畢業生的父母教養方式、父母對畢業生的思想觀念指引和幫助以及父母對于孩子就業規劃的干預、家庭經濟狀況是否良好等,在很大程度上會對慢就業現象產生影響。
3.3朋輩影響維度:
朋輩的影響主要還是體現在思想觀念上,進而形成易傳染性,人類作為一種社會性的高級動物,總是生活在一定的社會環境當中,行為模式會受周圍人的影響,很多高職院校畢業生在做出選擇時都喜歡和身邊人進行對比或參考。因此,朋輩之間的相互交流、相互幫助也會影響慢就業現象。
3.4所在院校層面的影響:
學校能否幫助學生盡早樹立職業理想,形成職業目標,調整心態提升職業適應能力;給學生關于就業方面的培訓的多少,為學生提供的實習就業工作崗位的質量高低等都對慢就業現象有很大的影響。
綜上所述,“慢就業”現象在高職院校畢業生中也比較常見,并且造成高職院校學生“慢就業”的原因也多種多樣。作為教育工作者,我們在了解了學生的就業狀態和心理需求后,有針對性的對學生提供指導,以期幫助更多的大學生順利就業。
參考文獻
[1]如何讓高校畢業生從“就得了業”到“更高質量就業”光明日報.
[2]909萬高校畢業生,如何走好就業第一步光明日報.
[3]大學生“慢就業”現象研究胡秀麗滁州學院學報.
作者簡介
石茹月(1993—),女,漢族,河北正定人,教育學碩士,石家莊工商職業學院管理學院,研究方向:心理健康教育。
本文系河北省人社廳課題《高職院校畢業生“慢就業”提速策略分析--基于PDCA循環視角》研究成果,課題編號:JRS-2021-1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