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婷婷 姚禹齊
摘要:為了實現成本會計教學改革目標,提高教學質量,本文將結合互聯網+教育背景展開相關研究,主要提出三大改革策略。使用文中策略可將互聯網與成本會計教學結合在一起,形成互聯網+框架,實現教學改革,改革后通過教學能夠有效提高教學質量。
關鍵詞:互聯網+;成本會計教學;教學改革
0.引言
因為傳統教學模式已經無法滿足現代需求,所以各大學科都在積極尋求改革,成本會計教學也不例外。這一基礎上相關領域展開了相關研究,認為傳統教學模式太過依賴線下資源及人工,因此多方面受限,難以提升,故教學改革工作可以以互聯+為導向展開,充分發揮互聯網作用,能夠突破以往限制,提高教學質量。由此互聯網+導向下如何對成本會計教學進行改革是一項值得思考的問題,對此有必要展開相關研究。
1.搭建線上教學平臺
要構建互聯網+成本會計教學體系,必須先讓互聯網融入到教學中,故教學改革第一步就是搭建線上教學平臺。線上教學平臺搭建分為兩個步驟:
第一,選擇平臺搭建方式。目前,線上教學平臺的搭建方式有兩種,分別是第三方平臺與自建平臺,其中前者比較方便,但學校可能無法對平臺進行后續升級與開發,而后者需要學校具備一定的技術條件才能開發,且開發成本較高。相比之下,如果條件允許更建議學校選擇第二種開發方式,但如果條件不允許,則學校一定要選擇功能完善,且滿足成本會計教學要求的第三方平臺[1]。
第二,做好平臺功能開發。如果學校選擇自建平臺(如果選擇第三方平臺,該步驟可忽略),則必須先分析成本會計教學要求,從師生雙方角度出發,了解他們在教、學兩方面存在哪些需求,隨后使用編程方法開發相關平臺功能即可。例如教師在教育活動中,普遍需要了解學生學情,那么就要開發學情數據、信息采集與統計功能,而學生在學習活動中,普遍需要大量的資源提供參考,那么就應當開發數據庫及數據庫檢索功能,以便學生獲取資料。
2.課程體系與教學方式改造
成本會計教學的課程體系大體分為兩個板塊,分別是理論板塊、實踐板塊,傳統教學模式中這兩個板塊的教學活動都集中于線下展開,導致課時緊張,且很容易受到現實物理時空的限制,導致師生交流不暢,造成教學實踐性不足的問題,故學校要針對這一問題進行改革。改革過程中結合已經搭建好的線上教學平臺與原有的線下課堂,學校應當對課程體系進行改造,即學校有必要根據線上平臺與線下課堂的特點,將理論板塊教學活動放到線上平臺中,讓教師可以通過在線直播、離線傳輸的方式與學生進行交流,打破現實物理時空限制,促進師生交流,同時因為理論板塊活動不再占用線下課時,所以線下課時被騰出,可用于成本會計實踐板塊教學活動,在課程充沛的基礎上,能夠有效提高教學實踐性,強化學生知識應用能力。
在課程體系改造完畢之后,學校應當對各板塊的教學方式進行改造,即在線上教學中要求教師定時在線直播,同步錄制直播視頻,直播教學結束之后將視頻上傳到平臺數據庫內,一方面能夠給因故無法觀看直播的學生提供教學服務,另一方面能讓學生通過觀看視頻的方式進行復習,還能充分發揮學生碎片時間進行自學,讓學生更好地鞏固知識。而線下教學中要求教師組織學生參與成本會計的相關實踐活動,過程中要盡可能讓學生保持獨立自主地位,主動積極的去解決問題,教師不能過度干預學生實操過程,一般情況下只能予以思路上的引導。
3.教學模式改革
事實上,通過以上兩個步驟互聯網+成本會計教學體系就已經搭建完成,教學改革目的也基本實現,但為了深化互聯網作用,進一步提高教學質量,建議學校對教學模式進行改革,對此建議學校采用混合教學模式。混合教學模式是一種將線上理論、線下理論教學活動合理銜接,幫助學生更好消化知識的模式,故教師在成本會計教學中,可以先通過線上平臺進行理論教學,但同時要將理論教學的整個流程劃分為若干階段,針對每個階段設計一個實踐項目,每完成某階段理論教學之后都要組織學生參與對應實踐項目,這樣能夠鞏固學生知識印象,還能讓學生將理論知識學以致用,實現線上、線下混合,利于成本會計教學質量。另外,在線上理論教學中教師所講解的內容也應當與對應實踐項目有關,確保學生能更好的完成實操,同時教師有必要在實踐項目展開之前組織學生預習,在實踐項目展開之后組織學生復習,幫助學生尋找自身問題,以便學生改進[2]。
4.結語
綜上,相比于傳統模式下成本會計教學質量,互聯網+成本會計教學體系具有明顯優勢,因此學校應當積極構建該體系,并且做好線上平臺功能開發、課程體系與教學方式改造、教學模式改革工作。通過相關工作,改革后的成本會計教學充分發揮了互聯網作用,能夠給學生提供全面教育服務,并提高教學深入性,故有利于成本會計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宋麗.淺談互聯網+教育背景下成本會計教學改革[J].現代經濟信息,2017(11):430.
[2]李雯.探討互聯網+教育下的成本會計教學[J].當代旅游,2019,000(004):P.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