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莉紅
◆摘? 要:在小學教學階段,語文課程是教學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優(yōu)秀的語文素養(yǎng)可以讓學生在學習其他科目時,提升對題目的理解和分析能力。在新教改背景下,小學語文的教育應當重視課外閱讀與作文寫作相融合,結合新時代的培養(yǎng)的方式和思路,同時強調(diào)對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本文就課外閱讀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的重要性做出分析。
◆關鍵詞:小學語文;課外閱讀;教學作用;教學策略
文學書籍包含著許多科學知識和人生哲理,扣人心弦的情節(jié)可以提高學生的對文學的興趣,讓學生對精彩故事產(chǎn)生向往,在閱讀過程中有效提升知識存儲量,讓孩子語言組織和作文書寫更流暢和通順,增強學生的文化氣質(zhì)。
1課外閱讀在小學語文作文中的教學作用
探索用閱讀促進學生作文能力的教學模式仍然是語文教學發(fā)展的主要教學方向,其根本教學目的也就在于通過語文課堂不斷鍛煉孩子的語言綜合應用能力,提高孩子的現(xiàn)代核心文化素養(yǎng),為學生在日后的專業(yè)學習和工作過程中打下牢固的理論基礎。
1.1提升學生作文興趣
教育改革不僅要改變教學方式,教學理念也悄然發(fā)生改變,傳統(tǒng)教學思維忽略了對學生興趣愛好和思考習慣的培養(yǎng),造成學生感到學習枯燥乏味,失去學習的樂趣,喪失主動學習的動力。教師通過語文課外閱讀引導學生愛上讀書,想要讀書,激發(fā)學生的對文化知識的渴求。這種熱情,是對學生最好的驅(qū)動力。學生在對文化的熱情引導下才能熱愛作文,愿意要去寫一點東西,全身心的投入到寫作中。作文本身是需要帶有感情的文字表現(xiàn)形式,語文教師一定重視對學生積極的寫作情緒的培養(yǎng),用興趣去促進學生主動去學習的效果是遠遠超過用教學語言去督促的。課外讀物中包含著大量生動活潑的內(nèi)容,是一種有效提升學生文化興趣的教學方式,同時可以在閱讀中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習慣,還能讓學生有針對性的閱讀有關與作文題目相關的知識,加強學生的自主學習性。
1.2激發(fā)學生作文靈感
學生要想寫好作文,必須要擁有深厚的文化知識底蘊作為基礎。教師通過課外閱讀可以引導學生感受文學創(chuàng)作的內(nèi)涵,讓學生從多維度感受文學創(chuàng)作的藝術之美。小學語文作文能力的培養(yǎng)需要引導學生增加自身的文化知識儲備,尤其是開闊課外閱讀中文學素材的選擇范圍,提高歷史、科技、文化等優(yōu)秀文學作品或影視作品的閱覽量,拓展學生的知識寬度和深度。語文教師應為學生創(chuàng)設良好的作文空間,拓展學生的作文思路,幫助孩子用閱讀尋找作文的靈感。與此同時,小學作文訓練的題目或者范圍不應過于拘束,應依照學生的興趣和特長充分發(fā)揮想象力,自由延伸,教師應鼓勵學生寫出色彩繽紛的文章,并讓孩子在寫作的過程中主動思考,探尋知識的未知區(qū)域。
2用課外閱讀促進學生作文提升的教學策略
語文閱讀和寫作不是單純的復制課文,教師應指導學生去領悟文化的內(nèi)涵,尋覓寫作的靈感,而不僅僅停留在對文字、句子的直面感觀,語文教師應致力于提升學生的學習感受,讓學生在不同的學習體驗中得到語文素養(yǎng)的升華。
2.1將課文閱讀與作文相融合
作文的不是一帶而過的完成作業(yè),需要在寫作過程中不斷的鍛煉語文素養(yǎng),這中情況下僅僅依靠教材里的幾篇有限的文章是無法滿足學生的需求的,必須依靠需要大量的課外閱讀融入。教師需要讓孩子利用發(fā)散思維,在課外閱讀中主動的思考。不要把閱讀緊固于教材或者某種慣性思維意識之下,要尊重孩子個人的興趣和愛好,釋放孩子的潛能。小學語文教師在對課外閱讀進行指導時,要充分利用學生的閱讀環(huán)節(jié),使學生能夠積累更多的素材以及寫作思想,使學生能夠在完成作文的過程中,不斷提升自身的寫作能力。教師可以依據(jù)學生的接受能力指導學生充分的發(fā)揮課文讀物的作用。比如《三國演義》是我國經(jīng)典的四大名著之一,但原著字數(shù)龐大,而且內(nèi)容晦澀難懂,對于小學生來講很難完成整部書的閱讀。語文教師可以先指導學生去閱讀一些學生耳熟能詳?shù)娜龂」适拢纭犊粘怯嫛贰ⅰ痘馃啾凇贰ⅰ恫荽杓返龋@些都是三國時期表示諸葛亮聰明才智一個非常經(jīng)典的故事,學生通過閱讀這幾篇課外讀物就能更好的帶入情緒,老師借此就可以及時安排作文題目《我讀三國》來延伸教學內(nèi)容,鍛煉學生的作文能力。學生在閱讀完故事再去寫作,能夠帶有更深刻的的認知,而且充滿靈感和創(chuàng)造力,形成閱讀與作文良好的呼應,對鍛煉學生的作文能力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
2.2組織讀寫活動,強化學習效果
學生進行課外閱讀的時間多數(shù)是在家里或者課余時間,所以教師必須要經(jīng)常舉辦一定的專項教學活動來加強學生讀寫的效果,也是對學生完成度的一種檢測。舉例來說,老師可以在每周的主題班會上以“我讀故我寫”為主題開展全班主題班會活動,讓每個學生表達出通過課外閱讀延展到作文寫作的整個過程中的感悟,說一下都讀了哪些書,書中講了什么內(nèi)容,從中學習到了什么,這對自己寫作文有什么影響等,每個學生閱讀和思考的角度不同,在寫作中的想法也就各有千秋,這也是學生之間交流的一個機會,總結一下在閱讀和寫作中的經(jīng)驗和技巧,這對每個學生在今后的閱讀中,可以重新從新的角度進行對待事物的理解,定期組織學生進行閱讀和作文上面的反思和溝通,可以起到良好的督促作用。通過讀寫主題活動的開展,目的是為了讓學生不斷加強寫作能力,在實踐中突出閱讀與寫作的重要性,把理論在實際中得以運用,達到學以致用的效果。另外,教師在班會中,應根據(jù)學生的表現(xiàn)及知識的掌握程度等進行綜合性的評價,幫助學生認識自身優(yōu)勢的同時對存在的弱項進行正確的改進,提升學生閱讀能力并促進學生作文能力的全面發(fā)展。
3結束語
教師應通過小學語文教學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能力,課外閱讀和作文能力的提高是重要的培養(yǎng)目標。對此,語文教師應作出更多探索和實踐,結合先進的教學理念切實提高小學語文讀寫結合的教學質(zhì)量。
參考文獻
[1]黃金珠.課外閱讀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的重要性與方法[J].語文課內(nèi)外,2021(5):206.
[2]李世桃.淺談課外閱讀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的價值與應用[J].中外交流,2020,27(11):296-297.
[3]武新亮.解讀課外閱讀與小學語文作文教學[J].年輕人,2020(5):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