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蕾
摘要:如今是經濟全球化的時代,英語技能是人們與世界進行接軌的關鍵橋梁,其中閱讀是人們獲取和掌握信息的一個重要渠道,也是人們英語能力得到提升的一個重要保障,所以,必須要對英語閱讀的教學進行深層次的改革,使教學結構可以相互關聯以及滲透。本文將會對當前英語閱讀教學過程中所存在的一些問題、優化中學英語閱讀教學結構的原因以及優化教學的具體實踐應用展開分析,希望可以為相關教學的研究提供一點建議。
關鍵詞:中學英語;閱讀;教學
一、當前中學英語閱讀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1.1教師在閱讀教學的具體定位上不夠明確
教師對于閱讀的真正含義的理解不夠清晰,教學工作的安排也不夠明確。大部分教師都把英語閱讀定義為照著書本死板的進行朗誦,利用自由朗讀這種十分單一的形式來要求學生帶著自己所涉及的問題在文章中尋找答案,這樣的自由學習過程中沒有真正的向學生傳授閱讀技巧,閱讀的真正效果自然也是達不到的。學生在閱讀完文章以后,對其中所講述的內容了解的不夠全面,對文章的精髓也理解的不夠深入,還需要教師對文章再次進行統一的講解,學生的閱讀能力很難得到真正意義的提升。
1.2教師的教學節奏和內容不夠協調
每一節課的時間都是非常有限的,怎樣在相對較短的時間之內對教學工作進行精簡是目前教師需要注重的問題。大部分教師在教學內容的安排上都不是不夠合理的,想要快速的完成教學任務,利用縮短學生閱讀時間的方式來獲得課堂的主導權,完全沒有認識到學生自主閱讀的重要性,利用大量的時間去講授單詞和語句的意思,讓學生自己劃出他們所認為的重點和難點。這樣由教師所主導的閱讀教學模式對學生的創新性思維是一種很大的束縛,教師與學生之間也沒有形成良好的互動,在交流上也很難達成共識。對于學生而言,在課堂幾十分鐘的時間之內想要消化和吸收大量的知識是非常困難的,對于教師而言,也做不到對所有學生的真實掌握情況有所了解。還有,很多中學英語閱讀教學在課上與課下的連續性上都不夠重視,教師對于學生的課外閱讀學習沒有明確的要求,學生自己在知識的鞏固與強化上也不夠積極。
二、對中學英語閱讀教學結構進行優化的原因
2.1利于英語教學改革的進一步深化
在英語教學工作改革中有一個的重點,那就是優化閱讀教學結構。對于英語教學而言最基礎的目標就是要掌握英語閱讀的能力,完整的英語教學結構涉獵到了教育工作的每一個方面,優化英語閱讀教學的結構可以進一步促進教學工作的改革。
2.2利于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
我們不能孤立的去看待英語閱讀教學,基于一加一大于二的原理,么一個教學模塊在整合后都會擁有較高的功能性,在中學英語的實際教學工作中應該對優化閱讀教學結構以及和其他教學任務之間的關聯性與互通點等進行綜合性的考量,這樣英語課堂教學的整體教學效率會得到非常明顯的提高,教學工作也會取得嶄新的進展與突破。
2.3利于提高學生的英語學習與語言應用的能力
英語在各個國家的應用都是比較廣泛的,伴隨經濟全球化的進一步發展,各種將英語作為文字載體的閱讀內容開始出現在學生的周圍。在網絡上也有很多的英語視頻、英語新聞等,其中包含了非常多的知識。學生可以通過閱讀這方面的內容來增加自己的知識儲備,無形中提升了閱讀能力,對于英文的熟練運用能力也會有所提高。
2.4利于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英語閱讀教學可以通過閱讀的方式對學生進行廣泛的教育,學生利用多樣化的閱讀,了解更多的額生活知識,文學常識以及世界的美好所在。
中學正是學生樹立三觀的關鍵階段,英語閱讀教學用它特有的美麗教會學生怎樣分辨是非對錯,對生活中的困難做出正確的處理。
三、具體的實踐應用
3.1在閱讀教學的過程中應用互動教學模式
目前我們國家的英語教育更多的是向應試教育靠攏,教學模式不夠靈活,中學生在英語上雖然有了一定的基礎,但是在實際應用的時候能力上還是比較弱的,限制了自身的全面發展。教師在教學的時候也沒有充分的發揮出引導作用,執著于向學生灌輸死記硬背的傳統思想,沒有注意去培養他們的溝通與交流能力。所以,教師與學生二者之間形成良好的互動是非常有必要的。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嘗試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3.1.1引導學生主動去發現問題
教師應該有意識的去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引導他們在閱讀的過程中發現、提出并解決問題。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先從表層去思考問題,在學生完成課文的閱讀以后,可以讓學生以小組的形式進行互問互答式討論,引導他們帶著思考進行文章的閱讀,加深對于文章的理解。通過轉變教學模式的方式,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導者,激發出對于英語閱讀的積極性。還有,在表層討論以后,需要引導學生進行深層的探索,提出更有深度的問題。
3.1.2鼓勵學生積極解決問題
教師先引導學生主動提出問題以后,應該充分的調動他們的積極性,激發出他們對于知識的渴望,將學生分為若干小組去研究問題并選出最合適的結果,每個小組分別選出一名代表針對問題進行辯論。
3.1.3對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加以培養
學生積極的發現、提出并解決問題 這樣的一個過程就是自主學習的具體體現,也有利于培養學生的閱讀習慣。在此之上,還可以引導學生對文章進行復述和仿寫等。
3.2在閱讀教學的過程中應用任務型教學模式
改編以后的中學英語教學課程中對于閱讀方面的教學任務有了全新的規劃,要求教師將任務型教學當作末班來指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學習意識,提高英語的實際運用能力。從某方面而言,任務型的教學模式實際上就是把教學工作劃分為小的任務,讓學生在完成每一個小任務的過程當中體會到閱讀的真正意義和價值所在。這些閱讀任務在選擇上有著下面幾個特點:首先,在進行閱讀教學的時候不應該讓學生單純進行機械性的朗讀,有意識的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讓他們感受語言的魅力。第二就是需要把解決問題作為主要任務,調動起學生的閱讀學習興趣。第三就是要對教師與學生二者之間的關系進行合理的把握,教師應該在閱讀教學中做好引導者的角色,學生才是學習的真正主導。教師與學生二者之間應該形成平等交流的溝通方式,而不是單純的知識灌輸。
四、結語
優化英語閱讀教學相關工作對于中學生來說有著很重要的意義,不單可以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與英語應用能力,還可以培養學生的的邏輯思維能力。本文主要對當前英語閱讀教學過程中所存在的一些問題、優化中學英語閱讀教學結構的原因以及優化教學的具體實踐應用展開了具體分析,希望可以為相關教學的研究提供一點建議。
參考文獻:
[1]陳健,魏青.初中英語閱讀教育有效性的實踐與探究[J].中學生英語外語教學與研究,2015(2):13.
[2]王鵬.淺談交流互動教學模式在中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J].遼寧教育行政學院學報,2010,(0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