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雅萌

【摘要】目的:探究支撐喉鏡結合電子頻閃喉鏡對聲帶息肉的治療效果。方法:研究時間為2020年3月-2021年3月,研究對象為此期間來我院進行聲帶息肉治療的110例患者。通過隨機數表法,將入組患者平均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對照組治療僅使用支撐喉鏡手術,觀察組治療使用支撐喉鏡手術+電子頻閃喉鏡。比較治療后兩組患者聲帶情況。結果:干預后,觀察組聲嘶消失時間、聲帶水腫消失時間、發聲功能恢復時間分別為(2.03±0.15)d、(2.01±0.46)d、(2.54±0.45)d,對照組同指標水平分別為(3.09±0.27)d、(3.12±1.21)d、(3.63±0.33)d,均為觀察組<對照組(P<0.05,t=25.451、6.359、14.486)。結論:在聲帶息肉治療過程中,使用支撐喉鏡聯合電子頻閃喉鏡進行治療,對于患者恢復具有積極作用,能夠提升治療效果,值得推薦使用。
【關鍵詞】支撐喉鏡;電子頻閃喉鏡;聲帶息肉;臨床觀察
【中圖分類號】R767.91 【文獻標識碼】A 【DOI】
據相關研究表明,大部分患者出現嗓音障礙情況,都是受到了聲帶息肉的影響,是幾種聲帶不良疾病中發病率最高的一種[1]。雖然聲帶息肉屬于一種良性疾病但是患者會因為其增生性表現而出現聲音嘶啞等情況,日常生活因此受到一定影響[2]。為使患者身心健康得到改善,生活質量得到提升,需要采取有效治療方式進行干預。本文則主要珍貴支撐喉鏡結合電子頻閃喉鏡對聲帶息肉患者的干預效果進行探究。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次研究已經過倫理委員會批準。選取2020年3月-2021年3月期間,來我院進行聲帶息肉治療的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共計110例。入組患者需根據隨機數表法按平均分為對照組(支撐喉鏡治療)與觀察組(支撐喉鏡+電子頻閃喉鏡)。對照組55例患者中,男性27例,女性28例,年齡24-61歲,平均年齡(48.15±3.49)歲。觀察組55例患者中,男性29例,女性26例,年齡25-61歲,平均年齡(48.22±3.43)歲。比較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差異甚小,P>0.05,研究可進展。
1.2 方法
觀察組患者需接受電子頻閃喉鏡檢查,且檢查前需使用1%丁卡因對患者進行表面噴麻。將喉鏡深入患者喉中,借助頻閃喉鏡可以觀察到患者的聲帶對位淡紅色半透明的單一或分葉息肉,發音時聲門無法圈圈關閉,聲帶震動不對稱等情況。進而能夠對患者的息肉類型、位置、病情程度進行準確判斷。手術前,需告知患者禁食一餐,并在術前30min肌注患者苯巴比妥0.1mg+阿托品0.5mg。醫護人員需協助患者保持仰臥位,墊肩頭后仰,全麻氣管插管完成后,從口,沿舌入喉插入支撐喉鏡。以此保證患者聲帶與聲門完全暴露,并對喉鏡進行固定,調整位置與角度,使圖像呈現清晰,并完成相應微型器材置入。對照組則僅使用支撐喉鏡進行治療干預。
整個手術過程中,需保證聲帶邊緣平整,不可使聲帶受到損傷。手術后,需要使用地塞米松霧化吸入等方式進行輔助治療3-5d。
1.3 觀察指標
觀察手術后4周,患者的聲帶恢復情況,包括聲嘶、聲帶水腫消失時間、發聲功能恢復正常時間。
1.4 統計學分析
數據分析需使用軟件SPSS22.0進行計算處理,計量資料表示用(x±s),檢驗用t。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聲帶恢復情況對比
比較可知,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聲音小時、聲帶水腫消失、發聲功能恢復正常時間均更短,P<0.05。詳細如表1。
3 討論
聲帶息肉在臨床中較為常見,一般與發聲不當、用聲過度等原因有關。患病初期,患者會出現發聲疲勞、發生障礙等情況,日常生活受到嚴重影響。對于該疾病,臨床中有保守治療與手術治療兩種方式。早期保守治療大多是對患者進行發音與嗓音矯治、藥物與超短波治療等。但這種治療方式效果并不十分理想。相比之下,手術方式簡單、快捷,而且治愈率更高,在臨床中應用較為廣泛。手術治療又可以分為間接喉鏡、支撐喉鏡、電子喉鏡等干預方法。其中,間接喉鏡適用于鉗取比較小型的息肉,多次鉗取很容易使聲帶受到損傷,而且清除不干凈。電子喉鏡手術的微型鉗與間接喉鏡相似,也是只能鉗取比較小的帶蒂型息肉。與之相比,電子喉鏡的成像更加清晰,不需要對焦奧就能時間自動調光,而且鏡體更纖小一些,因此操作起來靈活性更高。然而,電子喉鏡需要采用表面麻醉方式,導致麻醉時間較短,需要患者保持高度配合,否則很容易使得手術治療效果產生影響。支撐喉鏡手術則需要采用全麻方式,但對患者的術中體位有嚴格要求,需要較長時間住院恢復[3]。但也正因如此,手術時間更加充分,不需要患者保持主動配合,所以操作相對更加精準,聲帶處理情況更加理想,息肉摘除率高、復發率低。因此,本次研究中觀察組在電子頻閃喉鏡干預下,能夠故更為準確的確定息肉類型、部位等,加用支撐喉鏡方式進行干預,使得該組患者在手術后聲嘶消失時間、聲帶水腫消失時間、發聲功能恢復時間方面用時短于對照組,P<0.05。提示,兩種治療方式都具有清除聲帶息肉的效果,但聯合使用支撐喉鏡與電子頻閃喉鏡,具有圖像清晰、可達位置深、術中操作便捷等優點,治療效果更加理想。
綜上所述,在聲帶息肉治療過程中,采用支撐喉鏡結合電子頻閃喉鏡方式進行治療,可縮短患者治療時間,對患者術后恢復具有積極作用,值得在臨床中進一步推廣與使用。
參考文獻:
[1]支繼超.支撐喉鏡下聲帶息肉切除術治療聲帶息肉的臨床觀察[J].中國冶金工業醫學雜志,2020,v.37(03):111-112.
[2]汪世浩,劉根久.支撐喉鏡聯合鼻內鏡下內側微瓣法切除聲帶息肉對嗓音聲學指標的影響[J].檢驗醫學與臨床,2020,v.17(05):49-51+54.
[3]胡雄杰,劉志軍.支撐喉鏡下聲門暴露困難聲帶息肉患者的術前評估和處理策略[J].中國中西醫結合耳鼻咽喉科雜志,2019,27(003):192-195,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