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昱楠
摘要:毫無疑問,教育面向所有學生.由于每名學生均為獨立的個體,自然而然會形成優等生和學困生等學習群體。由于學困生在數學學習中受各種因素的影響,學困生的情況也各不相同,教師需要結合學生的學情轉化學困生,激發學困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提高數學教學質量。
關鍵詞:初中數學;學困生成因;轉化策略;研究
引言
學困生主要是指由于非智力因素的影響,而導致學習的效果達不到教學期望的學生,是初中數學課程學習中的主要組成部分,對初中數學課程教學效果的提升有著不可忽視的影響。近年來,隨著教育理論的不斷發展和完善,教師在課程教學中將學生的主體地位重視了起來,并明確了初中數學課程教學的主要策略。為了能夠實現初中數學課程教學效率的提升,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站在為學生提供個性化教學服務的角度進行思考,實現對學生的有效培養。
一、初中數學學困生形成的主要原因分析
數學對于每個人來說都是很難的一門學科,也正是因此,很多學生都認為數學是枯燥,乏味的,對數學沒有興趣。而初中數學的學困生學習數學有困難也大多是因為對數學這門課程缺乏興趣。尤其是當難度逐漸增加時,面對那些大量的、復雜的、難背的公式,學困生不愿多看一眼,更不要說去復習、去學習。因此,他們掌握的知識較少,甚至對一些基本的概念都不能理解透徹。對于一些數學公式即使學困生將其全部記住,也難以發揮這些公式以及概念的作用,因為只有理解這些公式和概念之后,才能利用這些公式、概念解題。做題也是為了鞏固數學知識,而理解變成了學困生的一大主要障礙。尤其數學中抽象的概念較多,學生理解起來更加困難。學困生既對數學不感興趣,又缺乏理解能力,加上缺乏科學的學習方法,導致學生的數學學習充滿障礙。縱使一些學困生非常努力,還是逃不過考低分的命運。
二、初中數學學困生轉化策略
(一)重視自信培養
自信在個體發展中發揮不可小覷的作用,甚至能作為個體改變和前進的催化劑,調動人的一切潛能,使不同功能趨于最佳狀態,因此,初中數學教師應注重培養學困生的自信心,學會賞識和關心學困生.初中數學教師在日常教學中應科學處理與學困生之間的關系,站在對方的角度分析問題,在生活上給予他們更多的照顧和關心,雙方共同討論問題,發自內心地用愛溫暖他們.在課堂教學中,初中數學教師要嘗試放寬對學困生的要求,降低門檻,為學困生留一些簡單的題目,提升他們學習數學的自信心,維持他們探究數學知識的欲望.同時,初中數學教師要學會賞識學困生,因為初中生處于個性形成的重要的時期,此時的心理相對敏感,因此,初中數學教師要學會從情感層面賞識他們,即使他們在數學學習方面存在問題也不能嚴厲苛責他們,而要耐心指出他們的不足,在此過程中融入賞識性語言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促使他們樹立學習數學的自信心.另外,初中數學教師還要給予學困生特別關注,在心里裝有學困生并在課堂教學中給予學困生較為特殊的關注.當學困生感受到來自初中數學教師的重視和關心時,他們就會提升學習數學的自信心,提高學習效率。
(二)創新教學方法,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
初中數學課程的教學氛圍對學生的學習也具有較高影響,教師可以從為學生營造學習氛圍的角度出發,實現對學生的有效引導,提升課程的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比如,在引導學生學習“幾何圖形和平面圖形”的相關內容時,教師需要對學生進行有效的引導,幫助學生理解三視圖所代表的含義及畫法,傳統的教學方式只能讓學生認識和了解知識,無法幫助學生實現學習內容的內化,無法實現對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的提升。在課程教學中,教師可以考慮采取小組合作教學法展開教學活動,讓學生以多人為一小組,然后在小組討論中完成課程知識的探討和學習,將學生置于數學課程知識學習的環境中,提升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豐富學生課程學習的體驗,從而提升課程的教學質量,助力教師實現學困生的有效轉化。
(三)引進信息技術
教師可以將信息技術中的微課形式引進課堂,在教學開始之前,應用微課推送本堂課教學重點知識和基本知識講解視頻,讓學生完成自主預習,了解教師即將講解的內容,標注自己在預習中的不同困惑,在課堂中著重聽講。在課后復習中,教師也可以通過微課將習題復習內容推送給學生,微課具有短小、精悍、隨時查看的特點,會幫助學困生能夠進一步梳理知識、鞏固知識、復習知識。預習中,也會讓學困生了解即將講解的內容,在有效模式的變革中讓學生能夠掌握技巧,推動學困生在系統化課堂中成為數學學習中的優勝者。教師還可以指引學生通過信息技術與其他學校的學生實現在線交流,相互分享,實現共同進步、共同成長。比如,在初中數學“平面直角系”相關內容的教學中,教師就可以加強對微課的運用,讓教師將課程的教學內容以微課的方式推送給學生,讓學生可以在日常的學習中借助微課實現課程教學內容的預習、學習以及復習,這樣不僅可以為教師節省出大量的課堂教學時間,還讓初中數學課程突破了時間和空間上的限制,增強了初中數學課程對學生的引導作用。
結束語
初中階段是受教育者學習的重要時期,也是小學至高中的重要過渡時期,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認知意識對于學生未來的學習和發展具有重要作用,而初中數學的教育就需要運用科學的辦法,幫助數學“學困生”實現小學認知體系到初中認知體系的跨越,通過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其主觀能動性,促進初中數學教學水平的正向發展。
參考文獻
[1]陸新根.初中數學學困生的成因及轉化策略[J].啟迪與智慧(中),2021(01):39.
[2]賈怡雯.初中數學學困生成因和轉化策略探究[J].數學大世界(上旬),2020(12):38.
[3]趙廣明.初中數學學困生的成因及轉化策略[J].甘肅教育,2020(20):75.