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劍
摘要:隨著我國新一輪的教學改革,要求教師在實際教學中要一改沉悶的教學方式,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培養學生終身學習意識。對此,本文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基礎上,提出探究式學習方法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實踐,旨在提升高中英語閱讀教學質量,強化學生英語閱讀能力。
關鍵詞:探究式教學;高中英語;閱讀教學
1探究式教學的含義
1.1探究式教學的基本構成
探究式教學由教學目標控制、教學情境感受和學生學習、學生參與和交流、學生實施四大要素構成。教學目標控制體現了新時代“學長型”“立體式發展”的新目標,只有及時調整學習目標,才能不斷評價和糾正學習中存在的問題,優化預期目標,通過反饋發現原有教學理念的不足,認識到學生目標與認知水平的差距,從而及時調整學習目標,從而達到提高的目的。在教學過程中學生參與交流體現在學生理解知識、掌握知識、運用知識、積極參與課程學習、師生互動等方面,也可以設計使學生參與英語教學,通過觀察、聆聽、討論、作業、總結、思考等基本思維方式,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激發了學生的積極性、行動性、自覺主動性。整個活動過程,就可以留下深刻印象。高中生探究式教學法活動的過程,就是在已有知識的基礎上,探索新問題,觀察新現象,認真看待這些問題和現象與舊知識的關系和區別,發現規律,使知識得以擴展和升華,進而解決實際問題,即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簡單地說,就是發現研究成果的過程。學生發現問題是教師教學的需要,可創設具體情境,使所學的知識與現象相沖突,激發學生的興趣,隨時觀察現象,探索事物的本質。這個過程符合學生的心理認知過程和教學過程,體現了學生的進取心。這一過程中,發現、研究和應用三個方面相互交叉,既有與舊知識相聯系的思想,也有用知識解釋現象的過程,不僅要在研究中不斷地發現現象,而且要用知識觀察適用的事物,觀察運用的方法和規則是否正確。
1.2探究式的方法分類
就探究式教學法而言,主要有兩種基本形式:一是探究式教學法探索研究方式,二是理論探索研究方式。探究式教學是將學生原有的知識結構轉化為新的、更高層次的知識結構的一種應用方法,在這一過程中,學生不一定要將直觀、真實的東西運用到實際生活中,而是要利用教師設計的特殊案例來體現。師生間的互動可以很好地傳遞知識,這一探究式教學方法,不但要熟悉學生,而且還要會觀察、會總結,能繞過課堂,從一個地方跳到另一個地方,在英語上應用比較多。探究式教學法就是通過觀察具體客觀事物的特點,歸納概括出來,抽象出具體客觀事物的本質特征。根據客觀事物的表現形式,可以分為探究式教學法探究、經驗探究、意象探究等幾類,而在英語課程中,如果采用探究式教學法教學,則多是實踐研究。在教學之前,教師要采用探究性的方法,布置有關問題,督促學生進行預習,提前熟悉課堂內容,讓學生在課堂上帶著問題學習思考,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及時提問,并不停地創設情境,反復思考,使知識得到升華。課前的準備在這個過程中特別重要。教師對課堂上可能出現的一些情況要有初步的判斷,不能先到現場再搞混,同時還要為教師和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尋找課堂所需要的輔助教具,讓學生感興趣。提前布置問題,教師應該把握時機提問,引導學生走“正道”,這是介紹和總結的基礎,如果得出結論,就可以創造條件,反復思考,進行適當的練習,使結論能用在知識上。注意,教師只是引導過程,給學生提供必要的指導。
2基于探究式學習下的高中英語閱讀教學設計
2.1明確探究式教學原則
1.突出學生主體地位。探究式學習的引入需要遵循“以生為本”原則,所設計的教學內容需要從學生實際學習需求以及基礎能力出發,運用多種教學方式調動學生的興趣,激發學生探究意識。在整個教學過程中,要為學生留出更多的思考、探究時間,這不僅是探究式學習的必然要求,也是學生身心健康成長的訴求。因此,在保證不浪費課堂時間基礎上,鼓勵學生自主學習、探究。
2.從“學教材”到“通過教材來學”。英語閱讀教學的開展需要教材作為支撐,但這并不意味著教師要死守教材,英語教師需要明確一點,教材只是輔助教學的工具,而不是主要內容,因此,通過探究式學習,要培養學生學會學習的方法,而后運用這種方法去學習,進而獲得更多的知識,激勵學生“借助教材來學”,超越教材,積累英語知識,提升教學質量。
2.2構建探究教學情境
高中英語需要學生打破母語習慣與思維,運用英式思維思考問題,解答題目。這就需要高中英語教師在設計教學時,需要為學生創設相應的探究情境,促使教材里的內容變得生動,進而激發學生探究興趣,提升學生的求知欲,這樣才可以促使學生更好地參與探究活動中,促使學生理解英語知識,引導學生在特定的情境下,對閱讀產生欲望。而在選擇情境方面,需要保證情境的有效性,就是指在素材選取與使用上,需要符合相應的教學方法,有針對性地運用到英語閱讀實際教學中。在選擇情境素材以及后期使用時,除了要與英語教學內容、知識相符合,還需體現出核心素養的教育價值,以此來實現探究教學的價值。
2.3創新多種閱讀探究活動
從上文可知,部分學生缺乏閱讀興趣,因此,英語教師需要豐富教學活動形式,培養學生閱讀興趣,促使學生在探究活動中提升邏輯思維能力,強化英語知識運用能力。比如,可以利用圖片引導學生猜文章內容、詞、句,也可以進行拼圖式閱讀、討論、填空等。具體采用何種方式,還需要結合學生實際情況選擇。還是以上文內容為例,當講到第二、三段細讀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以小組方式進行探究,學生在組內進行探究,可以從數據中,深入地感受地震所帶來的損失,有助于促進學生情感感知。
3結束語
探究式閱讀教學方式有助于提升學生英語綜合學習能力,提高高中英語教學效率,符合新課標的要求和新時代教育的發展潮流。
參考文獻:
[1]張屹,王玨,謝玲,王丹丹,李幸,莫尉.小學數學PBL+CT教學促進學生計算思維培養的研究——以“怎樣圍面積最大”為例[J].華東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21,39(08):70-82.
[2]柴云.淺析初中歷史教學中項目式學習法的實踐策略[J].新課程,2021(33):119.
[3]劉輝,李德顯.中小學作業的異化及回歸[J].天津師范大學學報(基礎教育版),2021,22(04):1-8.
[4]金迪.體育多樣化教學效果多元學習評價模型分析[J].商丘師范學院學報,2021,37(09):71-73.
[5]林希光.基于學情分析實現中學高效課堂的對策探究——以“角的度量”為例[J].考試周刊,2021(66):76-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