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軍營
摘要:當前社會向前發展,不同行業領域對英語人才的需求逐漸增加,各級各類學校也開始愈發關注英語教學質量的發展。英語課堂教學的評價是提高英語教學質量的有效途徑之一。新課程改革的教學背景下,我們需要使用創新性的教學評價形式和多樣化的教學評價手段來促進中學生英語能力的養成。為學生學習英語創造情景,讓語言學習回歸真實的世界。針對目前初中英語課堂教學評價中存在的問題,展開對初中英語課堂教學評價的討論。
關鍵詞:初中英語;閱讀教學;多元評價方式;
引言
在當前新課程教學改革和新理念的科學指導下,英語教師在深入開展初中教學績效評價工作的過程中,應不斷強化初中學生的評價主體作用,通過評價教學主體多元化、協同發展,促進學校初中英語教師教學績效評價有序、科學地進行。目前,初中英語教學績效評估工作中存在著許多突出問題,例如,英語教師普遍忽視了英語教學績效評估的主體地位,忽視了學生的評估主體作用,評估的具體內容、程序和標準還不夠完善,影響了英語教學評估在初中教育教學改革中的重要導向作用。本文主要結合目前在加強初中英語教學績效評估工作中存在的一些問題,探討了在新的教育課程改革背景下,開展這項工作的具體對策。
一、初中英語課堂教學評價存在的問題
(一)忽視學生自我評價的主導作用
英語教學評價是一個雙向的教學過程,是一個師生之間互相溝通交流、共同成長發展的過程。在這個考評過程中,教師、學生都是學校教學效果評價的重要主體。但是,在實際的學校教學評價實踐過程中,教學評價的活動主體往往僅僅是學校教師,學生在進行教學績效評價的實踐過程中基本上處于被動的地位。
(二)課堂教學評價主體單一
教師的課堂教學評價,通常都是學校領導或者相關同事參與評價,容易忽視社會和家長等評價主體在教學活動中的地位,因此出現評價主體的不完整性,影響整體的評價結果。關于學生的課堂學習評價,傳統教學觀念下由教師一人包攬所有的評價,這無疑是不合理的。將所有的評教工作交給教師一人完成,實際上增加了教師的工作負擔,盡管教師有能力對學生的課堂行為表現和學習成績進行評價,但僅僅依靠教師對學生的指導是不利于學生更全面地認識自我。此外班級人數眾多,一名教師在短暫的45分鐘課堂教學時間內無法具體針對每位同學進行差異性評價,因此就會出現評價更偏向積極學生群體。教師的評價有時候還會出現個人主觀性,會對平時表現好的學生持續表揚評價,對學習稍差的學生進行批評性評價。
二、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多元評價方式
(一)開放評價環境,評價主體發展多元化
實現評價主體的多元化,建立開放的評價氛圍,逐漸增加學生、家長、教育管理人員、專家團隊等共同參與,多個評價主體共同發力促進課堂教學質量的提高,采用自評、互評、合作評價等有效結合。同時家長評價非常重要。在課堂教學中的學生自評、互評和教師的評價要定期邀請家長一同參與,并給出反饋和建議,只有經過多元評價主體的共同配合和努力,才能得到更加合理且科學的評價結果,才能更加有效地發揮課堂評價的重要功能。例如通過定期舉辦家長會、家長公開課等邀請家長一同參與管理課堂教學情況。信息化時代微信群在教學活動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地位,教師也可借助微信家長群,鼓勵家長們參與課堂教學評價,使自己更加清晰地了解課堂教學的真實狀況。疫情期間各中小學校紛紛開展線上教學,一時間網絡上媒體中,家長們紛紛對很多教師的課堂教學有了更加清晰的了解,網絡上很多家長留言表示對教師教學能力,教學方法點贊。這種多渠道多主體的課堂教學評價是未來教學發展的一種趨勢,也相信在英語課堂中能夠被充分利用和改進。
(二)診斷性評價
診斷性評價可以使教師更加了解學生的基本情況,學習能力和學習基礎和背景等信息,通過診斷性評價,教師可以設計一種適合學生實際情況的教學活動方案,并預測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困難,以便有針對性地進行教學,從而保證教與學的成功。診斷性評價一般是在學期初或者某個教學階段開始前。在英語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提前對學生采取診斷性評價,通過診斷性評價,了解學生的英語學習能力、英語閱讀基礎、興趣、態度、技能,以及在學生在英語閱讀中遇到的問題,教師可以通過座談、問卷、個別談話等方式提前充分了解學生的英語閱讀習慣、閱讀能力,對哪些閱讀材料感興趣,以及英語閱讀方法等問題,在了解學生在英語閱讀能力的差異之后,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分層教學,有針對性地用試卷來測試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詞匯量的掌握情況,從而對全班同學的英語閱讀水平有所把握。采取因材施教的方法對不同程度的英語閱讀學生加以引導,便于分類教學,從而提高全班學生的英語閱讀水平,促進英語教學效率的提高,采用這種評價方式,一方面可以給學生一個努力學習的方向,另一方面,可以給教師一個教學的方向。
(三)形成性評價
要準確把握整個英語教學實踐過程的各個環節,找出當前英語教學實踐活動中普遍存在的難點問題,及時對其加以完善改進。若想注重體現學生的學習收獲與自我成長,就必須對其進行一種形成性的評價。與其他終結性教學評價不同,形成性教學評價需要關注的內容是教學的全過程和每一環節,因而它需要花費教師較多的時間和大量精力,而這種形成性教學評價無論是對于初中英語教師的教學工作,還是對于初中生的英語學習都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形成性方法在我國初中英語教學中運用較多。
(四)運用鼓勵性評價,提升學生學習的自信心
教師需要有意識地運用鼓勵性評價進行教學評價,這樣既能使學生在教學中感受到愉悅感,又能消除學生的自卑心理,從而能夠挖掘學生的學習潛能,并提升學生學習的自信心,同時可以使學生積極自主地參與教學,最終能夠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并為提升教學效率打下基礎。
結束語
綜上所述,教師在初中英語教學中運用多元評價的方式進行評價,不但能提升學生學習的自信心和積極性,還能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反思能力,從而能夠提升學生的學習水平,并提升初中英語知識教學的效率,最終能夠達到為學生后續的學習和發展提供幫助的目的。
參考文獻
[1]胡成銀.核心素養背景下初中英語閱讀多元評價的行動研究[J].中學生英語,2021(12):74.
[2]吳桔美.多元教學評價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運用實踐[J].校園英語,2020(46):193-194.
[3]虞燕.多元評價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應用[J].校園英語,2017(17):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