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萬獎
摘要:高中化學學科是一門實驗性和理論性相結合的基礎學科,在高中化學實驗教學之中,不單單要確保學生以往所學習到的理論性知識得到鞏固和理解,還要確保學生在具體的實驗操作之中強化學生的實驗能力、創造能力和創新能力,以此進一步培養學生化學學科核心素養,對學生綜合素養的發展起到決定性的作用。新課改素質教育理念之下,明確提出了以學生為中心的基本原則,因此在核心素養培養目標的實施與滲透過程中,高中化學教師應在設計不同化學實驗教學內容之中,選擇多元化的教學策略,以培養學生實驗探究與創新意識,彰顯學生在化學課堂中思維和能力發展的價值。
關鍵詞:高中化學;化學實驗;創新能力;核心素養
高中化學實驗教學,其主要目的是培養學生形成良好的實踐綜合能力,并將所學習到的理論知識進行運用和付諸實踐,強化學生對化學知識的綜合運用。因此,在核心素養培養目標之下培養學生實驗探究和創新意識,則成為高中化學實驗教學的主要方向之一。通過引導學生自主學習、自主探究和自主實驗的方式,進一步幫助學生在強化觀察能力、實驗能力的基礎之上,激發學生的實驗操作興趣和熱情。因此,在立足化學實驗操作的基礎之上,進一步培養學生綜合素養,則成為高中化學實驗教學的主要突破口。
一、培養高中生核心素養意義
第一,高中化學實驗教學中,培養學生核心素養能夠使得學生在具體的化學實驗操作之中,優化和完善自己對于化學理論性知識的設想,并在不斷加工和觀察實驗操作與實驗信息之中獲得充足的結論,以凸顯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實驗能力,為學生化學知識綜合運用發展奠定良好基礎。
第二,通過培養學生實驗探究和創新意識,可以進一步加強學生在化學實驗教學中的主體性地位,保證學生能夠與其他同學和教師進行積極的交流溝通,優化自己在實驗操作中所遇到的一些問題,形成敢于質疑、批判的創新性精神,營造和諧愉悅的化學實驗課堂氛圍。
二、實驗探究與創新意識培養方法
1在實驗中啟發學生思考
核心素養培養目標之下,為了真正實現對學生實驗探究與創新意識的培養目標,高中化學教師就應該在實驗教學活動中啟發學生開展獨立思考、獨立分析,形成良好的實驗操作習慣。本身化學實驗需要學生具備良好的自主性和獨立性,這樣才能真正彰顯學生在化學實驗操作中的主體性地位。所以高中化學教師應進一步為學生構建一個充分的自由和平等空間,保證學生能夠將自己的想法付諸實踐,并在教師適當點撥和指引之下真正培養學生對化學知識的探究和實驗能力。
比如,高中化學教師在講解烷烴鹵化反應時,通過演示實驗,并對數據進行對比,為學生提出2個問題,即:鹵化反應為什么需要光照;鹵素的相對反應活性為何是‘F2>C12>Br2>I2’。在逐漸深入的問題分析、探究中,學生的思維始終處于興奮狀態,這一過程不僅讓學生掌握了化學理論知識,更通過逐漸深化、再現知識的發現過程培養了學生對知識探究的渴望,從而逐漸形成探究素養。
2實驗創新意識素養的培養
為了培養高中學生實驗探究與創新意識,高中化學教師則應該堅持新課改素質教育理念的基本原則,在挖掘和整理化學教材中所包含的探索性實驗以外,還需要逐漸將以往的驗證性實驗過渡到探索性實驗之中,確保每一個學生都能夠在理解實驗規律和實驗原理基礎之上,進行自主的探究和分析,為自己所掌握的理論知識進行充分的實驗,并在發現問題與解決問題之中,形成新的思維模式和學習狀態。
當前高中教材中,多數實驗未明確給出實驗現象、實驗解釋和結論,而是通過設計問題、讓學生在進行探究實驗的基礎上將問題補充、解答,在培養學生探究素養階段,教師應充分利用高中教材的探究型課程內容設立問題情境,并引導學生在新情景中探索,發現新關系、新知識、新途徑,并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不斷增強創新意識。
3通過合作學習進行設計化學實驗
在高中化學實驗的具體操作和教學活動之中,高中化學教師為了遵循核心素養培養的基本目標,需要盡可能設計小組合作的方式,以小組為單位,實現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互幫互助和相互交流。在共同完成實驗任務的基礎之上,促使學生能夠解決以往獨自無法解決的實驗問題,產生新的實驗認知和實驗理解。并且高中化學教師也需要通過運用合作能力的方式進行多元化化學實驗的設計,畢竟個人力量有限,通過團體力量能夠快速實現培養學生實驗探究和創新意識的基本目標。
例如,對于實驗中應用的化學試劑進行替換,借以拓展實驗;還可以通過設計對比實驗的方式,同時進行兩種實驗,在對比觀察中形成更為強烈的印象。
4構建化學知識結構,培養核心素養
高中化學知識結構通常具有實驗性和專業性,對于學生化學學科核心素養有著極高的要求。因此,高中化學教師在開展實驗教學活動之時,便需要關注到化學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系,形成一個系統性和完整性的知識體系,通過完整的知識體系傳輸給高中學生,保證學生能夠產生新的理解和認知。并能夠在變化的知識結構之中,始終處于一種應變的狀態,化解具體的化學實驗問題,而且在不斷驗證和解決之中實現對化學知識觀念的平衡與協調,真正打造屬于自己的初高中化學知識結構,推動學生實驗探究和創新意識的科學化發展。
例如,在一段時間的化學學習之后,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進行思維導圖的構建,通過思維導圖的形式,認識到不同化學內容之間存在的聯系與區別。在思維導圖的構建過程中,要參考課本中的目錄內容,保證思維導圖的完整性。學生的知識體系思維導圖中,經常會出現遺漏等問題。在這種情況下,教師也要向學生展示標準的化學知識結構思維導圖,引導學生進行思維導圖的完善。
總之,為了進一步強化高中學生化學學科核心素養,高中化學教師則應該切實發揮實驗教學的內在價值和功能,引導學生在具體的化學實驗操作之中彰顯主體性地位,在遵循自身的思維和能力基礎之上,更加深入的把握和理解每一個化學知識點,以提升學生對于化學實驗操作的興趣和熱情,并時刻關注到學生在具體化學實驗操作中所處的心理和行為狀態,這樣才能夠在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之下給予學生針對性的引導,保證學生在培養實驗探究和創新意識的發展道路上能夠暢通無阻。
參考文獻:
[1]高永麗.論高中化學開展探究性實驗教學的策略[J].教育,2016(11):00284-00285.
[2]陳毅玲.高中化學學科核心素養培養的實踐與思考——基于蘇教版高一化學教學的思考[J].福建基礎教育研究,2017(8):121-122.
[3]程遇玲.淺談高中化學學科核心素養的培養[J].中學化學教學參考,2017(13):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