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秀瑞


【摘要】目的:研究在急診護理中預見性護理的運用方法和運用效果。方法:在該研究中選擇某院急診收治的40例患者為例,分為對照組與實驗組,對照組行常規護理,實驗組行預見性護理,對兩組患者急診護理效果對比研究。結果:經不同的護理干預,實驗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搶救時間與醫療糾紛發生率均優于對照組,組間差異明顯,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在急診護理中應用預見性護理效果明顯,不僅可以提高護理滿意度,縮短搶救時間,而且降低醫療糾紛發生率,是值得臨床推廣的護理干預方法。
【關鍵詞】急診;護理;預見性護理;運用
【中圖分類號】R472.2 【文獻標識碼】A 【DOI】
搶救時間是急診科爭分奪秒的事情,急診患者發病急,嚴重威脅了生命安全,需采取有效的搶救措施,并輔以科學的急診護理干預。相較于傳統護理模式,預見性護理能夠依據患者的實際情況制定完善的急救措施。為分析預見性護理的效果,本次研究選擇40例急診患者進行研究。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該研究選擇某院40例急診患者,時間界定在2021年2月—5月,將其劃分為對照組與實驗組,各20例。實驗組中女性患者9例,男性患者11例,年齡25—60歲,平均年齡(41.2±1.1)歲;對照組中女性患者8例,男性患者12例,年齡24—55歲,平均年齡(40.2±1.4)歲。經數據對比,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等方面不存在差異,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可以對比分析。
1.2 護理干預方式
在將兩組患者劃分為對照組與實驗組之后,分別給予不同的護理干預,對照組為常規護理,實驗組則采取預見性護理,其內容包括:(1)設置預見性小組,分配預見性人員,依據對臨床急救數據的分析與研究,夜間與白天同樣重要,需配備足夠的醫護人員,有效解決夜間護理的預見性問題,從根本上解決醫療事故的發生[1]。(2)制定完善的預見性搶救流程,需嚴格按照病種合理分類,并根據患者的數量、病情分組,對于搶救失敗的病例要及時的總結,對可能引起醫療糾紛的原因綜合討論,明晰搶救護理細節,對其中存在的問題展開預見性護理。如果護理人員經驗不足或資歷比較低,需給予系統的培訓,使其熟悉搶救流程。(3)預見性準備搶救器械,搶救室需要準備好各類器械,如洗胃機、供氧裝置、除顫儀等,并將搶救藥品與物品擺放整齊,定時對搶救器械進行清點,做好急診護理人員搶救器械的操作水平,保證每一位急診護理人員能熟練掌握各項設備,順利配合醫生搶救。(4)預見性心理護理,急診護理人員需耐心的與患者家屬溝通,將患者的疾病類型,病情程度,采取的治療方法及時告知,并給予患者家屬安撫,避免緊張、恐懼等情緒。
1.3 觀察指標
對兩組患者搶救時間、護理滿意度、醫療糾紛率對比分析。
1.4 統計學處理
在該研究中所有數據均采取SPSS21.0統計學進行處理,并實施卡方檢驗與t檢驗,如經過統計P<0.05,則說明具有一定的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搶救時間與護理滿意度對比
經過不同的護理干預,對照組與實驗組患者搶救時間與護理滿意度對比存在差異,其中對照組患者護理搶救時間為(30.12±6.77)min,實驗組為(15.34±5.21)min。對照組的護理滿意度平均得分為(72.11±9.65)分,實驗組為(88.96±9.62)分,兩組對比差異明顯,P<0.05.詳細數據見表1。
2.2 兩組患者醫患矛盾發生率對比
不同護理干預下,對照組患者醫患矛盾發生率為20.0%,實驗組為5.0%,實驗組低于對照組,組間差異明顯,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細數據見表2。
3 討論
眾所周知,急診科是醫療體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是收治急癥患者的主要部門,是搶救病患生命的主要載體。相較于其它科室的護理,急診科護理更加的全面且系統,在搶救過程中,護理效果與患者的生命息息相關[2]。傳統的常規護理方式已經無法滿足其發展與要求,新形勢下預見性護理的應用不僅融入了預見性思維,而且能夠在急診護理中預見性病情觀察,能夠提前預支患者的病情,采取有效的方式給予搶救,避免并發癥的發生。在本次研究中,實驗組患者采取預見性護理,對照組患者采取常規護理,經不同的護理干預,實驗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搶救時間與醫療糾紛發生率均優于對照組,組間差異明顯,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且實驗結果與其它學者研究一致[3]。由此可見,預見性護理的應用下可以實現醫療資源的合理調節,能從根本上降低因為搶救工作繁重而產生的差錯。同時,制定切實有效的預見性搶救流程,在經驗總結中可以根據疾病程度的分類以及病種情況對護理資源進行分配,能夠為患者爭取寶貴的時間,提高搶救的成功率。設備器械是搶救中不可忽視的內容,預見性準備搶救器械可以降低搶救過程中而出現的設備故障,或者因配備不全而導致搶救失敗。預見性心理護理能夠有效的緩解患者與家屬的焦慮以及負面情緒,于無形中降低醫療糾紛的發生。
總而言之,應用預見性護理干預,可以有效縮短搶救時間,提高患者的護理滿意度,降低醫療糾紛發生率,且效果明顯,是值得臨床推廣的護理干預方法。
參考文獻:
[1]王思傲,孫鳳嬌,王雅濱.急診護士在急診搶救中的預見性護理思維[J].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19,4(13):117.
[2]劉蕊.預見性護理在急診腦出血急性期患者中的應用[J].中國城鄉企業衛生,2019,34(09):207-209.
[3]孫俠遜.優化急診護理流程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搶救中的應用效果[J].中國醫藥指南,2020,18(25):176-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