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美國大學協會(AAU)是美國高等教育領域最負盛名的社會組織之一,由62所世界一流研究型大學組成。2011年,AAU倡議開展本科STEM教育計劃,致力于研究型大學本科STEM教育的系統性變革。為指導本科STEM教學改革,AAU開發了理論框架,框架以教學法為核心,以教學支持和文化變革為重要內容,旨在改進本科STEM教學的關鍵制度要素,從而影響研究型大學STEM教育文化。隨著該計劃的深入推進,AAU逐步構建了本科STEM教育的系統性交互網絡,以8所大學為項目站點,建立并衍生了更大范圍的STEM網絡和社區等平臺。規模化網絡社區的拓展不僅擴大了該計劃的影響力,而且成為本科STEM教育改革可持續發展的重要組織基礎,對提高研究型大學本科STEM教育質量至關重要。
關鍵詞:美國大學協會;本科STEM教育計劃;理論框架;STEM網絡
美國大學協會(Association of American Universities,以下簡稱AAU)成立于1900年,由62所世界頂尖研究型大學組成,是美國高等教育領域極具代表性和影響力的教育智庫,被社會各界公認為一流研究型大學聯盟。AAU不僅為政府機構提供高等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政策建議、影響政府決策,而且為成員大學提供教育與發展的專業性咨詢指導。2011年,AAU與成員大學發起了一項STEM教育計劃,被稱之為“美國大學協會本科STEM教育計劃”(AAU Undergraduate STEM Education Initiative),致力于研究型大學本科STEM教育的系統性變革。這項計劃最初原定期為5年,AAU于2017年發布了《實現變革性的進展:美國大學協會本科STEM教育計劃的五年現狀報告》(Progress Toward Achieving Systemic Change:A Five-Year Status Report on the AAU Undergraduate STEM Education Initiative)。該報告對最初幾年倡議的STEM教育實踐在實現系統性變革方面取得的成就進行了總結。迄今為止,AAU一直不斷地致力于改善研究型大學的本科STEM教育實踐。隨著該計劃影響力的擴大,該計劃在成員大學乃至更廣泛的范圍內取得了令人滿意的效果。因此,AAU領導層決定繼續支持本科STEM教育改革,以最初5年的努力為基礎將該計劃無限期延長。
一、AAU本科STEM教育計劃的背景與目標
初入21世紀,美國大學本科教育質量受到社會各界的諸多質疑,在實用主義思想的影響下,公眾普遍對大學本科教學感到不滿。加之MOOCs的興起和發展,人們對大學本科教育不滿的呼聲更加強烈,公眾要求聯邦政府和州政府必須要對高等教育負責。有研究表明,當時進入研究型大學攻讀STEM專業的學生中,超過40%沒有獲得學位或最終獲得的是非STEM學科的學位。[1]巨大的輿論壓力敦促美國政府必須高度重視改善大學本科教育,而全球經濟社會的高速發展則使美國政府和科學界逐漸真正意識到STEM教育的重要意義。
2005年,美國國家科學院發布了《在暴風中崛起》(Rising Above the Gathering Storm)。該報告引起了美國國家領導層的重視,也對諸多民間社會組織產生了重要影響。2010年,美國國家科學委員會發表報告《培養下一代STEM創新者:發現并開發國家的人力資本》(Preparing the Next Generation of STEM Innovator:Identifying and Developing Our Nations Human Capital),要求大學制定政策為學生提供更多的STEM課程學習機會,并鼓勵大學和其它機構展開大規模、持續性的合作。[2]在此前后,美國通過立法、出臺政策和加大資金投入,在國家層面對STEM教育進行了系統建設,體現了實用主義在美國教育政策制定中的影響力。事實上,美國高度重視STEM教育,確保大學能夠培養充足的STEM人才,推動美國社會的未來發展,使其在全球性競爭中始終保持優勢。
在美國政府“國家意志”的影響下,STEM教育已不再僅僅單一涉及教育領域或某一行業,而是形成了美國各個領域的統一行動,在某種意義上具有了國家戰略的性質。在聯邦機構的領導下,各學校、協會、聯盟等民間機構也紛紛加入,創建了龐大的合作關系團體,共同推動STEM教育的發展。這種強大的伙伴關系團體,成為美國STEM教育政策的重要特色[3],AAU就是其中最為杰出的代表之一。AAU于2011年開始倡議的研究型大學本科STEM教育計劃站位高、布局宏大,但視角卻較為微觀,主要是通過與大學的合作,致力于研究本科STEM教育在院系、大學層面的實踐。其總體目標在于改進本科STEM教學的關鍵制度要素,影響成員大學STEM教育的文化,最終落腳于鼓勵和支持教師使用經研究證明有效的循征教學實踐(Evidence-based Teaching Practices),以提高成員大學STEM教育的本科教學質量。
AAU通過與其它國家機構、資助者、行業伙伴等合作,動員利益相關者,以促進對本科STEM教育的系統性變革。AAU本科STEM教育計劃的總目標[4]主要有五個:一是建立有效的分析框架來評估和提升STEM教與學的質量;二是支持AAU成員大學的項目站點實施該框架并建立更廣泛的大學網絡;三是在機構和部門層面探索用于培訓和獎勵旨在提高STEM教學質量的教師的方法;四是通過與聯邦研究機構合作,開發和獎勵改善本科學習的方法;五是開發有效的方法,共享有前景的、有效的本科STEM教育項目、方法和教學的信息。AAU發起這項教學改革倡議,并非另起爐灶,而是鼓勵和支持研究型大學根據國家相關政策報告的建議采取實際行動。從計劃實踐層面而言,AAU成員大學每年的本科新生超過130萬,倡議本科STEM教育改革無疑是美國STEM教育改革全局的重要社會支持。
事實上,在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諾思羅普·格魯曼基金會(Northrop Grumman Foundation)等的支持下,AAU已經在“美國大學協會STEM 教育網絡”(AAU STEM Education Network)中資助開展了多項教學改革,形成了系統復雜的項目網絡社區,并為他們的改革實踐和學生有效參與提供了理論框架指導。此外,AAU還致力于將這種教學改革傳播到更多的AAU和非AAU機構,以影響更廣泛的高等教育社區。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高度評價這項計劃,認為其對提高美國頂尖研究型大學本科STEM教育的質量具有重要作用,而且有助于在學術界推行更系統的教育改革觀。[5]
二、支持本科STEM教育系統性變革的理論框架
在美國高等教育體系中,幾乎沒有任何其它民間社會組織能夠在塑造制度邏輯、變革系統結構等復雜議題上進行改革。毫無疑問,AAU是美國大學本科STEM教育系統變革的重要參與者。為實現系統性變革,AAU開發了本科STEM教與學的改革框架,這一框架被用于引導成員大學使用有效教學法開展STEM教學,成為STEM教育中諸多問題解決的關鍵要素。這一理論指導框架也是AAU 本科STEM教育計劃的關鍵組成部分。
(一)理論框架的主要功能
不同院校的在STEM本科教學方面的學生參與度和教師教學創造力是不同的,因此他們在改善STEM本科教學方面采取的措施并不一致。AAU開發該框架及其相關資源,旨在為致力于改進STEM本科教學的個人和組織提供幫助和指導,該框架的主要功能也在于此。具體而言,首先,任課教師可以使用該框架來評估有效教學技術的參與程度,并以此獲得如何改進教學的想法。其次,系主任可以使用該框架來了解任課教師如何使用有效教學,確定優勢和劣勢,并幫助將有效教學納入到教師的教學評估中。第三,學院和大學的管理層可以使用該框架確定在教學組織中使用有效教學技術的范圍,并通過推出政策和建立相關機構以支持和發展有效教學的教學文化。最后,相關研究機構能夠向政策制定者和公眾展示他們正在使用有效教學技術,并可將這一實踐納入到相關研究中,以了解和證明該技術和學習完成度、學生成果等之間的關系。總的來說,AAU倡議的本科STEM教育計劃旨在通過影響STEM教育的文化,鼓勵和支持教師采用基于證據的教學實踐,并評估本科STEM教育的轉型。
(二)理論框架的三維模型
AAU于2011年11月提出需要開發一套理論框架以指導本科STEM教育計劃的開展,并在成員大學中收集有關框架草案的反饋。2013年,為應對系統性變革的本科STEM教與學的框架被正式確定下來。該理論框架主要分為三個維度,構成了一個三維模型,其核心是教學法(Pedagogy),即教師用來教授學生、指導并支持學生學習的有效方法。AAU推崇的有效教學是基于證據的教學技術,即循征教學技術或循征教學法,以及科學教學法等。為了支持這種教學技術制度化,框架提供了圍繞核心的兩個支持:一是為教師教學提供的支持;另一個是更大范圍的文化變革。
1.教學法
教學法是指教師在本科STEM教育中采用的有效教學技術。研究發現,以學生為中心、以循證為基礎的教學實踐在大多數STEM本科教育課程中并未形成規范,STEM教學方法的預期改變并未完全實現,因而指導教學實踐的有效教學法成為理論框架的核心內容。同時,倡議的有效教學并不是單指課堂教學,而是涵蓋了更廣泛的學習社區。這里的教師也并非是指具有終身教職的教員,而是指所有教授STEM課程的人,包括終身教職的教授、非終身教職的教師、講師、博士后,甚至是研究生助教。值得關注的是,框架強調改變有效教學實踐的主要參與者是教師和學生雙方,因此,教師和學生應當為共同的學習目標而努力。
教學法維度主要包括四個方面的關鍵要素。第一,清晰的學習目標:①制定共同的學習目標和成果衡量標準;②考慮到各個層次的學習,包括個別課程、項目課程和學位課程;③使學生明確學習目標,并在整個課程中將學習任務與學習目標聯系起來。第二,參與學習實踐:①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學習;②實施經研究證明在STEM教育中有效的教學技術(如循征教學、科學教學);③利用學生學習的相關數據改進教學實踐;④建立教學場景并使用現實案例;⑤有效利用科技手段。第三,學習評估:①開發使用獨立于教師之外的工具評估學生學習;②訓練并測量長期保持的能力;③對于難以評估的常用結果(如“科學思維”或“問題解決能力”),使用評估工具或開展評估研究。第四,學習準入:①確保STEM課程包括了所有學生;②開展已知的能夠提高學生自我效能的實踐。
2.教學支持
“Scaffolding”原意為“腳手架”或者“支架”,這個概念在理論框架中指的是為教師提供的一種教學支持。這種支持有兩個層面的內涵,一是需要培養教師共通的教學意識,即通過讓教師接觸有效教學方法,引導他們在課堂上改變自己的教學行為。這種共通意識的轉變不僅需要培養,更重要的是維持,因為向循征教學的轉變是一個動態持續的過程,需要長期的學習并調整教學實踐。二是呼吁各方應當關注有效教學實踐中的教師,并為教師運用循征教學提供充分且必要的資源。
教學支持維度主要包括四個方面的關鍵要素。第一,支持教師專業發展:①培養教師對研究基礎和已被證明有效的教學方法的認識,以使他們能夠適應并將其帶入教學情境中;②指導未來教師和初級教師如何教學;③開發教學實踐社區。第二,評估學生在本專業的保留率:①測量不同學生群體之間的成績差距并進行評估干預措施對差距的影響;②在教學社區中共享數據。第三,為教師提供易獲取的學習工具和技術資源。第四,將未來的教育設施規劃和現代教學方法相結合,并在資源和空間允許的情況下考慮當前空間的重新配置和分配。
3.文化變革
更大范圍的文化變革能夠為大學本科STEM教育的可持續發展奠定價值觀層面的基礎。有研究認為,STEM教育缺乏廣泛教學改革的一個主要原因即是視角的窄化,其主要關注的是微觀課堂的教師和學生個人,而忽視了更大的制度和外部環境。[6]因此,AAU認為各級領導都應該在大學本科STEM教育改革過程中積極地促進文化變革,這種變革的關鍵點就在于打破傳統的STEM教學文化,鼓勵教師采用新的教學方法,通過不斷改進教學技術、營造全新的STEM教學文化。在此過程中,不僅是院系和大學的領導者應當參與推動文化變革,聯邦政府及其相關部門、行業資助者、項目合作伙伴以及相關的科學協會等都應該共同參與。
文化變革維度主要包括三個方面的關鍵要素。第一,領導承諾:①校長和教務長對基于證據的、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重要性作出公共領導承諾;②各學科的杰出教師表達這一承諾的重要性;③各級領導層都認可并解決影響教師實施循征教學技術的因素。第二,建立完善的卓越教學措施:①制定部門或學院有關循證教學的措施,并建立大學對該承諾的期望;②在學生評教之外,采取穩定的教學有效性評估方法;③確保有充分的證據能夠表明教學效果。第三,使激勵與卓越教學期望相一致:①確保卓越教學的有力措施是任職、晉升標準和決策制定過程的重要部分;②確保地方領導在教學改革、參考出版物和提供與循證教學相關的支持方面充分考慮到工資的績效調整、晉升和終身教職的審查。
(三)理論框架的功能拓展
2017年6月,AAU發布《為持續改進本科STEM教學的基本問題和數據資源》(Essential Questions & Data Sources for Continuous Improvement of Undergraduate STEM Teaching and Learning),作為上述理論框架的補充資源,促進本科STEM教育的持續改進。這些有效資源主要運用于AAU研究機構和成員大學的本科STEM教學實踐。
1.提供基本問題
該報告圍繞理論框架提供了一系列基本問題,這些問題圍繞大學各個組織層次檢驗理論框架中教學法、教學支持與文化元素,以評估框架在本科STEM教學系統變革中關鍵要素的進展。具體而言,基本問題圍繞框架的三個維度進行了四個層面的展開,分別是研究機構、大學、院系和專業。例如,在研究機構層面,報告對教學實踐維度提出的問題包括:哪些學校及學系最常采用循證教學法?他們如何得到回報?如何鼓勵其它部門仿效他們?對中間支持維度提出的問題包括:學校采取什么措施來評估學生的升學、留級、學習完成情況以及其它相關因素?學校的相關領導是否經常查看這些數據,并與院長、系主任、學生和其他人討論這些數據?[7]該報告提出的系列問題形成了維度交叉的問題集合域,識別關鍵問題不僅能夠有效幫助學校領導和教師參與教學討論、建立有效的教學效果衡量標準、保證學生高質量的教育體驗,而且可以向教師、學生和相關受眾展示案例以強調教學改革的重要性。
2.數據來源與分析工具
根據報告提出的用于評估理論框架指導下成員大學本科STEM教學改革的基本問題,AAU在成員大學教學實踐經驗的基礎上,積累并開發了分析工具,用以應對各校復雜的實際情況和瞬息萬變的局面。數據的來源主要是成員大學在致力于本科STEM教學過程中形成的改革措施以及相關研究機構的研究成果。
AAU在成員大學內提供共享的數據分析工具,將各校不同的教學改革經驗進行積極的推廣,同時提供相關研究機構的調查結論,以豐富理論框架的內容,并對上述基本問題進行有效的評估。事實上,在科技迅速發展的當今社會,本科STEM教學也正在面臨更多的挑戰和變化,現有的數據和工具可能無法回答和應對未來問題。不僅如此,更多深層的矛盾也將隨著改革的持續推進而出現,如課堂層面的有效性和更廣泛的項目效果衡量標準之間的潛在沖突。[8]因此,AAU也正在開展更廣泛的合作致力于開發更多有助于未來教學評估的數據資源。
三、構建本科STEM教育系統性交互的網絡
自啟動本科STEM教育計劃以來,AAU的目標即是將更多的成員機構納入計劃體系,共同改善大學本科的STEM教學活動。實際上,擴大改革的范圍這一目標也是當前任何有關STEM計劃或項目的共同目的,如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霍華德·休斯醫學研究所等。這些機構投入了大量的資金,但卻收效不佳,難以形成預期的規模。事實上,在高等教育系統中,建立一個廣泛支持的多維網絡能夠為改革提供組織和價值基礎。而AAU在創建這種規模化的網絡中取得了突破性進展,AAU項目網絡的交叉、互動和發展,逐漸形成了一種共享的組織社區,成為本科STEM教育計劃實施的重要基礎。
(一)系統網絡構建
作為本科STEM教育計劃的組成部分,AAU最初建立了兩個網絡,分別是項目站點(Project Sites)和STEM網絡(STEM Network)。隨著影響力的逐漸擴大,AAU STEM網絡不斷拓展,形成了STEM社區(STEM Community),并衍生出非正式的子群(Subgroups)。此外,AAU還積極與外部網絡并建立聯系,包括其它研究型大學STEM社區、STEM聯盟以及STEM改進組織等。
1.項目站點
2013年,AAU最初資助8所成員大學建立STEM項目站點,這8所大學分別是布朗大學、密西根州立大學、亞利桑那大學、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科羅拉多大學博爾德分校、北卡羅來納大學教堂山分校、賓夕法尼亞大學、圣路易斯華盛頓大學。事實上,在計劃實施初期,AAU向成員大學發布征求建立項目站點的需求,62所成員學校中有31所大學提交了成為項目站點的提案,最終AAU選擇了8所大學合作。基于此,AAU通過研討會以及其它形式(如電話會議、網絡研討等)定期與8個項目站點接觸和交流,基本構建了一個項目站點網絡,該網絡逐漸成為AAU關鍵網絡中的基礎網絡。項目站點所在的大學也成為最早實施理論框架并進行改革試驗的實體組織。
2.STEM網絡
STEM網絡最初主要由AAU成員大學中提交提案的31所大學組成。但在AAU倡議的演變過程中,所有的AAU成員大學都被邀請加入到STEM網絡中。AAU在每所學校都建立了相應聯絡點,并在與各校交流的過程中形成了一項年度活動——網絡會議。該會議的信息雙向流動,各校的聯絡點都可以和8個項目站點進行互動,項目站點能夠分享經驗和信息,而聯絡點也能夠為項目站點的改革創新提供建議。STEM網絡為成員大學的STEM教學合作和交流提供了更便利的平臺。為了保持在最初8個項目站點之外的STEM學科教學改革勢頭,AAU在諾斯羅普·格魯曼基金會的捐贈下,在STEM網絡中通過頒發小額贈款資助12所表現優異的大學以支持他們的STEM教學。AAU已于2017年2月提供了第一輪資助,并于2019年2月選定了另外12所大學作為第二序列提供了資助。[9]
3.STEM社區
在AAU項目站點和STEM網絡發展的過程中,逐漸形成了更大范圍的STEM社區。這個社區網絡更加龐大,它由共同關注STEM創新和改革的AAU同行和非AAU的相關者組成。事實上,AAU的網絡建設衍生了更大的網絡社區,將所有STEM相關的人聚集在一起,創造了更廣闊的空間與平臺。通過STEM社區,STEM教師、學生以及相關的企業等利益相關主體,能夠在較大程度上共享信息、分享經驗、探索合作,從而形成以STEM教育為核心的共同體。
4.子群
在AAU機構內的網絡社區中,基于STEM領域的信息共享和交流合作,逐漸形成了非正式的網絡子系統,稱之為子群,子群的出現也是STEM社區發展重要的成果。由于子群具有非正式的特點,子群成員因興趣而聚合,具有個體自發性,這種有機的組織機制可能會使子群在不確定的未來一直得以延續。即使在AAU計劃結束之后,子群可能也并不會消失。換言之,因STEM而聚合的力量在一定意義上獨立于計劃之外,從而使AAU計劃產生持續性的輻射影響。
5.外部網絡
AAU并非只關注成員機構或是STEM領域的內部建設。恰與此相反,AAU不僅倡議各成員機構聚焦STEM領域的教學實踐,還十分重視與外部相關主體之間的合作與交往,并探索建立能夠融入外部網絡的關系組織。因此,AAU在開展STEM教育計劃時,認為與國家科學基金會、國家科學院等外部組織進行合作具有重大價值。實際上,在這一過程中,AAU正在建立更廣泛的聯系,重疊的交互網絡不斷催生新的合作和思想,對計劃的實施大有助益。
(二)系統網絡效能
在分析AAU STEM系統網絡的布局后,發現其構建策略展示了一種系統性方法的特點,即讓各類網絡之間多維共通并形成互動以產生協同效應。由此,系統網絡的功能在三個層面發揮效能,分別是8個項目站點、STEM網絡和國家高等教育機構。
第一,在項目站點層面。AAU的8個項目站點是系統網絡的關鍵部分,這是由AAU資助并展開STEM教學改革的實體機構,該計劃的影響力最先即是在此處輻射擴散。在理論框架的指導之下,AAU的行動特別關注機構層面的改革,他們認為這是一個必要的前提,規模化和可持續發展的基礎是學校機構和個人的共同參與,而建立項目站點是重要的一步。8所大學項目站點的項目團隊通過創建和收集調查評估數據來幫助AAU和項目站點監控STEM課程教學進展。通過AAU編制的基本問題和數據資源,進一步指導學校在本科教育層面的改革,而學校在實踐中也會開發新的工具補充至數據庫。有研究證明,系統的一部分開發的工具對更大的系統正在產生重要影響。[10]此外,項目站點每年需向AAU提供年度報告,AAU在審查進展情況后會提供相應的反饋,并在整個STEM網絡中開展網絡研討會,號召成員共同探討解決年度報告中確定的關鍵問題和未來發展戰略。
第二,在STEM網絡層面。除了上述的網絡研討會之外,AAU在支持STEM網絡發展中還采取了其它的策略。例如:與STEM網絡中的關鍵組成團體進行溝通,包括校長、教務長及院長等。同時,AAU機構的項目團隊需要定期在年度或半年度的會議上向AAU首席學術官員匯報該計劃的進展情況,而AAU機構的項目團隊在實地考察中也可以訪問首席學術官員。此外,AAU通過繪制各大學的活動圖,并跨機構進行共享信息,以鼓勵STEM網絡成員之間的合作。在AAU主辦的活動中,非AAU資助項目的大學本科STEM教學改革負責人也可以擔任專家發言人,共享經驗和成果。值得一提的是,AAU十分重視與STEM網絡中大學的公共事務官合作,通過在各校宣傳改進STEM本科教育的實踐,幫助一些學校因改進教學獲得更好的聲譽。
第三,在國家STEM改革層面。AAU作為社會組織,但其視角和站位并不局限。一方面,AAU通過與國家層面的研究機構和基金會展開STEM教育方面的合作。例如:2019年,AAU通過NSF召集一批專家學者開展研討會,參與研究和評估本科STEM教學改革,這次研討會的目標是綜合設計并研究多機構轉型項目中的基本問題和挑戰。另一方面,AAU也積極幫助和支持旨在改善本科STEM教育的國家組織聯盟,如本科STEM教育改革聯盟(Coalition for Reform of Undergraduate STEM Education,簡稱Coalition或CRUSE)。CRUSE的成員十分廣泛,如美國科學促進協會(Associ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Science)、美國社區學院協會(Association of American Community Colleges)、國家研究委員會(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等都是聯盟成員。與此同時,AAU還與著名的教學研究機構合作,如專業組織發展中心(Professional Organizational Development,POD)等。通過邀請這些合作伙伴參與相關的會議或項目,在這些組織機構和STEM網絡中實現實質性的信息共享。實際上,AAU通過與國家一級的組織和機構合作與交流,對美國大學STEM教育政策的對話產生了重要影響。這種影響最終通過各種形式落實在了AAU的各個成員大學和STEM網絡中。
四、結語
隨著科技的高速發展,加之前所未有的社會變革,STEM教育已然風靡全球,成為各國在教育領域探索培養未來社會所需科技人才以應對新時代出現的各種潛在挑戰的重要實踐。在美國教育的各個學段,STEM教育都是重要的研究議題與實踐內容。美國對STEM教育的高度重視實際上隱含了美國政府、教育界以及科技界對未來社會所需人才的前瞻性判斷,為美國未來經濟和社會的持續性繁榮奠定了重要基礎。
我國STEM教育起步相對較晚,相關研究剛剛發軔,特別是對大學本科階段STEM教育的研究尚未形成科學完備的體系。有研究認為我國的STEM教育建設仍然處于對國外政策的研究和解讀階段[11],仍然存在國家戰略高度頂層設計不充分、社會聯動機制不健全、標準和評估體制不完善等問題。因此,我國需要對諸如美國等國家的STEM教育的政策演進和范式轉換進行更加深入的研究,借鑒其發展與改革的經驗,實現STEM教育的本土化創新。然而,目前國內對美國大學STEM教育的研究更易集中于美國國家層面的政策部署或是具體大學的改革實踐,在一定程度上忽視了對美國大學STEM教育具有重要影響作用的社會組織。AAU倡導的大學本科STEM教育計劃已經形成了較為完備的理論指導框架和STEM網絡社區體系,匯聚了大批STEM同行和關注STEM教育的相關機構。可以說,AAU在近十年的實踐中掌握了豐富的STEM教育資源,建立了良好的改革生態,其宏觀決策和微觀治理積累了復雜多樣的經驗和教訓,值得我國學界進一步關注。
參考文獻:
[1]National Science Board.Preparing the Next Generation of STEM Innovator:Identifying and Developing Our Nation's Human Capital[EB/OL].[2019-10-05].http://www.nsf.gov/nsb/ publications/2010/nsb1033.pdf.
[2]The President's Council of Advisors 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Prepare and Inspire:K-12 Science,Technology,Engineering,and Math(STEM)Education for America's Future[EB/OL].[2019-10-05].http://www.whitehouse.gov/sites/default/files/microsites/ostp/pcast-stem- ed-final.pdf.
[3]上官劍,李天露.美國STEM教育政策文本述評[J].高等教育研究學報,2015,38(2):64-72.
[4]Association of American Universities.AAU Undergraduate STEM Education Initiative[EB/OL].[2019-10-05].https://www.aau.edu/sites/default/files/STEM%20Scholarship/AAU_Framework.pdf.
[5]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Designing Learning:A National Organization Leverages Systemic Change in STEM Teaching and Learning in Reaching Students:What Research Says about Effective Instruction in Undergraduate Science and Engineering[M].Washington,DC:National Academies Press,2015:203-204.
[6]Dancy M,Henderson C.Beyond the Individual Instructor:Systemic Constraints in the Implementation of Research-Informed Practices[C].Sacramento:Physics Education Research Conference,2004:113-116.
[7]Association of American Universities.Essential Questions & Data Sources for Continuous Improvement of Undergraduate STEM Teaching and Learning[EB/OL].[2019-10-11].https://www.aau.edu/sites/default/files/AAU-Files/STEM-Education-Initiative/AAU-STEM-Essential_Questions.pdf.
[8]Fairweather J,Trapani J,Paulsen K.The Roles of Data in Promoting Institutional Commitment to Undergraduate STEM Reform:The AAU STEM Initiative Experience.In Transforming Institutions:21st Century Undergraduate STEM Education[M].West Lafayette:Purdue University Press,2015:58.
[9]Association of American Universities.AAU Awards Grants to 12 Universities to Improve Undergraduate STEM Education[EB/OL].[2019-10-15].https://www.aau.edu/newsroom/press-releases/aau-awards-grants-12-universities-improve-undergraduate-stem-education.
[10]Kezar A.Scaling Improvement in STEM Learning Environments:The Strategic Role of a National Organization[EB/OL].[2019-10-15].https://www.aau.edu/sites/default/files/AAU-Files/STEM-Education-Initiative/Scaling_Improvement_Final.pdf.
[11]孫維,馬永紅,朱秀麗.歐洲 STEM 教育推進政策研究及啟示[J].中國電化教育,2018,374(3):131-139.
(責任編輯 賴佳)
收稿日期:2021-03-09
作者簡介:葉曉力,安徽大學高等教育研究所助理研究員,教育學博士。(合肥/2300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