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勃
隨著我國新高考改革,提出了新時代高中生的核心素養和綜合素養,體育就是體現高中生綜合素養的重要方面。然而全國各地學校體育課程受地方的區域差異影響和體育在高考指揮棒的影響下處于考核范圍之外,所以學校體育課程普遍開展不夠理想,出于高考的壓力,許多學校甚至開不足體育課,體育課堂也隨著高考唯分論背景下變得暗淡,體育課程的開設也是流于形式,普遍體育課堂效率低下,體育課程往往注重教師的主導地位而忽視了學生的主體地位,體育課往往只注重單一技術的教學,甚至放羊式的自由活動,教學方法傳統,不注重學生小組建設和分層教學,導致體育課堂效率低下,課堂缺少生機活力。隨著國家不斷發展,社會的不斷進步,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體育運動有了新的認識。學校體育是高中生增進身心健康的重要手段,更是磨練學生意志品質,培養學生團結協作的集體主義精神的重要途徑。那么如何才能在體育課中不斷提高學生的合作能力,培養合作精神呢?經過歸納總結和實踐,大致可以分為以下幾個步驟:
一、制定合理的學期計劃,單元計劃和課時計劃,遵循體育教學循序漸進的規律,結合國家課程,地方課程和校本課程,讓體育課變得豐富多彩。
從初中到高中體育課程的設置也有著明顯的變化,初中體育注重運動參與和興趣培養,高中體育注重運動技能和競技。在學期初結合高中生的身體和心理特點認真研究教材,制定合理的學期計劃,單元計劃和課時計劃,讓課設置符合高中生的特點,讓體育課的開展變得更加簡單易行,讓同學們在體育課中循序漸進,從而有種獲得感,不斷提高體育課的興趣,體會到運動帶來的樂趣。在課程設置上,結合國家課程標準,地方課程標準和學校課程的特點,讓體育課程設置既規范,還具有地方特色,讓體育課程變得更加豐富多彩和生動有趣,充分利用資源,讓學生的運動項目的選擇變得更加多元化。
二、以學生發展為中心,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讓每位學生參與到體育課中。
新課改的背景下,體育課更加突出以學生為中心,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注重學生的運動參與,自主學習和合作學習,讓學生在體育教師的指導下都能參與到體育課中去。進入高中后,體育課程由初中的考試科目轉變為非考試科目,同學們的體育課終身體育意識比較淡薄,思想重視程度不夠,另外男女生體育熱情分化比較嚴重,男生普遍在體育課上表現活躍,女生除了個別女生能夠積極參與,大部分女生參與熱情低。以教師為主導的常規體育課根本不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參與熱情,導致體育課變得枯燥無味,甚至兩極分化。要想在體育課中培養學生的合作能力和合作精神,必須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了解高中學生的心理變化,充分調動生的體育鍛煉的積極性,培養學生的運動興趣,樹立終身體育意識,為學生創造良好的學習氛圍,讓學生積極參與到體育課中。
三、合理組建合作小組,培養同學們的合作意識。
在體育課的開展過程中,注重小組建設,增加合作學習環節,不斷培養同學們的合作意識。如何提高小組合作建設變得尤為重要。經常開展小組合作學習的方法主要有:(1)確定組長,進行業務培訓。在開展合作學習過程中,單靠體育教師的組織分工遠遠不能保證各小組學習的質量和練習密度,需要幾個值得信任的,責任感強的,備較強的組織能力和表達能力的學生擔任組長。經常對小組長教授如何開展合作學習的方法,怎樣處理各組員之間的不同意見和觀點,怎樣歸納總結本組的學習情況,如何調動組員們的積極性。(2)制定明確教學目標,根據不同教學內容,確定學習方法和步驟。在合作學習的過程中,讓學生明確學習目標,如何通過合作學習達到目標。小組建設初期,很多學生沒有過合作經驗和方法,往往不知道如何合作,甚至不能參與到其中,這時就需要教師對同學們進行分組并確立每個小組的學習目標,讓每位組員都任務。只有明確了學習方法和步驟,才能保證小組合作的正常進行,提高課堂的學習效率。(3)注重學生合作意識、合作能力、合作精神的培養。充分發揮體育教師的引領作用,探索小組合作方法,提高合作效率。學生小組合作學習不能忽視教師的引領作用,注重學生合作學習實效性,合作學習的形式、內容及評價可以豐富多樣,既要注意預設,更要重視生成,要因時、因地、因情、因人制宜。
四、善于把握合作時機,促進學生有效合作。
當學生掌握了一定合作學習方法和積累了一定的經驗之后,在參與課堂的時候,可以有小組長發起合作方式,老師給與一定的建議進行學習或者練習,這樣可避免一些無效的合作,偏離學習目標。合作本身就是體育項目的本身特征之一,特別是一些團體項目更能體現出合作的重要性,更能體現團隊協作的精神。學生在參與體育學習的過程當然也離不開合作學習,這和體育項目本身和動作技術的特點密不可分。比如:男生在學習廣播體操時,當做規范性上比女生強,但女生動作的連貫性和節奏感更強,這樣可以將男生女生組成合作小組進行相互指導,從而達到互補和互動的良好學習氛圍。教師應該根據教學內容的需要,選擇最佳時機,積極有序的組織學生開展合作學習,通過教學內容本身特點,結合學生的實際學情,營造適合開展合作學習的氛圍,讓學生產生強烈的合作探索的愿望,從而達到共同發現練習中的問題,達到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目的,最終完成教學目標。
五、及時組內溝通與探討,加強合作技巧。
在開展小組合作時,如果缺乏必要的合作技巧,就無法進行有效的合作學習,甚至達無法進行合作學習。所以教師應該及時和組長,組員進行必要的合作技巧的指導。如何提高合作技巧,概括起來主要有:如何合理分配學習任務,保證每位組員都有相應的學習任務;如何結合學生的特點,充分發揮自己的長處,從而達到相互學習的目的;如何尊重組員的意愿,確定小組合作的角色,讓合作更加和諧;如何學會傾聽隊友的建議和意見,學會彼此尊重,讓同伴樂于分享;如何學會交流,共同進行問題的探討,遇到分歧時應該怎樣對待和選擇合作方案。教師應該對學生合作技巧進行相機指導,讓學生形成良好的合作習慣,從而提高小組合作學習的效率。
總之,在高中體育課中培養學生的合作能力合作精神,是一項有目的有計劃的系統工程。要以學生為中心,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主動參與到體育課程之中,通過教師的幫助和引導,培養學生合作意識、合作能力、合作精神。加強體育課上的小組建設,把握合作時機,培養學生的合作技巧,促進學生有效合作學習。最終通過提高學生合作能力合作精神,達到提高學生學習效率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