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培蕾



【摘要】目的:分析護理干預在小兒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患兒護理中的應用,明確其實際應用效果,判斷其對患兒產生的影響,以此為醫護人員開展工作提供可靠依據。方法:隨機在本院中選取50例近期收治的小兒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患兒,其入院時間均處于2020年12月到2021年2月的范圍內。通過抽簽的方式將選取的患兒隨機劃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對其采取相同的治療手段,并分別采取不同的護理措施。對照組接受常規化護理措施,觀察組接受護理干預模式。在研究結束后,收集兩組各項數據進行分析與對比,明確數據間具有的差異,以此判斷該種護理模式實施效果。結果:發現在采取不同護理措施的情況下,兩組各項數據具有的差異較大。其中,對照組與觀察組護理有效率分別為76.00%與92.00%;對照組喘憋持續時間以及濕哆音消失時間等,明顯多于觀察組。結論:護理干預模式實施效果良好,其能夠顯著提高治療效果。因此各醫院應正確認識到該種護理模式的可靠性及科學性,并進行科學利用。
【關鍵詞】小兒肺炎;心力衰竭;護理干預
【中圖分類號】R473.72 【文獻標識碼】A 【DOI】10.12332/j.issn.2095-6525.2021.14.025
小兒肺炎是一種常見疾病,針對其形成原因而言,目前醫學界普遍認為與病毒感染以及日常行為等因素具有密切聯系。因此小兒監護人在日常生活中有必要對小兒采取管理措施,避免外界因素對其產生影響,進而引發小兒肺炎[1]。但由于監護人普遍缺少醫學基礎知識,且未對該種疾病形成正確認知,故而其難以對小兒進行科學管理。據文獻資料顯示,在社會經濟不斷發展的背景下,我國小兒肺炎的發病率正在持續增加,且已成為危害我國小兒健康成長及生活品質的主要疾病之一。由此可見,該種疾病具有極強的嚴重性。一旦患有該種疾病,患兒極易出現發熱、氣促以及咳嗽等多種癥狀,導致日常生活受到影響。若此時監護人未給予重視,并及時帶領患兒前往醫院進行治療,該種疾病將持續發展,致使心力衰竭以及中毒性腦病等多種合并癥的發生率增加,從而對患兒生命健康安全構成威脅。其中,小兒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是該種疾病常見的現象之一,其能夠對患兒心輸出量產生嚴重影響,導致機體代謝需求無法得到滿足,并嚴重危害患兒生命安全。因此在患兒患有該種疾病后,必須立即帶領其前往醫院接受治療。醫院對此類病癥進行治療時,多會根據患兒實際狀況采取相應的治療手段[2]。其中,藥物治療在小兒肺炎合并心力衰竭中具有極高的應用率,其能夠有效控制病情,保障患兒身心健康。但該種治療方法對護理工作具有較高的要求,若治療過程中醫院未輔以相應的護理措施,必將對治療效果產生影響。傳統護理措施已無法滿足患兒實際需求,因此醫院必須不斷對護理工作進行優化,從患兒實際需求的角度出發,全面提高護理質量。為此,我國有學者相繼進行研究,并在研究報告中明確指出,護理干預模式具有良好的綜合性,其以患兒內在需求為切入點,能夠提高護理工作有效性。故而醫院應將該項護理模式應用于患兒護理工作中,充分發揮護理工作核心價值,進而保障患兒健康安全[3]。為明確該模式實施效果,本文隨機選取50例患有小兒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的患兒進行研究,以期可以通過對比患兒間數據,達到明確該模式實施效果及價值的目的。具體研究、統計與分析結果如下。
1 資料與分析
1.1.一般資料
隨機在本院中選取50例近期收治的小兒肺炎患兒,均合并心力衰竭,入院時間段為2020年12月到2021年2月,年齡的平均數值為(5.79±1.23)歲。其中,男性患兒的數量為32例,年齡的平均數值為(5.83±1.35)歲;女性患兒的數量為18例,年齡的平均數值為(5.87±1.44)歲。本文選取的患兒一般資料不具有差異,均符合相關診斷標準,且已對精神狀態存在異常、認知方面具有異常、無法進行有效溝通的患兒、病情相對較為嚴重以及患有其他重大疾病的患兒進行排除,故而患兒間具有良好的可比性。在研究正式開始前,本文已事先將各項研究細節如實告知患兒監護人,并成功取得上級領導及患兒監護人同意。
1.2.研究方法
對抽簽的方式進行利用,以此將選擇的50例患兒隨機劃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每組包括的患兒數量為25例,且分別包括16例男性患兒與9例女性患兒。在兩組患兒入院后,根據其實際狀況采取對應的治療手段。為避免對研究結果產生影響,兩組接受的治療手段具備一致性。在治療過程中,分別對兩組采取不同的護理措施。其中,對照組接受的常規化護理,即做好對病房環境的護理工作,確保其具備良好的整潔性,避免對患兒正常休息產生影響。協助患兒使用藥物,避免患兒監護人出現擅自加大藥量或停止用藥的現象,導致患兒健康受到威脅。督促患兒監護人嚴格遵循醫囑以及定時協助監護人對患兒身體表面進行清潔等。觀察組以常規化護理為基礎,接受護理干預模式。該項護理模式具備綜合性,突出強調從患兒實際需求的角度出發,充分發揮護理工作的核心價值。在研究結束后,收集兩組各項數據進行分析與對比,明確其是否具有差異,從而達到準確判斷該模式實施效果的目的。
1.3.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接受不同護理措施后的護理效果,對其臨床表現改善時間進行統計,并調查患兒監護人滿意度。其中,護理效果判定依據為調查護理工作有效率。護理有效率包括三個等級,分別為顯效、有效以及無效,判定標準如下:(1)顯效。即患兒接受護理措施后基本癥狀已消除,且各項指標已恢復正常;(2) 有效。若患兒接受護理后,癥狀已得到改善,且檢查結果趨向于正常,即判定為有效;(3)無效。即患兒接受護理后不僅癥狀未得到緩解,而且各項檢查結果與護理前不具有差異。臨床表現改善時間包括三項內容,分別為濕啰音消除時間、憋喘持續時間以及哮鳴音消除時間。滿意度可根據調查結果分為非常滿意、滿意以及不滿意,調查工具為院內專家自行設計的調查問卷。為確保研究結果具備真實性,上述指標均由未參與護理的人員進行調查。
1.4.統計學分析
用SPSS21.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計量資料用t檢驗,計數資料行x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分析兩組護理效果
為明確該項護理模式實施效果,本文特此對兩組接受不同護理措施后的護理效果進行統計。通過統計結果可以發現,兩組在該項數據中具有的差異較大(如表1所示)。由此可見,該項措施能夠對患兒產生積極的影響。
2.2分析兩組臨床表現改善時間
據統計結果顯示,觀察組各項數據均短于對照組(如表2所示)。
2.3分析兩組監護人滿意度
通過分析調查結果可以發現,觀察組監護人具有極高的滿意度(如表3所示)。
3 討論
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響,我國小兒肺炎發病率正在不斷提高,且已成為危害我國小兒健康成長的主要疾病之一[4]。在患有該種疾病后,若患兒監護人未及時帶領患兒前往醫院接受治療,該種疾病極有可能導致心力衰竭以及中毒性腦病等多種合并癥的發生率增加,并對患兒健康安全構成嚴重威脅。因此在患有該種疾病后,監護人應及時帶領患兒前往醫院進行治療。目前,醫院對患兒采取治療措施時,多會根據其實際狀況選取相應的治療方案,并同時進行護理工作,以此提高治療效果,保障患兒身心健康。但在社會經濟不斷發展的背景下,傳統護理措施已無法滿足患兒實際需求,致使患兒在治療過程中出現哭鬧現象,導致其依從性與監護人滿意度降低,并對治療效果產生影響。在情況嚴重時,甚至將引發醫患糾紛,嚴重損害醫院社會形象[5]。因此為避免該種現象發生,醫院有必要對護理工作進行優化。有學者認為,提高護理工作質量的重要前提是提高護理全面性,對患兒實際需求進行綜合考量,降低護理工作失誤率。為此,有學者在研究報告中提出,醫院有必要將護理干預模式應用于護理工作中。針對該項護理模式而言,其以常規化護理為基礎,主要內容如下:(1)在患兒入院后,醫護人員應對其病情嚴重程度進行科學評估,并及時對其采取隔離處理措施,緊密觀察患兒病情變化情況[6]。考慮到患兒無法自主排痰,故而醫護人員應對吸痰器進行科學利用,幫助患兒排出呼吸道痰液,以此提高呼吸道暢通性。應對患兒體位進行合理調整,提高其舒適程度,減少出現哭鬧現象的可能性。若發現患兒存在嚴重疼痛感,醫護人員應嚴格遵循醫囑對其給予鎮痛藥物。若患兒出現高熱現象,應立即采取物理降溫措施。在必要情況下,應對患兒進行藥物降溫;(2)考慮到患兒在治療過程中極易出現哭鬧現象,故而醫護人員有必要密切關注患兒心理狀態,積極與其進行溝通,緩解患兒存在的負面情緒[7]。在必要情況下,應為患兒播放其喜愛的動畫片或音樂,轉移其注意力,以此提高患兒依從性,進而保障治療效果;(3)必須與患兒監護人進行溝通,充分掌握患兒實際飲食習慣,并結合該項內容對患兒飲食方面進行科學調整,提高其飲食合理性,避免患兒食用具有刺激性的食物,提高其鉀攝入量。此外,應確保患兒能夠依照少食多餐原則進行飲食。在此基礎上,護理工作核心價值將充分體現[8]。通過本文的研究結果可以發現,在采取不同護理措施的情況下,兩組各項數據具有的差異較大。該點與其他研究結果具有一致性,因此本文具有充足的依據認為,該種護理干預模式實施效果良好,具備推廣價值。
綜上所述,護理干預模式具有良好的應用效果,其能夠對小兒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患兒各方面產生積極的影響。因此醫院應正確認識到護理干預模式的可靠性及科學性,并進行科學利用。基于此,患兒身心健康將得到保障。
參考文獻:
[1]金愛林.優質護理在小兒肺炎合并心力衰竭護理中的應用價值[J].中國醫藥指南,2020,18(33):191-192.
[2]明霞.小兒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的護理體會[J].心血管病防治知識,2020,10(30):77-79.
[3]曾涵琴.個體化護理干預小兒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臨床癥狀的影響分析[J].心血管病防治知識,2020,10(22):53-55.
[4]汪霞.小兒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的護理研究[J].家庭生活指南, 2020,26(05):179.
[5]張梅香.個體化護理干預在小兒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患兒中的應用探討[J].人人健康,2020,33(09):225.
[6]石利云.循證護理在小兒肺炎合并心力衰竭中的臨床應用價值[J].中國藥物與臨床,2020,20(05):841-842.
[7]胡桂林.小兒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的護理方式及施行效果評估[J].繼續醫學教育,2019,33(12):76-77.
[8]鄧云梅.干預性護理方法在小兒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治療中的應用價值[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9,19(78):341+3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