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珊珊


摘? 要? 合作學習教學法是一種新型的教學模式,隨著我國教育水平的不斷提高,合作學習的課堂教學模式成為越來越多中小學老師群體關注的焦點。為此,本文以合作學習教學模式為切入點,將其融入常規體育課堂并進行對比研究。該研究結果表明:合作學習教學法的運用有助于挖掘學生自身優勢,培養學生團結協作的團隊精神,激發中學生體育運動的學習興趣,這為今后教學模式研究提供了一定的理論基礎和科學依據。
關鍵詞? 合作學習? 武術教學? 教學法
中圖分類號:G852? ?文獻標識:A? ? ?文章編號:1009-9328(2021)07-007-02
合作學習(Cooperative learning)是起初流行于美國,并在20世紀70—80年代中期取得一種具有實效性和創意性的教學理論與策略[1]。其對塑造學生良好的認知品質,提升學生的學業成績,培養濃厚的課堂學習氛圍等方面的實效顯著。有學者將合作教學模式定義為:把學生分成若干學習小組或小團體,另外各組分配一個組長負責管理組員,并在教師的指導下進行的“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組與組之間”三者循環基礎上,通過互幫互助來提高教學實效的一種合作型教學模式。
在此基礎上,本文選取華南師范大學中山附屬中學初一年級兩個班的學生為例,把傳統武術五步拳作為實驗方法應用的載體,將合作學習教學模式嵌入常規體育課堂進行實驗研究,旨在為優化傳統教學模式,激發學生運動興趣。
一、研究對象與方法
(一)研究對象
隨機選取華南師范大學中山附屬中學初一年級兩個班的學生,合計人數共90人。并將90人平均分為實驗班和對照班,每班人數均為45人(其中男生25人,女生為20人)。另外,參加實驗的學生均沒有武術基礎。
(二)研究方法
1.文獻資料法。利用中國知網數據庫、維普、超星數據庫以及學校圖書館等資源平臺,廣泛查閱大量與合作學習模式的武術教學方法的文獻資料,并對其進行歸納總結,如此為本文研究提供夯實的理論依據。
2.教學實驗法。在所有教學因素相同的情況下,設定以一個學期32學時的武術普修課為基本載體,同時由1名武術專業的體育教師對實驗班和對照班采取不同的教學方法進行授課。對照班采用傳統的常規教學模式,實驗班則施行“合作學習”教學模式,然后將兩個班的實驗結果進行對比和研究。
3.數理統計法。將數據輸入Excel,進行歸納整理。
(三)實驗設計
1.教學實驗內容。對照班與實驗班統一以人民教育出版社《體育與健康(七年級)》[2]普修教材武術部分為教學內容。
2.教學實驗安排。實驗班按照合作學習教學模式進行課堂教學,對照班則按照常規的傳統教學模式進行教學。具體見表1。
實驗班采取“師生合作、生生合作、組間合作”的循環方式進行合作式教學[3]。具體為學生與教師共同完成五步拳的動作學習;在課堂期間,還開設室外拓展,擒拿術,實戰演練等,學生之間相互交流與切磋。另外,將實驗班45名學生再分為5小組,讓學生在相互合作的基礎上進行組與組之間的合作學習。對照班按照常規的教學模式進行授課,具體為體育教師只進行五步拳基本技術動作的示范指導與錯誤糾正,在課堂間不與學生進行合作,不分小組,學生之間也不合作。
3.實驗檢測指標。本實驗以學生的武術基本動作和五步拳套路成績作為實驗指標。對照班隨機分組考核。實驗班按小組考核,并在實驗前被告知個人成績、組員間的相互評價以及小組平均成績等個人最終成績。
4.實驗條件控制。兩個班的學生武術基礎相同,并在其授課教師、教學內容、教學進度、教學實踐等方面保持一致。
二、實驗結果
三、分析與討論
從表2數據顯示可以得知,其中實驗班學生符合動作規格(包括符合和完全符合)占比91.1%,對照班的學生則占75.5%。根據兩組數據對比中,實驗班比對照班超出15%。此外,從表3數據得知,實驗班套路測評成績達到良好以上占64.4%,而對照班則達到42.2%,兩者之間差距竟有22.2個百分點。綜上,實驗結果表明采用合作學習的教學方式的體育課堂遠比常規體育課堂更可能極大地提高學生的成績,激發學生自主運動的興趣。具體原因分析如下。
第一,合作學習模式更明確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指引者,讓學生在課堂學習過程中充分發揮相互合作效能,激發組員的自主學習能力。另外,學生在體育課堂上思維轉變方式最為明顯就是由原本的教師督促學生的“要我學”想法轉變為學生自身的“我要學”的活動方式[4]。
第二,在合作學習模式中,強調是“團體合作、團體成績”,而個人成績比重占據較小,因此,以優生帶動差生,在組間之間形成互幫互助的學習氛圍后,組員團體里會容易形成一股隱形的“向心力”。
第三,合作學習的理念追求:“人人為我,我為人人”。在平時學習成績欠佳的學生向學習成績好的學生請教時,優秀的學生便對學習成績不好的學生置之不理,這種狀況時常發生。合作學習模式就很容易化解這種兩極分化的尷尬現象,從而讓學生之間的關系更為融洽,形成具有積極向上的先進集體[5]。
四、結論
(一)有利于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上課積極性
課堂實行合作學習教學方式,讓教師作為引領者,把課堂交給學生,學生成為課堂主體,學生借助合作學習教學載體充分發揮自身能力,可讓學生在課堂上的表現欲得到極大滿足,從而營造出一種學生之間的自主學習氛圍。
通過實驗結果表明,在教學課堂中融入合作學習法,使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交流日益頻繁,這有助于學生之間、師生之間的融合,提高學生學習自信心和興趣。此外,更有利于改善學生之間的微妙關系,更能讓每一位學生融入課堂。課堂合作教學考核模式的評價方式也與傳統課堂常規考核模式不同,其采取教師評價、組間評價和組員自身評價三種方式。實驗班與對照班的課堂考核相比,無疑是課堂上開展合作學習模式的考核方式極大增加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二)有利于培養學生團隊合作精神,有利于提高學生人際交往能力和社會實踐能力
合作教學模式最為凸顯的特點是組員之間互相學習、互幫互助、合作共贏。這是當下新時期社會價值觀的縮影,各小組內之間的互幫互助是社會團體互動的預演[6]。合作學習教學模式不僅僅是為了提高學生成績為目的,其更多的是要強化學生自身技能、身心的發展,更是對新時期教育理念培養中學生所具備的良好品質有著重要啟發。
(三)有利于教師教學互補,因材施教
課堂開展合作學習模式,讓教師有更多的機會去了解學生、發現學生的自身優勢,更好地實現以人為本、因材施教的教學目標。以體育課堂為例,學生在以教練員亦或教師視角給同學講解分析動作時,老師可從學生所提供的教學方法了解學生的不足之處,指出某項技術正確的解決方案,對學生所提出的解決思路進行對比,讓學生從對比中加深對技術動作的理解,并對該學生進行教學教法的糾正,如此就能使單獨、分組、集體等教學模式交替作用,形成優勢互補。
事實上,合作學習方式也能夠從多方面讓學生接受鍛煉,從人際關系處理與協調等多方面提高能力[7]。現代的學生自我意識很強,希望別人以自己為中心、尊重自己的一切。合作學習緩解了這一缺陷,它不僅培養了學生的合作精神,塑造了學生優良的認知品質,還為增強學生的合作意識與能力提供了一個平臺。
參考文獻:
[1]陳琦,劉儒德.當代教育心理學[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7.
[2]閆磊磊,杜鵬.合作式教學模式在武術教學中的實驗研究——以二十四式太極拳為例[J].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5,28(04):170-172.
[3]耿培新.體育與健康(七年級)[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9.
[4]王翠華.淺談合作探究在高中體育新課改的嘗試[J].動動畫世界:教育技術研究,2012(09):81-85.
[5]劉莉莉.合作學習在高等職業技術院校英語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成都:四川師范大學,2011.
[6]支川.合作學習-復式評價教學模式在武術套路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南京體育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9,8(03):123-124.
[7]楊毅,楊帆.武術教學中合作學習的應用研究[J].搏擊(武術科學),2009,6(10):7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