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志國
摘要:尋求畜牧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是發展農村經濟、增加農民收入、縮小城鄉差距的重要途徑,是維持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成績的重要舉措。在信息技術高度發展的當下,畜牧業工作者要把握好時代發展的機遇,針對制約生態畜牧業發展的問題和困境進行深入研究,探尋出科學可行的經營策略,尋求生態畜牧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生態畜牧業;發展理念;經營策略;發展現狀
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對畜牧業產品的需求量亦不斷增加。然而我國畜牧業的發展速度卻相對緩慢,甚至在2016-2018年畜牧業總產值出現下滑勢態。這些強烈地指明傳統的粗獷式發展模式已經極不適宜,畜牧業的生態發展已成必然。為此,畜牧業工作者要堅持因地制宜、可持續發展理念,推進生態畜牧業的高效發展,實現經濟、生態與社會效益的兼顧。
一、生態畜牧業的發展現狀
畜產品質量不夠高,市場競爭力弱。當前,雖然大眾對生態畜牧業關注較多,但生態畜牧業的產品卻并沒有真正“深入人心”。由于缺乏主打品類和品牌,生態畜牧業的產品在市場上并沒有應有的競爭力。當前,在畜牧養殖、產品生產以及銷售的各個環節中,并未建成相應的畜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平臺,相應的監管力度不夠,民眾對生態畜產品的信任度也就大打折扣。當前仍存在養殖戶質量安全意識不強的現象,在養殖過程中不做生產記錄,不嚴格按照用藥安全間隔期使用藥物等,這些都使得當前的生態畜產品質量不夠高,無法在市場上形成強有力的競爭勢頭。
畜牧產業化水平不高,畜產品轉化增殖率低。當前,畜牧業還存在著眾多的散戶養殖,整個畜牧業的產業化水平不高,在生態畜牧業中同樣存在著這個問題。養殖戶與畜牧業產品加工企業、餐飲企業等之間的聯系和合作還不夠緊密,并沒有形成同步協調發展,特別是眾多養殖戶并沒有與產品精加工企業聯合的理念,致使畜產品大多仍停留在原產品銷售以及簡單的粗加工之上,產品的轉化值低。缺乏高標準、高技術含量的,集加工、冷鏈物流、倉儲、研發、服務為一體的高新產業園區,使得當前的生態畜牧業難以長遠發展。
畜禽養殖環保壓力依然嚴峻。當前,畜牧業產品企業的環保處理基本已經到位,但在養殖過程中,特別是散戶養殖中,環保的壓力依然嚴峻。在糞污處理方面還存在著不完全、不徹底等眾多問題;在飼料的種植和生產過程中,還存在著對環境的污染問題,沒有全面實現無公害種植和環保種植生產。需要特別注意的是,當前部分養殖戶的環保意識依然不強,只片面追求經濟效益,不注重環境保護,不愿意花錢花精力做相應的環境保護工作。
二、生態畜牧業健康發展的有效戰略
1. 依托高科技技術,合理規劃布局
生態畜牧業的推廣和發展是利國利民的長遠大事,為此,政府及相關部門應幫助養殖戶和畜產品生產企業引進現代高新技術,形成無公害養殖技術,建成環保清潔高轉化率和附加值的畜牧業生產工藝,實現生態的循環利用,有效解決燃料、肥料、飼料之間的矛盾,切實做到改善和保護生態環境,促進農牧業全面、持續、良性發展,確保農民增產增收。同時,政府和相關部門要制定科學的、長遠的生態畜牧業發展規劃,遵循生態文明發展理念創新畜牧業發展內涵,綜合考量當地區域的特點,并以此設計動物品種、養殖規模、引進數量等細則,貫徹種植與養殖結合、資源循環利用的發展思路,進一步借助資源整合實現規模化養殖產業建設,淘汰落后生產方式,實現生態畜牧業的整體優化與創新發展。
2. 建設示范基地,注重自主創新
通過建設示范基地,能夠有效提升區域內養殖戶的環保生態理念,促使他們積極學習新的養殖技術,重視和追求長遠的利益。示范基地的建設基于綠色發展理念,建設有完善的畜牧良種選取、養殖設施管理、生產規范、防疫與污染無害化等技術與設施,對生態畜牧業發展的引導與管理作用極大。在此基礎上,借助先進技術實現對資金、資源等的合力調配,不僅實現了畜牧養殖的綠色化,還更加高效化,能夠增加收益,提升畜牧產品的質量和市場競爭力。由于生態畜牧產業的生產環節較多,從無公害飼料的種植、動物的養殖到畜產品的生產,各個環節中都需要養殖戶和畜產品企業學習先進的生產技術,并不斷結合具體生產實踐進行自主創新,從而切實形成高附加值的畜產品,實現對傳統畜牧業經營方式的轉變,建立有效的畜牧業技術創新機制,進而形成具有區域特色的綠色、安全、高效的生態畜牧業。
3.增加產品附加值,發展智慧生態畜牧業
生態畜牧業的發展離不開經營理念的轉型,在建設示范基地時,管理部門就要從當地特點出發,努力拓寬和加深對畜牧產品開發,增加產品的附加值,提高產品的質量和市場競爭力,利用好綠色生產、有機產品等特點,以質量打響品牌和口碑。同時,在當前信息社會,生態畜牧業要利用好當前的信息技術,借助互聯網和大數據技術,將生態畜牧業建設成為智慧生態畜牧業。利用網絡平臺,將生態畜牧業產品推廣到廣大民眾面前,借助電子商務豐富畜產品銷售渠道,縮短營銷周期,促使生態畜牧業提升利潤、更加健康快速發展。
4.強化質量監管,建立服務保障體系
強有力的質量監管制度不僅是生態畜牧業的基礎要求,還是其長遠健康發展的保障。為此,政府及相關部分要不斷提高獸醫實驗室裝備和檢測水平,支持養殖業主完善檢測設施設備,鼓勵動物防疫專業合作社等第三方機構開展獸醫社會化服務,確保綠色養殖,穩定養殖戶的收益。同時,要建立完善的社會服務保障體系,促使生態畜牧業向產業化、專業化、商品化不斷發展,促使生態畜牧業產業化高效發展。
三、結語
綠色可持續發展是畜牧業發展的必然趨勢,是確保增加牧民收入與環境保護的有效方法。生態畜牧業要借助和利用好高科技技術,實現產品質量以及附加值的提高,促使畜牧生產在產品質量、資源利用、經營理念各方面都做出創新和改進,幫助牧民及畜牧企業樹立正確的發展理念,建立綠色生態可持續發展的畜牧業生產系統。
參考文獻:
[1]安立龍,效梅,曹五七.我國生態畜牧業產業化的理念及其經營方式[J].農業現代化研究,2002(03):188-191.
[2]李淑鵬,趙彩玲.生態畜牧經濟的建設及措施[J].現代畜牧科技,2014(12):337-3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